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探析
時間:2022-09-16 10:02:25
導語: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師是關鍵。而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所以師德師風評價指標體系就非常關鍵。本文通過分析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優化的必要性,結合新時期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中所發現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指標設計原則。
關鍵詞:新時期;師德師風;評價體系;指標設計
國家的經濟水平在新時期發展到了新的高度,隨之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他們對于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教育工作近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近來出現的師德師風案例暴露了高校在師德師風問題中存在的不足。這反映了部分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出現了問題,高校教師師德師風評價落實不到位,無法真實評價部分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高校在評價體系上的不足,如評價標準的不統一、評價機制的不合理、評價人員的不專業等因素導致了評價結果無法起到相應的作用,以致于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展緩慢,高校中師德師風問題頻發。因此,為了高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貫徹落實,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優化與改善迫在眉睫。
1優化新時期高校教師師德師風評價體系指標設計的必要性
1.1滿足學生及家長對教師的高要求。如今多數家庭的生活條件已步入小康,經濟水平相對較高,對于受教育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教師的能力和素質,特別是師德要求越來越嚴格。在決定學生人生轉折的大學,學生們在畢業后或是直接參加工作、或是出國留學、或是考研考公,這與學生在大學期間所受的教育對其思想的影響密切相關。因此,評價教師素質第一標準———師德師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新時期,影響高校教師個人素養以及高校教學質量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其相應的評價體系的優化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1]。1.2促進師德師風評價機制的完善。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講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是所有教師都有這樣的自律,所以必須借助外部的制度對教師師德進行約束。新時期高校教師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優化有助于促進師德師風評價機制的完善,幫助高校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氛圍,帶動高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展開。1.3解決當前存在的部分師德師風問題。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中講到:在學生眼里,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2]。因此,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對于學生的影響更是不可小覷的,當前高校中存在的部分師德師風問題已經對部分學生素養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實現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優化也有助于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加速,幫助盡快解決當前高校中存在的部分師德師風問題。
2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評價標準缺乏綜合性。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應該展現出新的面貌,結合新時期出現的新問題制定綜合有效的評價標準,但許多高校并未落實這一要求,其相應的師德師風評價標準依然采用傳統的單一標準,如同考試一般,僅僅通過答題成績就輕易判定教師的師德師風,缺乏對教師在教學及生活中表現的考量,也缺乏學生們的評價考量[3],合格的師德師風評價標準要求對教師進行全面的評估,只有這樣才可以制定出綜合評價教師師德師風的評價標準。2.2評價人員缺乏專業性。評價體系在評價高校教師師德師風中扮演著制度保障的角色,極其重要。但制度的落實,需要人去貫徹,因此,師德師風評價人員的素養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高校教師師德師風評價工作中,所挑選的部分評價人員專業素養普遍不足,大都依靠自己的主觀心理對教師進行評價,對反饋的師德師風評價甄別能力差,這不僅導致評價結果參考性低,還對教學風格嚴謹的教師十分不公平,不利于保持該部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師德師風評價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使得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真正落實更加困難。2.3評價機制缺乏有效性。另外,整個評價過程缺乏嚴格的監督管理,后續的評價結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常常是完成評價報告之后就沒有了下文,導致評價體系的效果沒有發揮出來,失去了應有的作用,該問題應該引起相關人員足夠的重視。
3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指標設計原則
3.1以科學性為原則更新設計理念。在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設計中,應該以科學性為原則,及時更新設計理念,以新理念為引領,完善評價指標的設定,確保評價體系的關聯性。評價體系的科學設置能夠為其相應的師德師風評估人員提供統一標準,幫助提高評價人員的專業性,使評價標準不過于單一。不僅如此,科學的評價體系還強調各個評價指標間的關聯性,通過不同指標間的相互參考,從而保證評價結果的綜合性[4]。以科學性為原則的設計理念有助于評價體系中指標設計的全面性,避免出現走過場的師德師風評價。3.2以公平性為原則設計合理機制。以公平性為原則,設計合理的評價機制,保證評價過程的客觀性,提升評價結果的可利用性。公平合理的評價體系可以有效地避免評價過程中評價人員進行主觀評判,保證評價過程中評價人員的客觀性,即使是在教學生活中較為嚴格的老師也不致于受到惡意的較低評價,不僅有利于保證較為嚴格的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還有助于確保評價機制的公平性,通過公平性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這對于師德師風的建設工作是十分有利的。3.3以有效性為原則保證評價效果。最后,還要以有效性為原則,透過完善的評價體系的設計,讓評價結果對于師德師風的建設起到有效的積極推動作用。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高校教師的個人素養,幫助高校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優秀的學習生活環境,因此,一定要確保評價體系的有效性。有效的評價機制可以幫助促進評價體系的可持續性,加上完善的監督管理,能夠確保評價過程的真實客觀性。評價原則的有效性、評價結果的真實客觀性有助于將師德師風評價結果落實到實處,有利于獎懲制度發揮其激勵效果。這種落實也可以幫助評價結果發揮其相應的指導作用。
4結語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的科學論斷證明了教育的重要性,而教師作為教育的最重要參與者,其自身素質水平、師德高低程度直接影響到教育的發展,影響到國家的發展。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作為評價教師素質第一標準的師德師風。高校需要足夠重視師德師風的建設,對于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設計,應該制定統一的標準,完善相應的評價機制,提高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以制度來保障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落實,切實解決現在部分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所存在的不同問題。
作者:張小凱 單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上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師德建設探究
- 下一篇:兒童口腔患者非藥物行為管理效果評價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