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學院工會師德建設情況簡介

時間:2022-02-15 06:41:00

導語:湖南理工學院工會師德建設情況簡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湖南理工學院工會師德建設情況簡介

湖南理工學院工會在院黨委的高度重視和院行政的大力支持下,長期堅持把加強師德建設作為工會服務教學中心的大事來抓,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師德建設落在實處,取得了顯著成績。近三年,全院先后有27名教師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學院被評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會上介紹經驗?!豆饷魅請蟆贰ⅰ吨袊逃龍蟆范啻螆蟮牢以航處熂訌妿煹滦摒B,堅持愛心育人的典型事跡,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今年5月13日,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根據教育部領導意見,特邀我院黨委書記、院長彭時代和部分師生代表進京,聯合錄制了我院教師堅持愛心育人的專題訪談節目,在黃金時段向全國播出,展示了我院教師為人師表,愛生如子的群體形象。

一、抓好“三個落實”,切實加強師德建設工作。

院工會積極爭取學院黨委和行政的重視與支持,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提出的“要將師德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做到組織落實、制度落實、任務落實”的要求,把師德建設納入到學院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統籌部署,在組織、制度、任務目標等方面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

一是抓好組織落實。學院成立了由黨、政、工主要領導和黨委宣傳部、學工部、教務處、人事處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院工會,具體負責師德師風建設的計劃安排、組織協調、宣傳教育、檢查督促等工作。學院還把師德師風建設列為對系、部進行目標管理的重要指標,每年進行考核評比。各系、部也成立了師德師風建設的相應機構,由總支書記和分工會主席負責。此外,學院每年召開的教代會,都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項重要議題進行討論決策,在2005年召開的二屆二次教代會上,以全體代表的名義向全院教職工發出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倡議書,在今年召開的二屆三次教代會上,專門就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指導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作了部署安排。全院形成了統一領導、統籌部署、分工負責、協調一致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格局。

二是抓好制度落實。為了建立起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使之常態化、規范化,院工會協助學院黨委和行政分別制訂下發了《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湖南理工學院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工作規范及職責條例》、《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的暫行規定》、《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辦法》、《教師培訓工作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文件和規章制度,體現正確導向,為師德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學院每年結合期末考評和年終考核等工作,定期檢查對這些文件和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了解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情況作為教職工評先評優、晉職晉級和進行教學科研獎勵的重要條件,實行一票否決制。同時,學院嚴格按章辦事,加大對師德表現的獎懲力度。近三年,先后有6名教職工因師德師風不合格受到辭退、停課、記過等處分。

三是抓好任務落實。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任務艱巨,僅靠工會孤軍奮戰是力不從心的,必須統籌安排、通力合作。院工會請示黨委同意,將師德師風建設的具體任務分解到了相關黨政職能部門:黨委宣傳部、院團委等部門主要負責組織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教務處、科技處等部門主要負責規范教風和學術風氣;人事處、教學督導辦等部門主要負責以師德為主要內容的教師培訓教育和師德考評獎懲等工作。全院各部門單位緊密配合,把師德師風建設貫穿于各項管理之中,出現了黨政工齊抓共管,各部門分工負責,教職工全員參與的師德師風建設新局面。

二、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師德師風建設落到實處。

為了確保把師德師風建設扎實有效地開展起來,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學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一方面堅持黨委學習中心組和二級學習中心組定期學習制度,舉辦中層干部培訓班,首先要求領導干部提高政治素質,做建立良好師德的帶頭人。另一方面,通過分工會經常組織教職工學習政治理論,學習職業道德規范,舉辦、職業道德知識競賽,努力提高教職工的政治素養、職業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

二是開展師德建設理論研討。近三年,學院工會每年都開展了以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的理論研討活動,共交流論文171篇,并將其中20篇獲獎論文在校報《云夢學刊》上辟專欄發表。2005年,工會組織教職工參加中國科教文體工會舉辦的全國學校師德建設論文征集評選活動,有1篇獲一等獎,3篇獲優秀獎,獲獎層次和數量在全國同類高校中位居第一。此外,工會積極鼓勵和資助教師加強高校師德建設課題研究,先后有13項師德建設方面的課題得到省教育廳和省社科基金立項資助。

三是組織“三育人”經驗交流。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水平,以分工會為單位經常開展“三育人”工作經驗交流。2003年以來,先后有146名教職工在“三育人”方面成績比較突出,受到學院和系部表彰。

四是舉辦以師德建設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近幾年,院工會與黨委宣傳部、教務處、院團委等部門聯合舉辦了“愛崗敬業、以德育人”、“為了祖國的明天”、“知榮辱、立師德”等主題演講活動,對強化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意識,營造良好的師德建設輿論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五是開展“師德十佳”評選活動。學院工會堅持師德師風建設以團結鼓勵,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每兩年開展一次“師德十佳”評選活動,現已連續評選了三屆共30名“師德十佳”先進個人,并通過校報、電視、網絡、宣傳窗、報告會等形式宣傳推介“師德十佳”的優秀事跡,進一步帶動和激發了廣大教職工加強師德修養,爭創育人佳績的積極性。

六是開展女教職工素質達標競賽活動。學院工會根據省教育工會的統一部署,積極組織全院女教職工開展了以“學習成才,崗位建功”為主要內容的“芙蓉杯”素質達標競賽活動先后有191名女教職工被評為院級素質達標競賽先進個人,有6人榮獲全省教育系統“芙蓉百崗明星”稱號,有2人被評為全省“芙蓉百崗明星”。

七是開展以師德為主要內容的教師上崗培訓。工會與人事部門緊密配合,嚴格執行教師上崗培訓制度,首先組織他們學習有關教育教師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規章,幫助他們確立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桿,自覺按照師德規范要求履行教師職責。

