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師師德失范問題初探
時間:2022-09-24 10:33:03
導語:高校體育教師師德失范問題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事業心低下
身處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面對充斥不斷的物質誘惑,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價值觀發生扭曲.他們以個人利益為最高追求,以個人價值的實現為最終目標,淡化甚至忽視了職業價值與社會貢獻,滿足于“教書匠”的角色,把教師職業當成營生手段[5].少數體育教師不安心工作,將精力主要集中在社會活動或經商,將教學工作視為副業,上課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曠課或隨意找人調課[6],敬業精神低下.
1.2忽視育人工作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僅將精力傾注于“教書”,而忽視“育人”環節.導致部分體育教師僅僅注重對學生體能的鍛煉,技能的傳授和提升,卻漠視對學生進行集體感、拼搏意識、團隊精神、克服困難、遵守組織紀律性等精神和意識的培養,沒有做好育人工作.
1.3對學生情感冷淡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核,也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重要前提.但部分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情感冷漠,對學生關愛闕如.他們對體育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做好的“了解學情”這一工作環節完全忽視,將學生當成機器,打心眼里瞧不起學生,不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心理狀況,不尊重學生的人格,挖苦諷刺學生,極端的甚至采用體罰和變相體罰[5](如2012年11月,現代快報就報道了蘇州某職業學校老師體罰學生的案例)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損害了學生的心理健康.部分體育教師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厚此薄彼,或對學生有人情分,或故意為難學生,這些行為極大地損害了自身的威信.
1.4行為舉止不雅
實踐中,部分高校體育教師不注意師表形象,自身修養不好.或不整儀表,著裝不合體育教師的職業特點和身份,談吐粗俗,舉止市井.部分教師不能和同事友好相處,面和心不合,相互之間互相排斥[5];部分體育教師向考生或在校學生收取甚至索要錢物,或者利用職務之便,在工作中向有求于自己的人員收取賄賂.震驚全國的某省高校體育專業職稱評委開房收錢的丑劇即為典型,此外,北京某高校體育教師利用招體育特長生的機會,收受學生家長賄賂的案例[7]也能說明這一現象并非個案.這些行為造成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負面形象,損害了整個體育教師隊伍的純潔性.
1.5學風不正
少數體育教師為了完成科研任務,為了評職稱的需要,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肆意踐踏學術道德規范,缺乏嚴謹求實的態度,或抄襲剽竊,或弄虛作假,或找,嚴重地損害了整個體育學術生態環境.如某大學體育教研室1名主任、1名副教授和2名講師,幾乎全文抄襲他人發表過的論文并發表[8],某大學體育教學部部長和副部長同陷“抄襲門”[9]等案例,都反映出了這一現實.
2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失范析因
2.1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對高校體育教師價值標準造成消極影響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看待任何事物要以“一分為二”的態度.在此觀點的關照下,我國正處于其中的市場經濟是把“雙刃劍”.雖然市場經濟的發展給體育教師的思想道德觀念帶來了更新與變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給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形成影響,使其價值標準和道德意識更加多元和復雜.某些不良思想和消極意識,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以及“功利主義”[2]等侵入體育教師的思想和靈魂.或安于現狀,不思進??;或個人主義嚴重,集體主義闕如;或采取不當的手段追名逐利,如亂開班、亂收費;更有甚者,急功近利,舍棄嚴謹的治學態度,弄虛作假,剽竊抄襲.這些不良現象對高校的學術生態造成了負面影響.
2.2促進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制度不健全
目前,雖然較多的高校逐漸重視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如引入師德評價指標來全面考核教師,經常性地評選師德建設模范、設立師德建設專項研究課題等,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2],主要是:在人員編制和崗位設置上,除了各體育學院(系、部)的書記(更多的是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沒有其他專門的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評價機制上,缺乏全面合理、可操作性強的體育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在其年度考核和職稱晉升中,存在者重業務、輕思想,重能力、輕品德的現狀,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看作是軟指標而流于形式.雖然很多高校對體育教師的考評都有德、能、勤、績四維標準,但具體執行時難免有差異,往往是科研業績為主,教學業績其次,而師德師風則只起“裝飾點綴”作用[6].在此種環境下,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主要靠自我約束和自我教育,難以得到外部機制的維持和促進.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高校體育教師評價制度,事關學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但是,目前諸多高校制定的教師評價制度只重視結果,而忽視過程,沒有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對體育教師教學業績的評價,只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的最終結果,而忽視不同教師在教授不同專業和班級、不同體質健康基礎的學生時是否付出努力以及付出努力的不同程度;在評價教師的科研業績時,只考核教師拿課題的級別和數量,只重視教師的級別和篇數,而不管其課題或論文是否來路正當,是否有抄襲剽竊、是否有一稿多投,是否有雇人.這種制度使得一些體育教師心存僥幸,也使得一些體育教師爭相效仿,長期以往,形成難以挽回的敗局.
