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滲透德育的實踐

時間:2022-10-20 10:17:43

導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滲透德育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滲透德育的實踐

摘要:在當前的小學課程體系中,信息技術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其與學生信息素養息息相關。本文基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結合小學生德育教育要求,以《我是光盤行動小能手》一課融合教學為例,就如何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落實德育滲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德育滲透

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我們對糧食安全還是要有危機意識,全球肺炎疫情對農作物生產與供應鏈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因此,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此外,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中提出,德育要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加強節約教育和環境保護教育,開展大氣、土地、水、糧食等資源的基本國情教育,……養成勤儉節約、低碳環保、自覺勞動的生活習慣。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特點,為德育的融入提供了可能和有效途徑。教師在堅持以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變革,著力培養學生獲取、處理、應用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能夠輕松地應對信息時代的同時,也要借助本學科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教導他們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自我修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滲透節約糧食德育教育既很有必要又具有可行性?!段沂枪獗P行動小能手》所在單元旨在教會學生在處理不同類型的信息時,選擇最合適的工具進行呈現,以達到最優效果。本單元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節約糧食光盤行動”的學習情境,并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對比分析,進而選擇不同的信息化工具處理信息。通過制作《光盤行動倡議書》、創建“光盤行動”評比表格、設計“光盤行動”宣傳卡片一系列任務來提升學生信息意識,促進學生“光盤行動”節約糧食習慣的養成。

一、在單元設計中滲透德育

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偏技術操作型的學科,可以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本學科,信息技術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更要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在以“節約糧食”為主題的德育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在創設課程情境時,需要把節約糧食相關內容恰當地穿插其中。這些滲透的德育元素,能幫助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價值,并學會用自己學習到的技能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只有當學生學習到了有價值的德育知識,才能培養和提高自我約束能力,真正發揮德育教學的優勢和作用?!段沂枪獗P行動小能手》單元結合德育重點工作,以“光盤行動”為情境,通過圍繞學生實際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并在學習設計作品過程中體驗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節約糧食的意識。同時本單元結合小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切合學生需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的信息處理工具對信息進行加工。本單元以“我是光盤小能手”為主題,以任務驅動為教學抓手,一共設置了三個小課題,分別是:《光盤行動倡議書》、光盤行動小評比、光盤行動宣傳卡。以完成學習任務的形式,貫穿整個單元設計的知識點。第一課題——制作《光盤行動倡議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分析文本重點,對重點文字進行合適的字體格式設置,達到文字醒目,重點突出的效果;給倡議書配以符合主題、美觀簡約的背景圖片,進一步美化倡議書。第二課題——光盤行動小評比,主要是通過設計一份光盤行動表格來記錄班級每個小組午餐剩余最少的學生信息,每周進行“光盤行動小能手”的評比,主要教會學生在制作表格前先分析表格需求,具體記錄哪些信息,根據不同的需求來創建繪制表格。第三課題——光盤行動宣傳卡,主要是通過設計宣傳卡來宣傳光盤行動的意義,進一步督促學生進行光盤行動,主要涉及宣傳卡的設計、排版,通過繪圖工具欄、文本框來制作。

二、在教學內容中包裹德育

信息技術學科操作性極強,在充實而豐富的教學環節支撐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過于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德育的滲透,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師要明確學科德育的重要性,讓德育貫穿信息技術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提升信息技術素養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教授新知識時,教師不僅要深挖課程內容的知識點,更要挖掘其蘊含的德育要素,在環節設置時將德育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在本次課程活動設計中,教師把與“光盤行動”相關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如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通過結合實際校園生活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開學典禮主題——一粒糧食的重量,通過觀看《光盤行動宣傳片》一起探索光盤行動背后的意義,使學生不僅了解“光盤行動”是怎么一回事,還需要弄清楚為什么要進行光盤行動。這一環節對培養小學生節約糧食的意識有非常大的幫助;再者,在揭示課題時,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或者使用過哪種形式的文件可以起到宣傳、號召的功能,通過創設問題讓學生自主揭示課題主題——《光盤行動倡議書》。通過展示不同風格、制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倡議書,經過對比,引導學生說出一份優秀的倡議書應具備哪些特征,并嘗試梳理提煉優秀倡議書的標準。在教師的一系列問題下,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制作倡議書的標準,學生先分析識別倡議書中的重要信息,進而對這些關鍵文字、數據進行字體格式的修改,從而達到重點信息突出、文字醒目的效果;在為倡議書添加背景這一環節上,在選取素材中教師不僅提供了與“光盤行動”活動相符的背景圖片,還給出了與主題不符的干擾圖片,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在挑選背景圖片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德育元素。

三、在課后反思中回味德育

課后反思對于整體教學來講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深刻的課后反思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我是光盤行動小能手”單元教學活動中,本文總結了幾點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與德育相結合的意義。培養一名學生,不能僅培養其知識技能,更需要重點培養其道德品質。首先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習慣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首要任務。巧妙構思每一個教學環節使其環環緊扣,促進課堂上師生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可以不斷提高課堂效率。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不斷迭代更新,學生德育工作同樣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如何科學合理地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滲透德育愈發重要。信息技術教師要在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結合學科背景,發揮學科優勢,在日常教學中深挖教材背后蘊含的德育內涵,從而將德育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有機融合。綜上所述,在全新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積極關注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的要求與任務,基于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通過創設豐富的主題情境、設計巧妙的教學環節等手段,促進德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落實與滲透,進而全面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賀石林.論小學信息技術的高效教學策略[J].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05):01.

[2]徐佳佳.淺談小學信息技術德育滲透[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35):13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2017-09-04](2021-09-15).

作者: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