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初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時間:2022-08-06 05:53:00
導語:略論初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意識能力
【論文摘要】數學是現代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之一,它所體現的思想方法、邏輯推理、空間觀念和實際應用價值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滲透到各個領域。針對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差、建模應用意識弱的現狀,應讓學生走進數學生活,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審視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其自主探索和數學建模意識,發展數學應用能力。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作一些自我闡述。
如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應用科學基礎的數學,在21世紀也得到發展,數學的廣泛應用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在“科教興國”基本國策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方針指引下,我國的數學教育把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放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在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創設出激發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情境,做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發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只有自身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比較強,有足夠的知識基礎,才可以擔負這一責任。
一、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意義
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是時代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經濟的加速到來,信息技術的全面普及,數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是培養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是今后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技術手段和工具,是把數學教育轉到提高公民素質教育軌道的一個重要措施,是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急需的任務。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是新課改的需要,新的數學課程將努力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數學作為科學的語言,作為推動科學向前發展的重要工具,在人類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將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數學的學習僅僅停留在掌握知識的層面上,無疑是紙上談兵,必須學會應用。并且,只有具備對知識應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知識才可能真正轉化成學習者自身的素質和實踐能力。
二、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是數學教學改革的方向
強化數學應用意識和培養應用能力是由數學的本質決定的。數學的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源于生活,學習數學就是要把數學返璞歸真,恢復數學本來的面目,回到真實的社會和生活中去,服務于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強化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學會從生產、生活中提出、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加強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是新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數學知識的應用是近幾年數學教改的熱點,新編初中數學教材把強化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貫穿在教材編寫的始終,在每章后面都開設有研究性題目和閱讀材料。這些都是為了加強數學應用意識和培養應用能力。
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其自主探索和應用的意識
我們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將枯燥的數學以生動、活潑的生活場景來代替,將會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走出課堂到實際生活中去親自探索。如:收集用平面圖形鋪地面的實例,在探索中思考為什么用一種正多邊形鋪滿地面時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邊形三種;并探索任意一種四邊形鋪滿地面的理由,最后還可以讓學生設計一幅用平面圖形鋪滿地面的美麗圖案,看看誰設計得更有創意。這樣的方式對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和激發學生的興趣都是很有促進作用的。還可以通過創設游戲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數學有較強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戲、競賽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游戲的公平與不公平”這一課現實性的生活內容,能夠賦予數學足夠的活力和靈性。對許多學生來說,撲克和游戲是學生很感興趣的內容,而且具有現實性,通過玩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游戲的不公平性,從而更好地調動思維,思考其中蘊涵的數學道理。
四、親歷建構過程,形成自主創新的思維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眰鹘y的數學教學重結果輕過程,學生不需要自主探索,只要認真聽講和記憶,排斥了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思考與個性。而新理念強調的則是:數學學習必須重視建構知識的過程,才能充分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使學生的探索經歷成為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和經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再發現”、“再創造”有關數學知識。教師要把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多為學生開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相信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會得到不同的發展,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真正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所學的知識、掌握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而且促進了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
五、通過學生自主性學習,培養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景,引發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有個性地學習?!边@充分說明了學校最重要的任務是激發學生“我要學”的機制,培養學生“我會學”的能力。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進行學習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產生持久的、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獲得知識猶如他的機體吸收營養,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別人是不能替代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只能起引導和輔助的作用,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并且,只有具備對知識應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知識才可能真正轉化成學習者自身的素質和實踐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學數學富有生命力,才能實現數學的真正價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注意從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設貼切的情景,拓寬應用渠道,發展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增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僅能克服對數學的厭學、怕學的現象,而且能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內在動機,這對提高初中學生的素質及以后的進一步學習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 上一篇:高職校藝術設計教育項目課程
- 下一篇:動漫游戲產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