2.3高校體育教師忽視自我提升
當前,雖然高校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報酬有所改善,但客觀地看,相對于其對社會的貢獻,體育教師這一職業還遠未獲得應受的社會回報,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其事業進取心[2].加之眾多體育教師的教學和科研任務重,學歷提高和職稱晉升壓力大、家務瑣事纏身等,極易誘發職業倦怠,難以產生加強自身職業道德提升的自覺性.部分體育教師沒有站在體育教育事業所肩負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強國強種培養身體合格優秀人才這一歷史重任的高度去認識和加強職業道德提升的意義;部分年輕體育教師缺少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意志薄弱[4].這些問題使體育教師停滯不前,難以產生自我提升職業道德的意識,更難以付出自我提升的行為.
3減少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失范的對策
3.1謹遵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主要包含職業信仰、職業責任、職業態度、職業紀律、職業技能和職業榮譽等因素[6],具體內容應當依照教育部和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于2011年12月聯合頒布《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規定,即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6個部分.高校體育教師應當嚴格奉行規范,嚴守情操,不斷約束和鞭策自己,提高職業道德水準.
3.2強化教師意識,提高道德認知能力
教師意識是教師對教師職業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職業身份的認知和掌握.體育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師意識,才能發揮出工作的積極性,獲得最大的工作效能感.要做到這一點,體育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深入學習和認真領會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理論知識(如思想教育原則、行為規范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正確把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特點和規律.與時俱進,把握新時代對高校職業道德的新標準和新要求[2].
3.3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社會主義社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由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以及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滿足兩方面共同構成,是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由于歷史原因,我們曾經過分強調人的社會價值,而忽視了個體的正當需求.而當前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又導致部分高校體育教師過分地以個人利益為重,個別甚至不惜犧牲他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來滿足一己之私欲.在此種情況下,構建共同的崇高理想,樹立具有時代特色求的價值觀,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各高校可通過各種途徑和措施,構建理想教育的平臺,合理引導高校體育教師認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等制度及其偉大成果;通過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激勵廣大高校體育教師以振興中華、強國強種、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身體強健、素質優良的人才為己任;通過職業道德教育,激勵廣大高校體育教師敬業愛崗,積極向上,認真干好本職工作,切實踐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愛國”的理念.激勵教師樹立新型的社會主義義利觀,實現個人利益與維護國家民族整體利益、承擔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實現權利與義務的有機統一[10].
3.4構建科學的師德考評體系
“有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要加強高校體育教師道德教育工作,必須構建以德育為核心的師德建設評價體系.要加大師德考核在教師業績考核中的地位和比重,引入教師在年度考核、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職務提升等過程中師德“一票否決制”,通過教師自評、同事互評、學生評價等形式,對體育教師的師德進行全面評價.同時,建立獎懲機制,鼓勵先進,鞭撻落后,提高教師提高師德水平的自覺性[11].
4結語
當前,高校體育教師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現為:事業心低下、忽視育人工作、對學生情感冷淡、行為舉止不雅以及學風不正等5個方面;造成高校體育教師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價值標準造成消極影響、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保障制度和評價制度制度不健全以及高校體育教師忽視自我提升等3個方面;減少高校體育教師師德失范的主要對策有:謹遵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強化教師意識,提高道德認知能力、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構建科學的師德考評體系.
本文作者:胡永紅工作單位:韶關學院
- 上一篇:論青年教師師德修養
- 下一篇:加強體育教師師德修養的策略探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