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高校成人終身教育理論發展前景論文
時間:2022-04-13 08:42:00
導語:現階段我國高校成人終身教育理論發展前景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當今中國的成人教育發展中,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現狀、成人繼續接受教育已經是當今社會一個不可否認的普遍事實、在否認成人教育的獨立地位和社會功能方面卻高度統一、終身教育思想理論上的宣傳、我國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的成人教育事業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各高等院校對成人高等教育發展“實際”上的重視、成人教育自身發展歷史短,實踐經驗和理論準備不足、由于經濟基礎和文化傳統不同、教育內容和體現方式都是直接受制于社會的經濟水平和現實需求的、成人教育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證不足、成人教育競爭機制不全、從事成人教育的專職教師、成人教育自律不足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我國成人教育在理論和實踐上存在以下矛盾:成人教育的快速發展和對其的懷疑和否定、對終身教育熱衷和對成人教育的冷淡、成人教育實踐的發展和理論研究的滯后、高校對成人高等教育“實際”上的重視和“實質”上的輕視等: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成人教育實踐經驗和理論準備不足、社會需求內容差距較大、教育制度支持和法律保證不足、競爭機制不全、政策問的銜接不佳缺乏穩定性、專職教師尤其是高層次的專業人員缺乏,以及成人教育自律不足等方面,本文試圖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為成人教育發展提供理論上的思考。
關鍵詞:成人教育理念實踐不和諧原因
在當今中國的成人教育發展中,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現狀.體現了成人教育理論和實踐上的矛盾.這些矛盾直接影響了成人教育的健康發展。首先是成人教育實踐風起云涌和對成人教育不絕于耳的懷疑和否定之間的不和諧。
成人繼續接受教育已經是當今社會一個不可否認的普遍事實。現代的人們在經濟競爭的壓力下面對頻繁的工作變動.必須經常性地更新已有的知識。而社會發展也對一些傳統的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人們必須在成年之后繼續學習以保持職業競爭力。伺時.社會發展也給人們在謀生之外追求更加全面的自我發展提供了條件。使人們在閑暇和離退休之后追求各個方面的發展和完善。所有這些,都打破了將人的一生簡單分為“學習”和“工作”兩個階段的傳統格局,使教育與人的一生相關連。在現實中,必然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和多內涵的成人教育需求。但與這種發展相對立的另一面則是對成人教育不絕于耳的懷疑和否定.集中表現為關于成人教育存在與發展的多余論、替代論、兼并論、萎縮論、淡化論、分解論、補償論和終結論。上述諸論雖角度有所不同,但在否認成人教育的獨立地位和社會功能方面卻高度統一,成為對成人教育發展影響最大的理論障礙。
其次是對終身教育思想理論上的宣傳和對作為終身教育重要實現形式的成人教育的冷淡乃至體制上削弱之間的不和諧。
隨著我國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作為當代教育思想主潮的終身教育思想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終身教育思想緊密相聯的學習化社會、學習型組織等等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表現出中國教育思想打破了傳統的人生二階段模式,將教育與人的終身相連。有力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個體的全面發展。但終身教育思想在相當一些領導者甚至教育決策者的身上。還只是一些時髦的名詞,他們可能一方面大談發展終身教育,一方面卻對作為終身教育實現形式的成人教育大加懷疑和否定,似乎終身教育作為一種純粹的理念是可以不需要任何具體的實現形式的,致使終身教育因為缺乏具體的實現形式而流于空談。再次是成人教育實踐的快速發展和成人教育理論研究的遠遠滯后之間的不和諧。
