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探析
時間:2022-06-06 10:12:51
導語: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所在,教師師德建設在教育事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當前,加強鄉村中小教師師德建設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一)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是教育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敖逃聵I是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興衰的最根本的事業”[2],教師是從事教育事業的主體,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師德作為教師素質的核心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如果一個教師對自身職業道德沒有清醒的認識,不能履行基本的師德規范,甚至是違背師德規范和要求,那么不言而喻,將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學生成長成才以及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鄉村中小學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教育事業中仍處于薄弱環節,是我國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塊教育“短板”。所以,國家必須高度重視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培育出高素質的鄉村中小學教師隊伍,進而提高鄉村中小學的教學質量,這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二)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是教師自身發展的應有之義。人的社會屬性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其中人是不斷發展進步的,是人的社會性的一個突出表現。教師作為一個普通個體,也是社會性存在的個人,因而自然具有不斷發展提升的內在需要。并且只有教師不斷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提出的教育新要求。教師發展,是指教師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能力素質等的全面發展。其中,師德是教師自身職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而且居于基礎性的地位?!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一位優秀的教師同時也必須是一位師德高尚的教師。因此,教師的發展離不開教師師德的提高,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是鄉村中小學教師自身發展的應有之義。(三)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是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教師不僅是學生學業上的指導者,同時也是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領路人。從人的成長過程來看,中小學時期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人格培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師德較好的教師能對學生的人格培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使學生成為思想健康上進、性格樂觀開朗的人。相反,如果教師的師德達不到基本要求,那么這不僅對學生的成才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還將對學生的人格發育造成一定的陰影。因此,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是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特別是針對作為留守孩子的鄉村中小學學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二、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中小學教師師德總體上較好,他們能夠承擔起學生思想教育和品德教化的重任。并且,有大量教師甘愿扎根在鄉村中小學崗位上,為我們的基礎教育事業奉獻青春,托起了無數鄉村貧困學子的求學夢。當然,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角色模糊造成育人意識淡薄、責任缺乏造成奉獻精神不足、職業倦怠造成學習意識不強等。(一)角色模糊造成育人意識淡薄。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書和育人是每一位教師的神圣使命,而且是每一位教師應當扮演好的角色。但是,我們一些鄉村中小學教師存在重教書、輕育人的現象。這表現在教師過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缺少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思想品德教育。他們認為學習成績對學生而言是最重要的,教師的職責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他們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方面的培育。(二)責任缺乏造成奉獻精神不足。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是教師必不可少的職業道德。其中,鄉村中小學教師肩負著幫助農村貧困學生改變命運的重任,更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但是,一些鄉村中小學教師嚴重缺乏責任心,具體表現為:一些教師備課不認真不充分、上課馬虎敷衍、不耐心替學生解疑釋惑,甚至有些教師把教師職業當做“副業”,而把開店、經商、種地等作為自己謀生的“主業”,嚴重缺乏對教師事業的責任心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的奉獻精神。(三)職業倦怠造成學習意識不強。隨著農村生源的減少,撤點并校成為近年來農村中小學發展的趨勢,加之農村教育資源匱乏的限制,一些鄉村中小學教師認為自己的職業發展走到瓶頸期。因此,他們存在職業倦怠的現象,表現在他們對于自己的職業感到迷茫、對待教學工作缺乏熱情,對待新的課標、新的教材、新的知識以及新的教學方法不積極學習。常言道,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不斷注入新鮮活水的一桶水。特別是在當前這樣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給自己充電。當前,鄉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學習意識不強,這將嚴重影響鄉村中小學學校的教育質量以及有損教師在人們心中“學高為師”的崇高形象。
三、加強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主要措施
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存在的突出問題已嚴重制約著鄉村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成為當前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幫助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加強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勢在必行。具體說來,就是要完善鄉村中小學教師管理制度、暢通鄉村中小學教師發展渠道、加強鄉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力度。(一)完善鄉村中小學教師管理制度。健全有力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加強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也必須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上。各鄉村中小學學校領導和相關負責人首先必須對本校教師師德現狀展開調查研究,并結合本校教師師德的實際狀況制定教師師德基本規范、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以及科學有效的教師師德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和監督制度等。通過嚴格教師師德的規范并讓全體教師明晰師德紅線,加強對學校教師師德的規范和管理,努力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夠自覺遵守師德規范、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讓優良的師德成為鄉村中小學教育的亮麗名片,進而為鄉村中小學教育奠定扎實的人才基礎和保障。(二)暢通鄉村中小學教師發展渠道。缺乏暢通的職業晉升和發展渠道是當前鄉村中小學教師存在諸多師德問題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必須暢通鄉村中小學教師發展渠道,努力打造“有上有下”、“有進有出”、“上得去”、“出得來”的教師流動局面。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教師的職務升遷制度、地域交流制度、待遇提升制度,暢通鄉村中小學教師發展渠道,使每一位鄉村中小學教師都可以看到職業發展的希望、切實感受到職業帶來的榮光,從而進一步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為推動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三)強化鄉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力度。良好的教師師德不會自發形成,而是需要教師與教育外部環境形成良好的互動。所以,要加強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需要強化對中小學教師師德的培訓力度。具體來說,就是要科學制定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的培訓內容,健全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的培訓體系,創新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的培訓方法,形成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的培訓特色以及建立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的培訓結業考核制度,要將強化鄉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培訓常態化,進而使每一位教師都接受較為系統的師德培訓。以此同時,將鄉村中小學教師的師德培訓與其教學能力的業務培訓有機結合起來,使他們的師德水平和教學能力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新華網.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EB/OL].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6/08/c_1115543964.htm.
[2]朱麗梅.鄉村中小學師德建設對策研究[J].德育在線,2013,(10).
作者:李冬鳳 謝紅玉 單位:贛南師范大學
- 上一篇:工會師德建設機制研究
- 下一篇:學生德育實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