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舞蹈教學中美感的培養計策
時間:2022-12-28 04:35:18
導語:職校舞蹈教學中美感的培養計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訓練學生的舞蹈韻律感和節奏感
在舞蹈藝術當中,韻律感和節奏感是密不可分和非常重要的兩個因素。充分地展現舞蹈美感的核心是韻律,而感受韻律的前提是節奏。針對舞蹈節奏而言,節奏不僅僅指的是舞者在表演動作的過程中跟隨一定的音樂節拍,更為關鍵的是梳理動作的能量(增減)、高度(沉?。?、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力度(強弱)等。有效的舞蹈動作是無聲的藝術,通過舞蹈動作來表達感情,進而帶給人們一種美的享受。而舞蹈動作的美感得以有效地展現,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動作的適當處理。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先要清楚訓練動作的目的和性質,結合相應的動作選擇合適的音樂進行伴奏。要求所選擇的音樂不但能夠烘托舞蹈,而且還能夠強化舞蹈練習的強度與深度。舞蹈的韻律是通過對動作的速度、力度等進行處理才形成的。把握韻律主要體現在準確地處理節奏動作和表情上,且需要緊密地配合,使之可以相互牽制,不斷地健全。在比較嚴格的節奏標準當中訓練學生的舞蹈韻律感是舞蹈藝術的一種境界。因此,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實施點滴滲透的教學策略,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的舞蹈韻律感和節奏感。教師應當在教授每一個舞蹈動作的時候培養學生的舞蹈韻律感,規定學生動作標準的過程中,還應當有效地銜接動作和形神,做到從淺到深。
2.訓練學生身體動作的美感
對于一個舞者來講,形體美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的舞蹈訓練當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形體練習,讓學生具備柔美的形體曲線,與此同時,注重訓練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且要以此作為前提,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潛力。在學生舉手抬足的時候,訓練學生的協調呼吸,以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貫穿自身的氣息,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舞蹈的美感。教師應當做好榜樣,在進行示范的過程中,用最為傳神的眼神動作和最為標準的身體動作,更好地為學生示范,以使學生感受到身體動作標準美感和舞蹈形體美。隨后自主地去加以練習,且能夠在一開始的時候模仿教師的身體動作和眼神。
3.注重增強學生的舞蹈感官能力
舞者通過表情、服裝和動作所帶給觀眾的感覺就是舞蹈的感官,舞蹈的感官是學生應當把握好的。教師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舞蹈感官能力,應當著眼于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以及表情和細微動作的把握上。然而,人和人之間的感官能力存在著差異性,有的人身體的協調性好,具有非常強的應變能力,也有的人感官相對遲鈍,這就需要不斷地培養和鍛煉。教師要想增強學生的感官能力,就一定要訓練學生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敏感性,這是培養學生美感的前提條件。為此,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務必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以使學生有效地訓練身體的協調性和敏感性。比如,針對“擦地”這個動作,就應當堅持長時間的鍛煉,以使學生體會到延伸、外開和繃腳的過程中腿部的感覺,以及腳底和腳尖跟地面摩擦的程度,且能夠帶動韌帶、關節、全身肌肉的協調性。通過這種循序漸進地練習,能夠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舞蹈習慣,提高身體的協調性。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學中,尤其是針對表演性非常強的表演藝術專業,就務必應當明確舞蹈美感培養的重大意義,實施合理的教學策略,以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舞蹈的美感,把握住表演舞蹈的精髓,讓學生在表演舞蹈的時候借助舞蹈動作完美地呈現出這種美感來,以切實實現舞蹈教學的目的。
作者:盛文娟單位:濰坊科技學院
- 上一篇:幼兒舞蹈編排問題試議
- 下一篇:研究大學生村官工作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