建國以后,我國的成人教育事業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與其他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教育的相關理論研究遠遠滯后于成人教育實踐,不僅專業研究人員少,研究經費少,而且理論單薄,方法簡單,成為在我國本來就較為薄弱的教育學研究領域中最為薄弱的一部分。這種現象與成人教育在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十分不相稱,而理論研究的薄弱叉必然在深層次上制約成人教育實踐的發展。
最后是各高等院校對成人高等教育發展“實際”上的重視和“實質”上的輕視之間的不和諧。
我們很容易看到各高校對成人教育的矛盾態度。一方面,各高校都不能輕視成人教育.尤其是在普通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改變之前,高等院校成人教育的收費是學校重要的資金來源.所以,學校總是要盡可能多地招生。在很多院校,成人教育已經和全日制教育平分秋色.占據了半壁江山。但這種狀況在多數情況下卻未必是對成人教育實質上的重視。相反.成人教育在一部分學校領導者的眼里,僅僅是“創收”和“福利”,大幅度的擴招和競爭,主要是指向經濟效益,成人教育作為教育的四大塊之一的重要地位在認識上依然十分模糊。尤其是在當今對高校的評價和排序的各項指標當中.重點都放在博士、碩士學位點上,本科教育都岌岌可危,更何況成人教育呢!成人教育處于“實質”上被邊緣化的地位。如果將重點僅僅集中于成人教育的規模、數量和經濟指標。還必然帶來成人高等教育一方面是大發展的虛假繁榮,另一方面卻是教學質量實質性的嚴重下滑。
這些不和諧普遍地存在于成人教育實踐中,表明成人教育在我國明確存在并持續增長的社會需求和對成人教育在理論認識上的模糊及必然因此帶來的實踐的障礙。在終身教育和建設學習化社會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成人教育實踐行為蓬勃發展的條件下,成人教育所遭遇的這種尷尬,將嚴重影響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
這些不和諧是怎樣產生的?我們應當怎樣去面對呢
第一,成人教育自身發展歷史短,實踐經驗和理論準備不足。是制約成人教育發展的基礎原因。
理論齊一般認為。現代有組織的成人教育是從近代的英國開始的.距今不到300年的歷史。在我國.有組織的成人教育發展嚴格說是建國后的事,而且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特別是在歷次的政治運動對整個教育體系巨大沖擊的背景下,成人教育的發展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是整個教育體系中最為薄弱的部分。應該說,成人教育發展中的許多不完善,都與成人教育發展歷史短、理論準備不足有關。這一問題是世界成人教育中帶共性的問題。為此,我們應當在積極推進成人教育實踐的同時加強對成人教育的內在規律的探討,加強成人教育的學科建設。使成人教育獲得一種完整的自我意識,才能使成人教育從“自在”走向“自為”。
第二,由于經濟基礎和文化傳統不同,成人教育的社會需求和實踐模式差距較大,容易帶來認識上的困惑和混亂。
教育內容和體現方式都是直接受制于社會的經濟水平和現實需求的,不同國家和地區因經濟基礎的差異而時教育發展可能提供的支持以及對教育產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如果對此理解不夠,不能立足于現實,則可能會造成教育理想模式與實現模式之間的認識背離,形成在觀念層面對教育理念的重視和行為層面對教育價值的懈怠,對成人教育在對象、內容、層次上的差異無所適從。應當認識到,成人教育的需求在不同國度和地區之間,只存在階段性重點的不同,而根本點上并無二致:對接受基礎教育不足的人,成人教育的內容是補償基礎教育和就業培訓;對完成了系統的學校教育,但不能適應職業社會需要的人,成人教育的內容是職業訓練和技術教育;對從業多年但在急劇變化的社會中發生職業變動的人,成人教育的內容是職業再訓練和技術再教育;時面對新技術的各種專業人員,成人教育的內容是進修提高和繼續教育。正視成人教育發展的差異性,立足現實發展成人教育是我們必須的態度。
第三,成人教育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證不足,是導致我國成人教育發展不穩定的又一重要因素。
