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時間:2022-04-29 08:58:00

導語:略論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教學的任務之一。而在諸種能力之中,思維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制約著其他能力的發展,指揮并調節著其他能力的運用,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痹?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jiaoyue/jialun/201104/435020.html" target="_blank">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啟發并培養思維能力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中學生在學科中的思維特點明顯表現為形式思維逐步發展并趨向成熟的同時,辯證思維開始形成并得到較快的發展。

一、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要講究教學方法,應根據思維的內容、特點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1.激發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求知的前提,積極的興趣是一個人獲得知識、發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質。中學生的興趣特點是容易激發起來的,但卻難于維護穩定。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青少年學生都喜歡聽生動的故事,這是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學中可運用生動形象的講述方法,或者在講課加入歷史故事,實踐證明,這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

2.指導閱讀

針對學生不愛讀書,不會進行概括的實際,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讀書,選擇典型的內容和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

3.巧設疑難

“思源于疑”,思維活動通常是由疑問產生。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問題產生疑竇時,才能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有位教師在講授西安事變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張學良、楊虎城拘捕以后,該如何處置?是殺、是關、還是放?”初中生對這樣的提問十分感興趣,從而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思維,頓時展開了熱烈的爭論,最后統一了認識,不僅幫助學生認清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4.縱橫聯系與分析綜合并存

為使學生打開思路,學會全面地觀察問題,抓住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來分析問題,把握本質,教學中需注意縱橫聯系。這有兩種辦法,一是以一國為線索、以時間為綱的縱向聯系,如講抗日戰爭時期“八·一三”事變時,可聯系“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七·七”事變,把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的四次事變構成一個整體來講述。二是以問題為線索,將同類問題或同一時間不同國家間相類似的問題進行比較的橫向聯系。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聯系的。在教學中,只有對現象的各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再綜合起來把握其整體,才能深入歷史現象的本質,掌握歷史發展的規律。

5.課堂討論

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課堂討論,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頗有裨益。通過開展討論以至辯論,學生不僅表達了對問題的見解,而且闡述了自己所以這樣認識的理由和依據。通過討論,可做到活躍思維、擴展思維、相互啟發、集思廣益。

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傳授思維方法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教會學生思維,即把如何思維的方法授予學生。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敝挥凶寣W生真正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算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只有按照學科自身的特點進行思維活動,才能提高思維的品格,并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其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思維的一些具體方法,諸如分析法、綜合法、比較法、概括法、分類法等,結合有關知識的講授教給學生。

第三,教師在講課時,不僅要傳授基礎知識,更須向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說明自己分析問題所采用的思維方法,使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

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思維品質,還應切實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適時適度

培養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開啟學生的思維器官??鬃诱f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笨梢娬n堂上只有當學生出現“憤、悱”狀態,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時,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開其意、達其辭”的最佳時機,對此教師要準確地把握好。此外,啟發思維的難度要適中、量度要適宜,要恰到好處地引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適時適度地指揮學生的思維活動。

2.因人循序

教師培養思維能力,應注意每個學生(或每類學生)的差異性,因為每個學生(每類學生)的個性特征、知識結構、思維類型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必須因人而導(因類而異)。

3.反饋強化

教學中啟發學生思維時,教師要注意接受學生發出的反饋信息,并及時地作出相應的控制調節。這就要求在課堂上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細心傾聽學生的回答和發問,及時地捕獲準確的反饋信息。同時,對于學生的回答和發問,教師應作出評價,以強化學生思維操作,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教師恰到好處的表揚或贊許,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積極強化;教師恰如其分的批評或否定,會使學生及時改正思維過程中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