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線描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31 05:41:00

導語:美術線描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線描教學管理論文

線描教學活動是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現行小學美術教材中新課程理論得到充分、直接的反映,教師作為教材的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在實踐著美術新課程的理論,并不斷積累著經驗。這種教學經驗為美術新課程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了實踐的依據,也對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途徑的多樣化起到了推動作用。近幾年,在從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線描教學能幫助小學生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創造性,開發學生的潛能和智力能力。線描是一種帶有趣味性、游戲性的孩子美術活動,這種活潑自由的美術活動形式不僅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美術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能為學生以后更加系統和專業的美術學習活動提供堅實的基礎。

線描即白描,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單純的用線畫畫。線描是從素描和速寫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繪畫形式。使用工具簡單,畫起來方便,它對具體物象既能作概括處理,也可進行細致刻劃;既能進行造型訓練,也可以創造表現。因而,在小學階段,線的造型訓練是學習繪畫的基礎訓練,線描教學更是小學美術課程中繪畫教學的基礎。在線描中線條可以有許多變化,如長短、粗細,曲直、疏密、輕重、剛柔和有韻律等。線描寫生要注意把物象的前后遮擋關系表現正確,一般來講,在畫面中近處物體的基線應比遠處物體的基線低。為了更好地表現出線條的美感,我們不能看到什么就畫什么,應該通過比較和感受進行有目的地取舍與提煉、加工。常用的線條有直線、弧線、曲線和折線。

一、線描教學的基本規律。小學生的線描教學要從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入手。一般來說,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畫畫。低年級的孩子對自己的作品總是很滿意,畫畫沒有什么約束,繪畫的熱情很高。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的認知水平逐漸增強,開始知覺到空間的結構,觀察力逐漸提高,注意到對象的細節,比較能力也有明顯提高,能夠發現繪畫作品與客觀事實的差別開始追求繪畫對象的形似,但繪畫技能沒有明顯提高,不能滿足認知水平的需要,難于充分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對自己作品的要求變得嚴格,認為很難在繪畫上取得足夠的進步,以至于發現自己的畫太差勁而對畫畫失去信心,甚至討厭繪畫。教師在這個時期應當注意學生心理上的變化,進行恰當的引導,不能挫傷了學生的繪畫積極性。一是要正確評價學生的線描作品正確指導學生線描,首先要正確評價學生的線描作品。評價學生的線描作品,應從不同年齡學生的實際出發。一是看這些畫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和個性特點;二是看線條的運用是否大膽、肯定,富有美感。三是對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稚拙味”,“原始味”應以鼓勵為主,不能簡單地以“象”與“不象”來評價,多和學生交流,一起欣賞他們的作品,讓學生知道自己作品的可取之處,以提高他們作畫的興趣。二是應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即要與學生的年齡、內容相適應。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應結合其心理特點與認識水平,作不同的要求。低年級的,可要求他們大膽地用線描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如用線簡略地勾畫出一個人或一個場景,并使構圖飽滿。三、四年級的,除要求大膽用線外,還要能對物象作初步的描述。如頭像寫生時,能夠用線條較精細地描繪出五官結構。在這一時期,應著重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寫生能力。對于五年級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在課外多進行線描寫生練習,自覺地用線條表現出物象的結構和質感,體現出寫實美,并能通過線的巧妙運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另外,在線描教學中,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開始學習線描時,要選取學生所熟悉,且新奇有趣、形狀簡單的物體作為繪畫對象。如畫他們愛吃的水果,畫每天陪伴自己的玩具或上學用的書包等。當他們有了一點基礎后,再引導他們畫爸爸媽媽等線條較復雜的人物。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畫,會使學生易于感知,增加興趣,形成良好的開端。此外,在選擇線描內容時,還要注意描繪的對象,要先少后多,先靜后動。為了克服作畫簡單化,類同概念化的孩子心理弱點,在學習初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盡量多用線條來刻畫物象,不輕易放過所見的一切,特別是要牢牢抓住物象有特征的細部,寧繁勿簡。這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毅力,耐心及認真、踏實的學習態度,是很有益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多欣賞一些不同風格的優秀線描作品,提高對作品的審美能力。

二、小學生線描教學的訓練活動。線描是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思考,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加工,用線的形式細致描繪出來,它既區別于兒童畫創作,與寫實的寫生畫又有較大差距,它的教學規律由簡單表達到復雜表現,由意象到再現。他們的寫實能力隨認識發展自然提高。他們對物象的自然屬性:比例、結構、透視、體積和色彩的認識與表現,依靠感知不斷提高。

首先學好線描寫生畫要建立正確的觀察方法。一是從整體出發,把各個部分聯系起來觀察。線描寫生是從局部入手,但在畫局部的時候,心里還是要想著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不能只盯一個地方。例如畫人物時,始終要注意人物各部位的比例關系。二是觀察時必須抓特征,細致觀察物體形象的微妙差異和本身的結構關系,例如人物五官臉型有長、方、圓不同,眉毛、眼睛、鼻子更是千差萬別。要抓住細節,深入刻畫。

其次要畫兒童感興趣的事物。老師要為孩子創造一種發展個性的課堂氣氛,培養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自我感覺、自我意識。老師要鼓勵他們表現自己的感受,在他們畫的基礎上,教給他們怎樣提高,怎樣完整,怎樣完美。兒童是依靠感知認識事物的,并不依賴形的繁簡發展認識,而是從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的東西開始。讓兒童通過觀察捕捉形的特征,發現有趣的細節,力求生動,富于美感,不要求形的準確、比例、透視正確。兒童繪畫內容本身并不存在難易問題,關鍵是所畫的題材兒童是否感興趣,像男孩子喜歡汽車、機器人,女孩子喜歡洋娃娃、花卉等,老師用講故事、兒歌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對蔬菜、植物、人物、玩具的直觀認識與興趣培養,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因為興趣能激發兒童無窮的繪畫潛力。

另外,堅持不懈的練習是學好線描的關鍵。只有長時間的學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才能學好線描。

總而言之,線描教學之最終目的是運用線條這一繪畫語言來進行創作活動,不學生有了一定運用線條繪畫的能力,掌握了用線條來塑造形體的方法,他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就能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創作出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線描作品來。教師的角色是啟發和引導學生,給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學會利用線來描繪自然,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他們鑒賞美和審美的能力。同時,因為學生的個性差異很大,表現在作品中又各不相同,所以教師不要以統一標準去評價和規范他們,而要善于鼓勵和引導,發揮他們個性優點,并成功地體現到作品中去。唯有如此,才能使線描教學保持生機活力,并為學生美術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