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

時間:2022-05-30 08:15:00

導語: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

近年來,培智學校招收的新生都是中重度弱智生,其中多數學生沒有進入幼兒園接受過教育。學期初的幾個星期,孩子們有的哭、有的跑、有的課上睡大覺、有的不停地喊吃的,教學工作很難開展。面對這種局面,我們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使他們盡快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安心下來學習?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能激發兒童的求知欲望,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激發和培養弱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師首先應該做的。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贏得信任。

初入學的弱智兒童對老師感到陌生與恐懼,對老師布置

的任務往往采取拒絕的態度。老師只有像母親那樣關愛學生,才會贏得學生的信任,才能與學生架起溝通心靈的橋梁。

我們十分注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面向全體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建立平等友愛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寬松、和諧、融洽的氛圍中接受知識。上課時,我們微笑著,側著身子講課,走到孩子身邊,看看這個孩子在干什么,

彎下腰來聽聽那個孩子的發言,輕輕摸一摸這個孩子的頭,再微微拍一拍那個孩子的肩。把溫情傳給他們,熏染他們。學習的情感得到優化,慢慢地,學生們有點接受我們了,有時能按我們的愿望和要求學習新知識。

二、設良好的環境,刺激感官

法國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的行為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函數。所以為弱智兒童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自然而然地對知識產生興趣,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在布置教室的時候,我們特地把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教學有機地張貼與擺放。如:圖文配套的漢語拼音表,可以讓孩子認物、識拼音;數學掛圖形象地描繪了數字的字形,通過各種數量不等的動物表示數的意義;擺放的寫字板可以讓孩子們涂鴉;小算盤讓孩子有空的時候去撥撥數數;連環畫可以翻翻看看;孩子們一走進教室,首先刺激感官的就是拼音、數學。在這樣的環境中,弱智兒童會有意無意地去看、去認、去讀、去數,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知識。

三、代化教學手段,引起注意

弱智兒童,尤其是初入學的弱智兒童學習時注意力不易集中,穩定性差。教學時注意力不易集中,穩定性差。教學時,即使采用色彩鮮明的掛圖也不能維持太久,我們就經常使用電腦輔助教學,把課文上靜態圖象動態化、趣味化、再通過插入字幕、著色、閃爍、音樂伴奏等手段呼起和控制弱智兒童的注意,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例如:教學“5的組成”時,為了進一步認識“十”的計算單位,我們這樣設計課件,讓屏幕游出一只只小鴨子,同時配以“嘎”的聲音來不斷的刺激弱智兒童的聽覺器官,使學生們隨著每一個“嘎”聲,把注意力集中于屏幕上的每只小鴨子,當游到5只小鴨時,運行振幅更大的“嘎”聲。這樣學生在不同音調的刺激聲中,數數,興奮積極,比單純瓣指的傳統教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學習勁頭更足。

四、展形式多樣的游戲、激發興致

孩子的玩和學是分不開的,對初入學弱智兒童的教育應該是學與玩的結合,有益的玩就是學,有趣的學就是玩。我們這兒所說的玩就是輔助教學的游戲,如:有把一個個拼音寫在信封上的“送信游戲”,有把一個個數字寫在蘋果上的“摘蘋果游戲”;有把拼音的聲調做成頭飾的“戴帽子游戲”;有把加法的得數對上門牌號的“小動物找家游戲”等等。孩子們在玩這些游戲時,情緒高漲的朗讀了拼音、練習了數數,進行了一位數家一位數的訓練等。

五、走進大自然課堂,增強熱情

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些經?;钴S在自然環境中的學生比較少接觸或不接觸自然環境的學生生活更充滿信心,學習更為努力。多接觸自然風光,多領略一些自然美,有助于生活閉鎖的兒童開闊視野,積累生活經驗,提高學習熱情、增長知識。這遠比從課本上的插圖上來感知直觀形象得多。為此我們常將課堂搬到大自然中去,如學習拼音tǔ,我們把孩子帶到田野里,讓他們看一看泥土的顏色,踩一踩泥土地,挖一挖泥土,搓一搓泥團,再拼一拼音節。學生的學習精神振奮、學習熱情濃厚,有的邊踩邊讀,有的邊搓邊拼,

tǔ的朗讀聲彼起彼伏,很快,大家學會了這個音節。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潛在動力,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一學期來,我們對初入學的弱智兒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兒童的感官進行多路刺激,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為弱智兒童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弱智兒童接受知識進入“愉悅”的境界,在一種充滿興趣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下學習,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