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教育資源優化論文

時間:2022-03-18 12:26:00

導語:鄉鎮教育資源優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教育資源優化論文

隨著大規模鄉鎮區域的調整,“滿天星”式的學校布局,已呈現出諸多弊端。近年來,江蘇省啟東市匯龍鎮聯校大力推進義務教育的優勢互補和合作競爭,把資源重組、重新配置作為實施優質教育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條以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成功之路。

一、強化組織領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

1.加強宣傳,統一認識。運用會議、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各界宣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意義,使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工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啟動氛圍。

2.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鄉鎮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工作領導組,由黨委書記、鎮長負總責,分管教育的副書記具體抓,并將項目任務分解到部門與個人,從組織上保證啟動工作有條不紊,扎實有效。

3.科學制訂規劃。由于行政區域調整,原有的實施方案已不相適應。我們在教育局的支持幫助下,對教育現狀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對照省有關標準,結合實際制訂了《匯龍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二、合理調整布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

以提高基礎教育總體水平為目標,增加教育投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穩步做好學校布局調整,做大做強名校,努力改善教育環境,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

1.合理調整學校布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高質量完成。學校布局調整是鄉鎮教育資源重組和重新配置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是減少投入、增加效益的一項重要措施。鄉鎮合并之初,我鎮規模學校、袖珍學校并存,共30多所。農村和城郊學校普遍存在規模不足、布局不合理情況,局面比較尷尬,一方面教育投資不足,另一方面又因教育規模,布局不合理而浪費了有限的教育資源。為此,聯陵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堅持每所學校服務1萬人口的原則,按照“整體構思,分步實施,重點武裝,形成規模”的調整思路,撤并規模偏小效益偏低的學校。5年來,通過港商捐款、政府投資,自籌經費等途徑,共投資1565萬元進行了村小撤并,危房改造,中心校規模擴大、部分農村學校改、擴建。

2.堅持政府撥款主渠道,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實現教育設施現代化。在“一保吃飯,二要發展”的前提下,我們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千方百計增加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育人環境,確保教育機制的正常運行。近三年全鎮現代化技術裝備投入近300萬元。目前,“四中心”均按標準配齊各專用教室,現代化教學設備齊全,并逐步向村小延伸。鄉鎮撤并以來,鎮財政從未拖欠過教師工資,教師的醫藥費也能如期按規定報支。三、創新學校管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

鄉鎮學校布局結構重新調整以后,我鎮各校教育規模適度,布局合理。但由于行政區域劃分的特殊性,匯龍鎮依然存在市區學校、鄉鎮中心校、村小三種不同層面的學校,如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是我們著手解決的關鍵問題。

1.學校之間均衡發展——加大城鄉掛鉤力度。實施市區學校與農村學校聯合掛鉤制度,充分發揮市區學校及中心小學在學校管理及課程改革中的輻射、管理和指導作用,加強校際之間橫向聯動活動,即聯合研究課題、聯合開發校本課程、聯合組織專題教研活動、聯合組織校本培訓等,幫助村小尋找課改的支撐平臺和發展抓手。2所學校升格為江蘇省實驗小學,1所學校升格為江蘇省示范初中,4所學校獲市以上模范學校稱號。

2.領導之間均衡發展一一校級領導掛職鍛煉。好學校必須有好校長,學校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校長的發展。為盡快提高村小的管理水平與領導能力。每學年,片上結對學校(市區學校與村?。┒紩ヅ梢幻<夘I導到對方學校掛職鍛煉,列席各種會議,承擔一定課務,履行校級領導的工作職責,全面參與學校的領導決策工作,全方位地感受對方領導班子工作態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以及工作作風。取長補短,從理念上、方法上獲得管理精髓。

3.學科之間均衡發展——薄弱學科優秀教師“巡回走教”。為有效解決校際之間學科教學的不平衡性,我們一方面繼續保持聯校在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的良性發展勢頭,另一方面嘗試薄弱學科優秀教師巡回走教,從切實的教學實踐中批準教學中的癥結所在,并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彌補教學漏洞。近年來,聯校共派出16位老師到村小巡回走教,涉及英語、科學,綜合實踐、音樂、美術等多個學科。

4.教師群體之間均衡發展——骨干教師下鄉支教。市、鎮級以上骨干教師落實支教學校,或直接進校掛職上課,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參與定點學校的主要教研活動,與掛鉤學校教師青藍結對,指導結對教師的備課、上課、科研等,自己也要上一節示范課,作一次專題講座,參與一個課題研究,指導一次中心活動,從而展示自己的成功經驗,凸現自己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特色,帶動掛鉤學校骨干苗子共同發展。

5.不同區域學生之間均衡發展一城鄉學生手拉手。單純的學科教育難以完成素質教育的重任,難以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從現狀看,城區學校與兩中心學校平時比較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鍛煉了學生的才能,而村小由于物力和人力的限制及部分教師、家長思想觀念的原因,學生活動的形式相對單調一些。聯校主要以各片為單位組織開展“城鄉學生手拉手”系列活動,盡量縮小城鄉差異,讓農村學生的潛能也以煥發、個性得以彰顯、主體性得以張揚,促進城鄉學生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