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建設之議
時間:2022-08-03 05:18:00
導語: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建設之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推進,各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已經初具成果,但同時也暴露了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數字資源管理的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后。本文從建設高職院校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的必要性出發,明確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原則并提出了高職院校數字資源標準化體系的建設內容。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字資源;標準化體系
隨著信息化圖書館及高職教育的迅速發展,近幾年各高職院校圖書館紛紛根據本校的專業設置,投入大量的資源,引進各類數字資源,開發特色資源系統和數據庫,使各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在高職院校圖書及文獻資源的數字化進程中,重復開發、重復投入、數字資源結構不均現象也時有出現,從而造成數字資源出現冗余。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數字資源管理的標準化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本文從建設高職院校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的必要性出發,明確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原則并提出了高職院校數字資源標準化體系的建設內容。
一、建設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數字資源管理不同于傳統的圖書館圖書文獻資源的管理。首先,管理的對象不再是固定的物質對象,而是以信息數據格式存在的,集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為一體的多媒體信息,其次,管理對象由特殊的存儲介質來進行存取流通,可快速傳播,實時更新,動態交互。因此,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的原則、方式、手段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數字資源管理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數字資源的組織方面實現分類體系的統一,以便于不同類數字資源之間進行暢通的數據交換;在實施信息資源數字化和網絡化建設過程中采取一致性規范的輸入和輸出標準,以實現不同圖書館之間的數字資源的互聯與交流;由此可見,實現數字資源管理的標準化是提高高職院校數字資源利用率和實現大共享的前提條件。因此,建設數字資源管理的標準化體系,對實現標準化管理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原則
(一)科學合理。標準作為執行的具體依據,必須具有科學性,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與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相關的技術日新月異,更新換代速度比傳統紙質資料時代明顯的加快,所以在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工作尤其需要吸納先進的科學理念,運用先進的技術,以適應信息化發展的需求。
(二)立足權威。沒有權威性的標準,往往不存在普遍性。在接受和實行過程中,難以得到認同。在制訂標準的過程中,要堅持高起點和高要求,對標準的每個步驟進行反復地實踐分析研究,以達到最佳效果。
(三)普遍統一。從標準化原理出發,標準化本身就蘊含著統一性。統一性的存在,充分發揮了數字資源架構過程中各項數字資源的平衡,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整體功能。統一的標準就是普遍意義。當然,統一性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社會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圖書館標準化水平也同步不斷提高。因此,要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先進性的基礎上,達到符合客觀發展的新的統一標準。
(四)協調互聯。針對不同類型的數字資源建立了各自統一的標準后,要實現資源與資源之間的互聯,就必須堅持協調互聯原則。任何一個孤立存在,無法與其它標準協調共存的標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制定出與其它有關的標準協調一致的標準,才是符合應用需求的高水平的有生命力的標準。不僅資源與資源之間要實現良好的協調,而且從大方向上而言,系統與系統之間、館內部門與部門之間、館與館之間都需達成協調。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最終實現圖書館傳承文明和弘揚文化的職能。
(五)繼承發展。隨著技術的發展,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要符合標準化體系的統一原理及最優化原理的客觀需求,就要相應的進行調整和變化。在調整和變化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標準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新標準取代舊標準,不是一刀切的徹底否定,而是一個承上啟下,揚長避短的過程;在標準改良的過程中,一方面堅持從實際出發,開拓創新,另一方面,保留和吸收原標準的優良成分和有效內容,注意前后的持續性。
