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傳統文化應對策略

時間:2022-11-26 08:57:17

導語:德育傳統文化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傳統文化應對策略

[摘要]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資源,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在小學道德教育中,需要增加教師儲備,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發揮家庭的基礎性作用。學校、教師以及家長要多方合作與引導,采用多種方式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道德教育;滲透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結晶,具有深厚的內涵,對學生提高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相融合,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一、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1.缺乏教師資源。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進德育中,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很多學校已經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教育中,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面臨缺乏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師資源的問題。各科教師要想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進道德教育中,必須熟練掌握所教科目的知識,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所了解,有充足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道德引導,避免出現講解不到位、效果不佳等問題。2.過于注重形式。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進道德教育中,目的是提高德育效果,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民族認同感。學生只有在內心認同了道德規范,才能將其轉化為行動,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如有的學校在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存在過于注重形式,忽視內容的問題,無法實現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的目的;而有的學校為了打造本校特色,申報的項目多種多樣,有詩朗誦、民族舞等,活動非常豐富,但學生沒有意識到活動舉辦的目的,認為這只是學校舉辦的一次娛樂活動,沒有真正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一些語文教師認為學生只要將課文背誦下來,便是理解了課文內容,對知識點并沒有講解到位。教師的這種行為,不僅使學生對課文知識一知半解,而且對道德水平的提高沒有任何作用。3.忽略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價值。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備重要的德育價值,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但是,部分教師和家長忽略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價值,只關注學生各科的成績,忽視了學生的道德發展,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成才,成績才是第一位。有的教師對德育認識不足,認為自己的任務是教授知識,學生是否品質良好、心理健康,與他們沒有關系。

二、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1.增加優秀傳統文化教師的儲備。優秀傳統文化教師的缺乏嚴重阻礙了德育的發展,因此,學校要增加優秀傳統文化教師的儲備,對教師進行培訓,有效提升教師的知識儲備。同時,教師的培訓課,應增加相應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和德育知識。只有通過專業培訓,教師才能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德育有效融合,促進學生道德教育的發展。2.與各科教學結合。一些教師認為,語文教師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負責人,因此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擔理應落在語文教師的肩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是實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各科教師都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應當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進教學中,并與課程的設計相結合,同時把握好課程設計的主體,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前提,確保教學質量。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各科教師要引導學生全員參與。如教師可以設置特定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保證學生的參與率。3.發揮家庭的基礎性作用。家長的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孩子的想法會在無意識中受到家長的影響。德育中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離不開家庭的配合與支持。首先,家長要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保證“肚子”里有“貨”。其次,家長可將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的人生哲理通過故事的形式講給孩子聽,使孩子樂于接受傳統文化。

最后,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的行為為孩子樹立榜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重誠信,以文明、友好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德服人,堅決反對暴力行為,為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如家長要教授孩子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培養他們的同理心,提升道德品質。要想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家長多方合作與引導,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滲透傳統優秀文化,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勞秋蘭 單位:廣西靈山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