八是組織教學比武。工會與教務處每年都按計劃、分層次、有組織地開展教學比武活動,對幫助教師進一步提高師能、端正師風、注重師表、培養師德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九是開展愛生助學活動。根據院黨委和行政的要求,院工會向全院教職工發出了《愛生助學倡議書》。近三年來,全院教職工先后為300多名貧困學生和患嚴重疾病的學生捐款21萬多元,捐衣物3978件,沒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輟學,表現出了對學生的深情厚愛,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十是加強師德督查評議工作。院工會和各系(部)、教研室組成三級師德教風督查系統,經常開展督查活動,發現問題,當場指出,立即整改。同時,還通過網絡、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了學生評教活動。這些活動有利于及時發現和糾正教師中的某些失范行為,鞭策教師嚴謹執教,為人師表。

三、堅持長抓不懈,全院師德師風建設效果明顯。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蹴,一勞永逸,必須長抓不懈,與時俱進。學院工會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師德建設落在實處,引向深入,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全院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涌現了一批教書育人的先進典型。

化工系主任、教授曹佐英同志,作為系主任,他一心撲在工作上,狠抓教學質量不放松,連續三年使全系學生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創造了新辦本科院校的奇跡;作為一名教授,他除了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外,還利用課余、雙休日、節假日深入寢室輔導學生考研學習,他具體輔導的307寢室的5名女生,2004年全部一次性地考取了重點大學的研究生,被譽為“五朵金花”,因此學生贊譽他“譜寫了新時期的園丁之歌”。

土建系教授楊岳蘭老師兼任班主任,為了激勵學生學習成才,她用自己的工資設立班主任獎學金。2002年以來,全班半數以上的學生得到過她的獎學金。特困學生陳艷香今年考上了研究生,她接到通知書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向楊老師深深地鞠了一躬,含著熱淚說:“是您的獎學金使我順利地完成了學業,是您的激勵使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要感謝您一輩子,叫您一輩子楊媽媽”。

到目前為止,我院共有6人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13人榮獲“湖南省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稱號,7人榮獲曾憲梓優秀教師獎。

二是全院教師嚴謹治學,從嚴執教,創造了一批教學科研成果。

在教學上,絕大多數教師都能自覺遵守教學紀律,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刻苦鉆研教學業務,認真做好備、教、批、輔、改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在科研上,全院教師潛心學術研究,堅持以科研促教學,以教學帶科研,取得了一批教學科研成果,先后獲國家和省級教學成果獎和科研獎勵125項,有60名教師被評為省級學科帶頭人和省級培養對象。特別突出的是,全院教師恪守學術道德,反對學術腐敗,2004年在我院舉辦的“全國學術期刊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由我院教師率先發起,與到會代表共同簽署了“遵守學術規范,推動學術發展”的《岳陽宣言》,被列為當年全國學術界的十件大事之一。

三是全院教師關愛學生,愛生如子,形成了一種以學生為本的良好育人氛圍。

2003年的一個中午,院黨委書記、院長彭時代在對學生食堂進行例行檢查時,看到一個瘦瘦的女生只買了兩毛錢的飯菜,便趕忙過去詢問她的生活情況,得知她來自邊遠的貧困地區,父親病故,母親有病在身,生活費沒有著落。彭書記當即掏出200元錢給這位學生補貼伙食。然后,他親自組織有關部門對全院貧困生的生活、學習狀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在充分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召開黨委會議和院務會議,要求黨政班子成員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為解決貧困生的生活、學習困難出謀劃策,最后決定:提高特困生補助標準;擴大勤工儉學門路,為貧困生自立創造條件;發動教職工開展愛心助學活動;對孤兒學雜費、學生上網費、課程重修費、假期留校住宿費和水電費等費用一律免收,確保學生生活好、學習好、成長好。許多學生在網上給彭書記留言:“您就象父親一樣關懷著我們……”,“我們切身感受到了您父親般的愛……”。

前年冬天,體育系何祥同學不幸在醫院查出腦癌,對這個幼年喪母,與殘疾父親相依為命的貧困生來說,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班主任陶李軍老師聞訊后,立即拿出自己當月僅剩的工資,并組織師生捐款。當晚十點多鐘,她頂著風雪把第一次自捐和募捐得來的2500元錢親手送到了躺在醫院的何祥同學手上。以后在何祥住院治療的10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0多天里,陶老師每逢雙休日、節假日都去醫院看望他,平時經常發短信鼓勵他與疾病抗爭。當這位學生無法抗拒病魔摧殘,自知不久于人世之際,他含著熱淚吃力地給陶老師發了一條手機短信:“如果有圣母,那就是您;如果我去的是天堂,伴隨我的是您圣潔的愛;師愛博大,師恩浩蕩”。這是何祥同學的最后遺言,他是帶著對老師深深的感恩之情離去的。

湖南理工學院工會在師德建設中突出一個“愛”字,堅持愛心育人,形成了我院辦學育人的一大特色。今年4月2日,《中國教育報》以《貧寒學子在岳陽樓下的幸福生活》、《以父親的名義》、《西子湖畔搶回的生命》為題,連篇累牘地報道了學院從領導到老師、職工全面關愛學生的典型事跡,受到社會一致好評。今年5月13日,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特邀我院黨委書記、院長彭時代和部分師生代表進京,聯合錄制我院堅持以學生為本,全面關愛學生的訪談節目時,看到師生親如父子的感人場景,特意安排主持人在節目結尾說了這樣一段話:“湖南理工學院師德建設又譜寫了一首《愛的奉獻》之歌,它應該成為全國高校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