三、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內容
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所涉及的構建內容,由細節至全局,主要包括以下幾項標準內容:
(一)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數據存取標準化
數據作為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中的最小份子,它是整個體系的根基所在。經過全球范圍內的行業積累,在數字資源數據存取標準的建設中已初步形成了能夠共同遵循的標準。其中MARC標準是圖書館書目數據存取的主要標準,也是圖書館進行計算機編目的依據標準。在國內高校中中文圖書機讀目錄標準通常采用CNMARC,西文圖書機讀目錄標準以USMARC、MARC21等標準為主。MARC標準沿于1970年代開發至今已發展的相當成熟,定義了上千條字段數,并充分考慮了圖書館書目數據存取需求。其字段由字母與數字定義,突破了不同語系國家之間的數據交互限制。但MARC標準建立在嚴謹性和專業性原則上。所以非專業編目人員難以理解MARC絕大部分的存取字段。
此外,作為SGML的一個應用實例的HTML標準及作為SGML的一個嚴格的簡化的子集的XML標準也被廣泛應用于圖書館數字資源數據存取過程中。它們的應用與平臺無關,這兩類標準都擁有SGML的結構化和可擴展性特點。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用標準之外,圖書館數字資源數據存取標準還涉及到更多更細的標準,例如:RDF標準、Z39.50標準等。無論何種數據存取標準都是為了實現數據與數據之間的交互而準備的。任何圖書館數字資源數據必須以一種可獲取的形式存貯才有意義,而隨著各類數字信息資源的快速增長,因數據存貯標準不一所帶來的能存而不能取的困境日益突現。而改變這一現狀的首要任務就是應用通用的數據存取標準來對圖書館數字資源數據進行標準化存取。
(二)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數據存儲格式標準化
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數據主要由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信息有機組成,而不同數據形式又對應著二種以上存儲格式。例如:文本形式就有DOC、PDF、KDH等存儲格式。每一種格式對應的瀏覽方式各不相同,這為前臺用戶在使用數字資源的過程中帶來極大的不便,同時影響了各類數字資源的使用效果。所以在建設數字資源的過程中,應提倡對同類數據制定統一的存儲格式標準。例如,日本亞洲歷史資料中心其網站上提供的所有圖形資料都統一使用tif存儲格式。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數據存儲格式標準化為前臺用戶提供了便利,同時也有效提高了數字資源的利用率。
(三)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數據庫標準化
目前受限于數據庫開發商的競爭,關于數據庫的行業標準的訂立一直處于膠著的狀態。各數據公司之間重復建設嚴重,造成用戶頻繁投入,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在這種大環境下,如何實現圖書館數字資源數據庫標準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先從館內標準整合開始,立足降低系統復雜程度,以提升數據質量為目標,盡可能把更多的數字資源業務整合到更少的數據庫平臺之上。進行數據庫標準化整合的最大原因,就是解決由不同數據庫系統支持不同應用時所造成的混亂問題。所以在把數據庫進行標準化整合之前,要充分考慮各類數據庫之間的兼容性問題,以免對數據庫標準化整合的過程中造成混亂和數據丟失。
(四)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網絡建設標準化
圖書館數據資源大部分運行在網絡化的環境中,在網絡建設過程中推行標準化建設可為圖書館數據資源提供一個穩定的運行環境。計算機行業已為網絡構建確立了較為完善的體系標準。例如:TCP/IP標準、802.11標準等。所以在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網絡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提倡標準化的建設,以便日后的網絡擴展不會影響數字資源的使用穩定性。
(五)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共享標準化
1999年1月,在北京召開的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協作會議上簽署了《全國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倡議書》和《全國圖書館館際互借公約》。倡導建立以國家級文獻信息資源網絡為主導,地區級文獻信息網絡為基礎的全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網絡,為館與館之間的數字資源共享提供了指引。
四、結語
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標準化管理要求多個標準之間的聯系和協調,最終形成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標準化體系。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的各項標準正在不斷完善,對具體標準的制訂,要注意各類標準的無縫結合,力求滿足國內圖書館行業需求的同時,又與國際標準接軌,從而有效提高高職院校數字資源管理的標準化體系的通用性、實用性和兼容性。
- 上一篇:電建公司副主任述廉小結
- 下一篇:財務部經理工作總匯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