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師德建設的重要方略研究
時間:2022-03-22 11:58:00
導語:普高師德建設的重要方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普通高中師德建設在邏輯上所要涉及的是這樣三個問題:一、誰是師德建設的主體;二、師德建設從戰略方向上應選擇什么模式;三、如何將這一模式用制度的形式轉化為現實。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就構成了本文所要闡述的主要問題。
一、確定普通高中教師師德建設的主體地位
1.將教師作為道德建設的主動參與者,而不是僅僅看作道德建設的被動接受者。普通高中教師道德建設主體地位的確立,是由普通高中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它表現在職業主體的自主性和內省性非常強,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道德認識、情感及行為的獨立性也很強。沒有教師個人內化的道德認識,僅靠外界的道德引導,道德建設很難發生作用。
2.要考慮普通高中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道德水平,充分尊重他們的道德實踐。普通高中教師作為理性知識群體,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比較強,道德的領悟能力及行為的自控能力相對于一般群體而言,顯得更高一些。因此,要尊重他們的道德實踐,改進和創新道德建設的方式和內容。在學校里,各位教師了解自身專業和自我角色,而對更廣范圍的職責、自己角色的影響以及自己職業的產品———學生無法控制,因而導致使命感的減弱。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給予教師了解自身社會角色的場所,增強其責任感。
3.將教師個人自律與制度約束結合。在社會轉型期,社會價值的多元化同樣會影響到“象牙塔”里的教師,加上個人道德理性、意志和能力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制度規范加以配合和彌補。
二、選擇普通高中師德建設的目標與過程結合模式
師德建設模式的選擇實質上就是對師德建設目標和程序的選擇。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設計并選擇目標模式。沒有目標設計和安排的師德建設,很容易流于表面和空泛。第二階段,采取倒流程方法,建立師德建設的程序模式。首先從任務開始。我們沅江一中確立了“每個教師要豐富和完善其內涵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育人思想,自覺踐行,做一個學識淵博、氣質優雅、師德高尚、聰慧而有靈氣的‘學者型’教師?!边@一任務為確立師德建設的目標提供了前提。其次,根據目標找出問題。最后,設計問題解決的程序。這個過程的實質就是將程序規范化和制度化。
三、構建全方位的普通高中師德建設的制度體系
首先,要制定或完善普通高中教師的行為規范。教師的行為是其內在情操和師德的外在表現,也是社會評價師德的重要依據。普通高中教師行為規范對于規范教師的言行非常重要,是普通高中師德建設的基礎。教師教學規范的制定,要考慮到顯性道德規范與隱性道德規范的結合。必須將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內容具體化,使“以人為本、嚴謹治學、敬業奉獻”的內容在教學環節中體現并分解為具體要求。其次,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師德建設的評估考核體系。再次,建立健全各級普通高中師德建設領導責任制。普通高中師德建設相對于學校的其他建設,具有周期長、見效慢、任務軟的特點,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出現“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的情形。為此,要建立健全相關的領導責任制,層層分解領導責任,以保證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的師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