世界成人教育的發展過程是伴隨著成人受教育權利得到法律上的確認而實現的。早在18—19世紀,挪威、丹麥、法國、英國等就制定了成人教育的法律規定。20世紀50年代開始,世界上又出現了一個較大規模的成人教育立法高潮,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法國等等,都通過立法的形式保證成人教育的發展。這種立法的形式為成人教育構筑了有利的支持系統,不僅有效地規范了成人教育的操作與運行,而且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成人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而在我國,雖然在《憲法》、《教育法》等法律中,原則上也確認了成人受教育的權利,但相比之下,我們為成人教育構建的法律支持系統是滯后的。我國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獨立的《成人教育法》,而常以“決定”、“意見”等不確定的形式來指導成人教育,而且不系統、不配套,原則居多,具體規范和硬性要求少,內容上也嚴重滯后于社會發展需要。這種現狀導致成人教育生存發展無規則,改革發展無依據,褒揚糾偏無標準,分歧論爭無憑證。教育立法是國家控制和管理教育的基本手段,離開立法的保障和支持,我國成人教育發展注定要步履艱難,一路坎坷。
第四,成人教育競爭機制不全,政策間的銜接不佳,缺乏穩定性,使成人教育發展難以優化。
近年來成人教育需求日趨多樣化,相應辦學主體、學習形式等也日趨多樣化,網絡學院、開放教學等新的教育形式涌現,這本來是一種進步,可以更加全面地服務于成人教育的需求群體,擴大成人教育的社會貢獻。但由于不同辦學模式在招生、收費、考評等方面享受的優惠政策差另1很大,導致成人教育缺乏公平的競爭平臺,影響了成人教育的資源利用、效益整合和對外形象,并進一步影響成人教育的質量提升和后續發展。由于教育質量缺乏公共、公平的評價尺度,結果使成人教育魚龍混雜,質量標準混亂,信譽度下降,后續發展受阻。競爭有競爭必須遵守的規則,不公平的競爭不僅不能促進發展,反而會帶來巨大的負面效應,在這方面,決策者絕對不能急功近利,因局部、短期的利益而忽略成人教育整體、持續的發展。
第五,從事成人教育的專職教師,尤其是高層次的專業人員嚴重缺乏使成人教育的實踐和理論必然受到限制。
由于傳統觀念和體制的影響,我國從事成人教育的專業人員總體數量不足,質量不高,高層次的成人教育學者、專家尤其匱乏,嚴重制約了成人教育的發展。專業成人教育教師缺乏使得成人教育的社會信譽度受到極大損壞,即便是在高等學校舉辦的成人教育中。理論上高校的全部教師資源都應當是能夠為此服務的,但在現實中由于成人教育在高校中普遍地位較低,實際上很難動用一流的教師直接、穩定地服務于成人教育。從全國的情況看,學歷層次和職稱結構普遍偏低,知識結構和教育素養不能適應社會需要,以及不熟悉成人教育學習和教學規律等,都是成人教育教師中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學歷層次和職稱結構偏低,在獨立設置的成人教育機構中特別明顯,而知識結構和教育素養不能適應社會需要和不熟悉成人教育規律的問題則普遍存在于各類成人教育當中。
第六,成人教育自律不足導致的一些錯誤做法,影響了成人教育從業人員和成人學員的信心。
自律不足是對成人教育形象和信譽度影響較大的一個因素。近年來,成人教育規模快速擴大,各類成人教育院校學生數劇增,經濟效益也同步大幅度增長。這當然是一種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成人教育發展的巨大潛力和成人教育巨大的社會貢獻。但在數量急劇增長的同時,成人教育的質量隱患也日益顯露甚至尖銳呈現出來。
在舊的觀念中,成人教育是非正規、非正統的教育,其作用是令人可疑的,所以并不需要用正規的標準去要求它。這種觀點不僅存在于一般民眾中,同時也可能存在于成人教育的從業人員中,致使他們由于缺乏自信而放松乃至放棄對自己的要求。社會上對成人教育的一些不理解和輕視,固然與我們的傳統觀念和成人教育文化的薄弱有關,但的確也與我們在發展成人教育過程中一些錯誤的認識和做法有關,表現出成人教育由于自律放松而產生的信譽危機。作為成教工作者,我們需要用我們實際的努力和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來傳播終身教育的理念,在規模擴大、經濟效益提高的情況下加強自律,堅守質量要求,樹立成教的良好社會形象,實現成人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才能真正使成人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實現形式獲得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