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作實效推動黨建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0 04:38:00

導語:提升工作實效推動黨建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工作實效推動黨建教育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當前工作存在的問題;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路與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政治多極化進一步顯現,發展模式多樣化、社會聯系信息化日趨明顯、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經濟利益、就業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尚未較好把握新形勢要求、黨建工作隊伍有待加強、相關制度仍不完善、從理論學習入手,夯實學生黨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重點,切實改善黨員教育和管理、按照“以人為本”要求,準確把握學生黨建工作特點及規律、以黨性教育為主線,增強黨員服務意識、依托傳統資源,創新工作方式,提升黨建實效性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建工作,是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本文立足學生工作實踐,對當前高校學生黨建環境、工作現狀及原因做出分析,圍繞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黨員隊伍,強調從理論學習、宗旨教育、制度建設、黨建理念、方法創新等角度入手提升工作實效性,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和思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關鍵詞]高校黨建學生黨建

一、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政治多極化進一步顯現,發展模式多樣化、社會聯系信息化日趨明顯,整個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給改革開放帶來機遇的同時,挑戰也破門而入。西方國家憑借經濟、科技、網絡上的優勢,以各種文化產品或服務搶占我高校這塊思想文化陣地,加緊向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滲透,顛覆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嚴重威脅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安全,對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內來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經濟利益、就業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社會發展進入“矛盾凸顯期”。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深化,亦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制約,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學業、生活、就業等壓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信心造成沖擊。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大學生黨員作為其中的優秀分子,承擔著知識學習、傳播與創新的重要責任,主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保證學生黨員隊伍健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開創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新局面的需要,也是探索高教改革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需要。

二、當前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尚未較好把握新形勢要求。日常理論學習中,盡管教育內容緊密圍繞國家發展形勢,但部分基層支部對學生黨員學習需求認識不足,缺乏對學習計劃的制定進行指導,教育方式上亦存有指令性,影響了黨員通過學習提升自身修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激增,一些高校面對競爭難以短期內及時深化對新形勢下育人理念的認識,考察及教育的意識逐步淡漠,“重發展,輕教育”、“重數量,輕質量”現象在畢業班黨建工作中較為突出,影響了入黨動機的純潔性。同時,由于高教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學分制、選課制客觀上導致“同學不同班、同班不同學”,致使基層組織內,學生黨員之間缺乏了解,在考察和選舉中影響了民主權力的使用,也難以在朋輩活動中形成合力,發揮黨員隊伍的優勢。

第二,黨建工作隊伍有待加強。中央16號文件以來,各高校結合新形勢新任務針對提升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開展調研實踐,輔導員隊伍進一步向“年輕化、專業化、政治化”的要求發展,且具備教師、政工干部雙重身份優勢,逐步成為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的主要力量。但輔導員工作面廣、量大,時間上的困難使得自身表現出較強的工具性,影響了學生黨員的教育力量,難以迅速準確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學生成長需求和高等教育辦學要求相結合在工作中去培育亮點、形成重點。

第三,相關制度仍不完善。近年來,在黨員發展過程中,各高校充分貫徹群眾路線,完善黨員發展的群眾座談會制度、公示制度、積極分子考察制度、談話制度,也建立了黨群聯系人制度、入黨答辯制度等,明確將積極分子考察作為黨員教育工作的起點,為培養合格黨員夯實基礎。但學生被接受為預備黨員后,少數基層支部忽略科學的監督機制和嚴格的考核制度建設,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以“使用”代替“考核”,影響了預備黨員政治學習和思想道德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弱化了先鋒模范作用和為群眾服務的意識。部分畢業班支部在升學和就業壓力下,過分偏重發展工作,致使部分學生入黨動機功利化,宗旨觀念、組織紀律觀念逐步淡化。

三、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第一,從理論學習入手,夯實學生黨建基礎。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是學生黨員提高思想素質的重要資源和有效途徑。新形勢下黨務工作者在日常學習中應幫助學生黨員完整、準確地把握理論的科學體系,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展開理論學習成果展示與討論,幫助學生黨員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熱點問題、解決困難問題,進一步加深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第二,以制度建設為重點,切實改善黨員教育和管理。入黨積極分子考察是發展黨員的重要環節,必須本著對黨負責任的態度嚴把發展關,在實踐中通過發揮群眾的監督力進一步增強學生基層組織吸引力。

第三,按照“以人為本”要求,準確把握學生黨建工作特點及規律。大學生黨齡普遍較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均待成熟,高校要以培養合格的黨員為目標,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針對青年學生社會參與積極性較高、求知欲濃的特征,尊重學生黨員權利,關心黨員切身利益,滿足合理需求,幫助其實現自我價值。通過實踐,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和激勵凝聚功能,進而有效發揮學生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第四,以黨性教育為主線,增強黨員服務意識。黨性教育是黨員素質教育的核心,是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校黨組織要圍繞馬列主義理論教育,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黨的綱領、政策、宗旨、紀律教育,組織、作風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等方面貼近現實、貼近學生,堅持貫徹實踐性原則,著力發揮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功能,不斷增強宗旨意識與服務意識,體現黨的性質和要求。

第五,依托傳統資源,創新工作方式,提升黨建實效性。主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一方面運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黨校兩個傳統平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切實從理論聯系實際的角度增強學生黨員的理論修養,提高培訓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網絡傳遞信息量大、形式豐富、感染力強等優勢,多途徑地開展黨員宗旨等教育,增強學生黨建的實效性。此外,學生黨員作為學生中的優秀分子,是社會主義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力量,工作中應充分發揮其表率作用,以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曾朝夕.論新形勢下的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7.

[3]閆海冰,李云峰.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員組織生活的改革與實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6,(6).

[4]宣玉梅.淺談高校學生黨員的質量與教育問題[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4):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