高校畢業設計論文信息化管理探討

時間:2022-10-30 08:59:18

導語:高校畢業設計論文信息化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畢業設計論文信息化管理探討

【摘要】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化的支持,通過信息化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的各環節過程管理,從而使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整體質量得到提升。文章從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中總結出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環節和實施步驟,討論了在學生上傳論文和檢測環節遇到的若干問題,探討了課題外審環節的隨機分配方法,提出了課題答辯分組在信息化管理時應該遵循兩個基本原則和常見的四類算法。

【關鍵詞】畢業設計論文;高校;信息化管理

高校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是教學實踐的重要環節,也作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最重要的評價之一。它可以系統地檢測大學生能否使用本科四年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為了進一步加強畢業設計(論文)各環節的管理,切實提高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信息化管理就是唯一的提高工作效率手段[1-3]。

1研究背景與研究現狀

2020年12月,教育部印發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的通知(教督〔2020〕5號),要求建立全國本科畢業論文抽檢信息平臺。國內高校關于畢業設計(論文)信息系統大多停留在簡單管理階段,例如,閩江學院“畢設通”[4],揚州大學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浙江省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網絡平臺等。這些系統都只能完成基本的課題信息統計,課題文檔管理。都沒有很好的業務支持,例如答辯分組,課題外審分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

2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的信息化管理

2.1主要環節和實施步驟

高校畢業設計(論文)在信息化管理時主要涉及的環節應包括:課題申報、學生選題、下達任務書、開題、上傳論文并檢測、指導教師評審、課題外審、答辯、總成績評定,反饋,論文推薦優秀等。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每個課題都要經歷12個課題狀態構成一個生命周期。新建的課題初始狀態為暫存,后面依次是學生選題、下達任務書、開題報告、中期檢查、上傳論文、答辯申請、論文評審、答辯意見、答辯、畢業設計成績、學生反饋、結束。

2.2論文上傳與檢測環節

學生在論文寫作時,通常要經過初稿、修改稿、定稿等幾個不同版本,因此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學生有多次上傳論文和提交檢測的需求。考慮到提交檢測需要消耗檢測額度,因此將學生上傳論文和提交檢測分為兩個步驟。又考慮到服務器端的文件存儲代價,因此規定服務器端只保存最新上傳的論文,即新上傳的論文會直接覆蓋掉上次上傳的論文。學生上傳的論文在服務器端分為已檢測版和未檢測版。為了保證提交檢測的論文是最新版本的論文,最佳實踐方案是要求學生每次在上傳最新論文后方可提交檢測,這樣可以保證每次在學生提交檢測后,最新的已檢測版和最新的未檢測版為同一版本論文。論文分為已檢測版和未檢測版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學生在重復率審核上作弊。在允許學生多次上傳論文的設定下,如果不對論文是否檢測進行區分,則可能出現一些業務流程上的漏洞。如某某同學先將一重復率檢測通過的論文上傳并提交檢測,那么系統就會記錄該篇論文的重復率符合要求,接下來該同學立馬又將自己未檢測的論文上傳,那么重復率不會更新,但是最新上傳論文會將之前已檢測通過的論文覆蓋,從而可以在論文未真實檢測通過的情況下,也進入了后面的論文答辯環節。學生在完成修改并上傳最新論文后,如果沒有提交檢測就會造成已檢測版論文和未檢測版論文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存在的原因是學生上傳論文次數不限制而次數有限制造成的。是否需要再分配一個新的額度給學生來消除這兩個版本的差異,需要由指導教師自己動態把握。

2.3課題外審環節畢業設計(論文)

外審可以增加成績評定的公正性。在教研室內部實行指導教師所指導的學生課題互審是合理的。當然也要支持更大范圍的外審,如學院內互審、由校外專家外審或企業導師外審。信息化管理需要支持一鍵隨機分配外審,同時也要能手工指定單個課題的外審以增加管理的靈活性。一旦被外審評委評分后,則管理員不能再手工修改該課題的外審評委。隨機分配時算法規則為某指導教師本年度指導幾個學生課題,就隨機分配給該指導教師幾個外審課題。

2.4課題答辯分組環節

課題答辯分組在信息化管理時應該遵循兩個基本原則:隨機原則和指導教師回避原則。2.4.1隨機原則課題列表先按照課題主鍵值排序,再使用一次或多次隨機函數將次序打亂,并依次分配到每一個答辯組。在分配時,如果不考慮課題適配專業和答辯組知識領域的匹配則稱為簡單隨機算法。若要求課題適配專業必須和答辯組知識領域匹配,則應先統計滿足條件的答辯組當前已分配的課題數量,并將這個課題添加到已分配課題數量最少的答辯組當中,這種分配方式稱為智能隨機算法。其中“課題適配專業”是一組專業的集合,本課題適合這個集合所有專業下的學生進行選題。而“答辯組知識領域”同樣是一組專業的集合,這些專業為該答辯組評委所熟知,能在這些專業的知識領域下提出高質量的針對性問題。如果這兩個集合有交集專業存在則稱為匹配,若交集為空則稱為不匹配。“課題適配專業”需要在指導教師課題申報時進行指定,“答辯組知識領域”需要在答辯組管理中進行配置,它們是智能隨機算法的重要分組依據。2.4.2指導教師回避原則指導教師回避是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作為答辯評委時,所在答辯組不能分配有自己指導的學生課題。指導教師不參加自己所指導的學生的答辯提問和評定成績,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畢業設計(論文)答辯成績的公平、公正性,避免出現“人情分”現象。基于以上兩個原則,在高校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答辯分組環節中使用信息化手段的常用分配算法可以歸為四類:簡單隨機算法、智能隨機算法、簡單回避算法和智能回避算法。

3總結與展望

高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在經過信息化管理之后,首先,可以使指導教師和學生從這些煩瑣的細節中解脫出來,從而把絕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放到畢業論文本身上面,提高論文的質量。其次,方便了學校的管理,學院備選課題信息表、選題信息基本表、答辯分組安排等可以完全實現自動化生成,不需要逐級統計。院長和教務處的管理者可以很方便地監控到這項工作學院的進展情況,可以網上隨機抽查個指導教師和學生的文檔、論文,產生督導作用。全校所有的畢業設計文檔集中管理,隨時隨地都能抽取出來,實現全程無紙化的業務支持。本文針對高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討論了、課題外審、答辯分組等環節中的幾個細節問題,但還有一些問題可以進一步思考和展望,例如:系統實施時的高并發控制、學生和教師賬號的授權、元數據管理和系統易使用性等問題。

【參考文獻】

[1]齊國翠.高校畢業論文(設計)管理信息化的探索[J].科技視界,2020(20):171-172.

[2]林文如,林葉郁.以規范精準為導向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信息化管理[J].教育現代化,2019,6(A4):183-185+195.

[3]姜丕杰,陳曉英,冮明穎,等.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3(5):57-58+63.

[4]何素敏,項輝.基于“三段三治三化”式本科畢業論文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20,7(3):102-104.

作者:李永鋼 李巖 單位:安陽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安陽工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