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評價研究

時間:2022-06-09 10:19:47

導語: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評價研究

摘要:畢業論文質量管理的對象主要包括學生和指導老師,而目前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于后者的管理仍停留在材料管理層面上,未能有效提升指導的主觀能動性和有效性。因此,根據應用型本科師資的特點和應用轉型的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并利用人才測評理論中的主觀綜合測評量化數學模型對指導老師進行評價,從而更綜合、全面地建立畢業論文指導的獎懲措施,期望能為規范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的指導過程提供更科學合理的支撐。

關鍵詞:畢業論文;應用型本科;素質測評

應用型本科院校多數是地方新興本科院校,由于高校擴招和教師資源限制導致師生比不合理的現狀已是不爭的事實。進而因教師指導論文過多引發的指導認知不強、溝通效果差、要求不嚴格等問題也在所難免,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學術意識并不強的應用型本科畢業生纂寫出的畢業論文質量不高反跌的趨勢愈加明顯。雖然應用型本科院校都已經形成了一套對本科生畢業論文實踐質量效果檢驗的綜合考評體制,然而對應指導過程的質量評價仍呈弱化形式。如何在適應目前應用型本科教師資源限制的條件下,通過對指導教師指導質量的評價來進一步規范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以形成指導教師和指導學生雙向共促的良好局面,是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本文在主觀綜合測評量化的基礎上,通過量化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相關干系人對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的評價來深化指導質量考核過程,從而進一步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管理對象的完整性、規范性和科學性提供參考。

1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質量評價的測評因素

1.1確定測評因素集。指導老師在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因素限制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進行論文研究的態度、水平和質量。目前,關于指導老師的影響因素主要集中在投入程度、嚴格程度、契合程度和激勵程度等因素上,在此基礎上增加實踐因素進行調整,從而建立更符合應用型本科特點的測評因素集D={D1,D2,D3,D4,D5},其中D1=實踐程度;D2=投入程度;D3=嚴格程度;D4=契合程度;D5=激勵程度。測評因素的具體含義如下:上述測評因素中,實踐程度是指畢業論文指導老師關注應用實踐的程度、指導過程結合學生研究對象實踐情況的程度以及指導效果創造性的運用程度。投入程度是指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對學生指導所投入的時間及精力,可以從指導和反饋的次數、時間和方式等方面考評。嚴格程度是指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程度,主要在選題、行文規范、研究深度和進度把控等方面考評。契合程度指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在專業、理論和實踐等方面與學生選題的關聯程度。激勵程度指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在論文任務布置、集中指導、問題反饋和批改點評等過程中的情感激勵程度。1.2確定測評因素的評價集。根據相關測評因素的具體含義,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指導質量測評的定性評價集G={G1,G2,G3,G4,G5}={優,良,一般,尚可,較差}。1.3確定評價因素的權重集測評因素的權重集為W={W1,W2,W3,W4,W5},其中Wi≥0;∑5i=1Wi=1。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師資和管理上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對于測評因素的性質理解程度不同,容易產生較大分歧,因此采用名義群體法對測評因素的權重進行量化評價,最后的權重結果是排序最高的并且要進行歸一化處理,表示為:實踐程度W1、投入程度W2、嚴格程度W3、契合程度W4、激勵程度W5。

2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質量測評的量化

由于指導老師自評會受主觀因素影響,難以做到公平公正,所以采用他人評價的辦法,由指導老師所指導的學生及有協助指導該學生的其他老師、評閱該學生畢業論文的專業老師、參與該學生最終答辯的評委老師及負責畢業論文相關管理工作的分管領導或專業負責人等指導工作干系人(除學生外,其他干系人統稱為“相關教師”)分別對負主要指導責任的老師進行測評。為了使測評結果更科學合理,學生和相關教師賦予不同的權重Es和Et分別進行指導老師指導質量的評價,其中Es,Et0且Es+Et=1。首先將根據測評因素評價集制成的評價表格發于所有參與測評的學生(或相關教師);隨后由兩者結合測評因素權重集和對指導老師的了解情況對負主要責任的指導老師指導質量隸屬等級進行唯一選擇,即對應的測評因素只能選擇一個隸屬等級;最后,將參與測評對象按學生和相關教師進行分組匯總,統計出每個等級隸屬度的出現頻率,并繪制出測評因素對應的評價等級統計表,如表1所示。表1中的Rji代表所有參與評價者中,根據測評因素Dj的含義,評價負主要指導責任的教師為Gi等級的人數占比。接下來,將表1的量化結果轉換指導質量單因素評價矩陣Rs(或Rt):其中:Ms對應學生評價結果的綜合指導質量測評矩陣;Mt對應相關教師評價結果的綜合指導質量測評矩陣。綜合指導質量測評矩陣的合并規則:W測評因素權重矩陣的每一行Wi與R指導質量單因素評價矩陣的每一列Rji進行兩兩對比,在比較結果中取兩者中較小的,然后所有的兩兩對比結果中取最大的。記作:矩陣T表示負主要指導責任的教師在負責的所有畢業論文指導過程,對于實踐、投入、嚴格、契合和激勵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綜合隸屬度,優秀的程度為T1,良好為T2,一般為T3,尚可為T4,較差為T5,描述上仍是模糊的定性分析。為了將其轉換為體現主觀綜合評價的定量化分析,需要指導質量評級的定性描述進行量化評分定級。假設G1=95,G2=85,G3=75,G4=65,G5=50,則得量化標準矩陣P=(9585756550)T。最后,設該位負主要指導責任的教師在其畢業論文指導質量評價上,獲得對應指導工作干系人的綜合量化分數為X,則X=(EsMs+EtMt)•P。

3總結

本文從實踐程度、投入程度、嚴格程度、契合程度和激勵程度等方面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質量進行了綜合測評,彌補了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學生質量評價研究中單一測評對象致使測評結果不夠全面科學的不足之處。然而畢業論文指導質量測評過程中涉及的測評人員比學生質量測評更為復雜,測評結果也因此會存在一定偏差,如被指導學生對指導老師的尊敬或畏懼等因素會對評價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此外協助指導老師、評閱老師及答辯老師只能從畢業論文質量間接評價指導老師的測評因素,而負責畢業論文相關工作的分管領導或專業負責人也僅能從畢業論文歸檔材料間接評價指導老師的測評因素,雖有強關聯性但并非絕對因果關系。后續研究將集中在測評過程中如何減少學生個性對評價結果的影響以及關聯教師評價的客觀因素設定上。

作者:黃智銘 范懿天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