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師德建設面臨的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03-14 10:14:55
導語:青年教師師德建設面臨的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師德建設是民辦高校持續發展發展的應有之義和基本內涵。民辦高校青年教師針對存在的問題和成因入手,堅持從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和服務育人等方面探索提高師德建設水平的應對之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
師德建設是民辦高校持續發展發展的應有之義和基本內涵?!敖處煹膸煹聸Q定了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教育的質量又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1]但目前在師德方面存在的不合諧問題,既不利于教師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作用發揮,也不利于和諧校園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創新師德建設路徑,提高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素養和業務素質,建立、完善相關政策,注重對青年教師的人文關懷,才能切實解決高校的師德問題。
1當前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現狀
1.1事業心有待加強
面對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對自己從事“教師職業”缺乏認同感,僅僅把教師工作當作自己短期謀生手段,對于教育內容、教學效果的探索與研究,缺乏事業心和責任心,更多是從屬于民辦院校節約教學資源和辦學成本的目標而設計教學。
1.2育人意識有待提高
然而在當前的各類社會思潮的影響下,一部分青年教師的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開始崇尚個人主義,追求實惠,不注意因材施教,不更新知識結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社會兼職和一些商業盈利性活動上。一部分青年教師師德修養欠缺,不愿遵守教師應有的師德風范,在隨意調課、上課常常接聽手機、儀表不整、舉止粗俗、臟話連篇等工作作風和言談舉止方面,難以發揮師表的應有作用。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
1.3學術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教師在學術研究中,熱衷于“快餐券”,缺乏大學教師應有治學態度和科研精神。在職稱評聘、申請科研項目等活動中,托關系走后門,變著法的請評審專家們“游山玩水”、“休閑娛樂”,厚禮饋贈,更有甚者則“錢文兌換”、“立項提成”、“結項回扣”等,把某些企業的不正之風帶到教育的神圣殿堂。這些不良行為,使得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學術水平不斷下降,不利于教學。
2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成因剖析
2.1經濟利益擺在首位
利益決定一切。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部分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有了較大變化,教書不再是什么神圣的職業,而是以功利的、實用的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去衡量,使得一些青年教師在理想目標、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等方面逐漸變得世俗化,導致在事業心、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心逐漸淡化。
2.2管理滯后不容忽視
由于民辦高校師德建設制度的欠缺,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和考核方面往往重業務、學歷,輕思想道德素質、職業道德。民辦高校認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是青年教師的學歷和業務等“硬件”,一般很少注重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政治素質、師德師風等“軟件”。
2.3自身發展空間不足
民辦高校由于自身待遇等條件的限制,使其個人在發展方面,在學歷、職稱等方面存在較大心理壓力,在婚育、住房、贍養父母、子女上學等方面也有較大的經濟壓力。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年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性”,往往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3當前加強民辦高校青年師德建設對策
3.1注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加強民辦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增強青年教師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一方面,注重提升青年教師的職業素質。在加強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的基礎上,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特別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將有形與無形的文化環境相結合,才能為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供有效的路徑選擇”[2]。另一方面,注重青年師德建設的宣傳工作。要利用開展師德建設大討論、師德報告會和教書育人研討會的等機會和櫥窗、廣播站、校園網絡、有線電視臺等媒體,大力宣傳在師德建設中涌現的真人、真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用先進典型鼓舞和激勵青年教師,形成持久風范,達到加強師德建設的目的。
3.2注重加強制度建設高度
第一,建立準入培訓機制。要嚴把新教師準入關,做好教師的考核錄用工作;建立健全師德培訓制度和培訓檔案,使其師德培訓制度化、規范化。第二,建立獎懲制度。要“建立集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激勵和懲處于一體的制度體系,逐步推進師德規范制度的完善”[3]。第三,建立評價考核機制。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完善相關政策和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將師德制度建設落實到青年教師的生活和發展過程中,推動高校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工作。第四,建立監督保障機制。監督機制和保障機制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監督是手段、方法,是激勵青年教師的保證,是加強師德建設的充分條件;保障是輔助,是服務,是消除教師的壓力的措施,是師德建設的必要條件。
3.3注重服務育人深度
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對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人文關懷。一是,重視青年教師教師個人發展。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培訓、進修、深造制度,定期實行崗位輪換;選擇思想品德好和業務水平強的老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工作導師;科學規劃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和管理工作,盡可能地為他們創設更大的發展空間;不拘一格地拓寬渠道,吸收青年教師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劃撥專項用于青年教師科研的經費,鼓勵青年教師潛心科研等等,以此促進養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養成。二是,切實解決青年教師的實際問題。要順應道德發展規律,切實關注青年教師的利益需求,解決好青年教師收入,提高青年教師生活品質。學校也要從青年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出發,在職稱、工資、津貼、住房、進修等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從生活上、思想上體現出對這一群體的人文關懷,這樣才能使青年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教育事業。三是,努力營造青年教師成長的校園環境。要把師德建設作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問題對待,從政治上、思想上、業務上、生活上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努力打造一支年齡、學歷、職稱等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作者:陳 杰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敏義.對加強高校師德建設工作的思考,教育探索[J].2015(5):118-120.
[2]田仁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1):P75-76.
[3]劉建華,陳芳.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著力點[J].中國高等教育,2015(18):11-13.
- 上一篇: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分析
- 下一篇:肉綿羊養殖技術管理要點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