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與實踐

時間:2022-01-22 11:00:45

導語: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與實踐

摘要:立德樹人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高校教師承擔著立德樹人的神圣職責,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近些年,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卻也存在一些問題。社會變革轉型期的一些負面影響同樣影響了高校教師。部分高校教師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思想認識偏頗、教學敷衍、育人意識淡薄、言行失范、學術不端等行為。雖然這些師德失范行為不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主流,卻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教師的職業聲譽造成了負面影響。這些問題有社會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高校體制機制不健全、高校教師自身的原因。因此,必須從健全領導機構、構建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體系等方面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

關鍵詞: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問題;原因分析;措施

教育部圍繞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問題,制定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的意見,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要求深入貫徹實施。高校教師的師德狀況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觀念生成和變化,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民辦高校同樣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因此,必須加強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使高校教師永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鮮亮底色,切實履行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職責。

一、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階段,內涵式發展對高等學校提出了新要求、新標準、新挑戰。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形成了良好的師德師風,積累了一些典型經驗。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部分高校教師出現了不適應新時展要求的情況。民辦高校亦是如此??陀^、全面地分析目前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新時代對高校教師師德的新要求,提出加強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具體措施,以期為改進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供有益參考。(一)理想信念模糊,思想認識偏頗。指出:“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睘榻處熃虝酥该髁朔较颍瑸榕囵B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前提條件。當前,社會變革轉型時期的問題對高校教師也產生了影響,個別高校教師出現了理想信念模糊、思想意識偏頗的問題,不能深切體會身為人民教師的榮譽感,不能充分認識教師肩負的重大使命、國家責任;不能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政治立場不堅定。個別高校教師在網絡上、課堂上、公開講座上信口開河,轉發、傳播政治性錯誤言論,對社會問題發表個人不成熟的看法,對學生造成誤導,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反作用。還有少數高校教師不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不關心時事和社會事務。鑒于此,新時代民辦高校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讓高校教師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忠實信仰者和堅定踐行者。(二)教學敷衍,育人意識淡薄。教書育人是高校教師的基本任務。高校教師要貫徹講話精神,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堅持以育人為本,關心學生、愛護學生,關注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目前,個別高校教師缺乏責任意識,只注重完成課堂基本教學,對學生的思想狀態一無所知;對學生要求低,對曠課、遲到、早退、課堂上玩手機、睡覺等現象聽之任之,熟視無睹,導致教學效果差。還有個別高校教師不能嚴格遵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自律意識差,不注重個人儀表,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威信,育人效果差。這些問題都是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必須補齊的短板。(三)言行失范,學術不端。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高校教師應恪守職業道德規范,胸懷教育夢想,保持教育定力,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然而,在市場經濟多元化背景下,少數高校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不注重個人修養,不自尊自愛,不注意個人言行。有些教師在招生、考試、職稱評聘、推優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其言行嚴重背離高校教師師德規范,損害教師形象。還有一些教師功利化傾向明顯,輕教學重學術,將時間花在課題申報、成果申報、寫論文、發論文等有利于個人職稱晉升的學術研究上,個別教師甚至急功近利,為了更快地取得研究成果,濫用學術資源,抄襲、剽竊、篡改他人研究成果。諸如此類的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不利于高校良好師德師風的建設。

二、問題的成因

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大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也有學校體制機制不合理帶來的影響,更有教師自身的原因。(一)社會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全球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加強了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互通互融的大環境促使高校不斷吸收國內外知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經驗,拓寬了高校教師的國際化視野,提升了高校教師的綜合素質。但一些不良現象同樣影響了高校教師,導致部分教師理想信念模糊、思想認識出現偏頗等。因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社會環境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找到切入點,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出現混亂的局面。(二)體制機制不健全。十八大以來,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意見,各高校響應國家政策,也紛紛制定了《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辦法》《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等。但部分高校文件出臺后的推動實施力度不夠,有些制度文件僅停留于書面,并沒有貫徹落實。還有一部分高校制定的師德師風管理制度缺乏科學性,針對性不足,制度內容籠統模糊,建設機制落后。不健全的體制機制,嚴重影響了高校師德師風的建設。(三)高校教師缺乏主動性。部分高校教師對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缺乏深刻認識,未將師德修養自覺納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未將師德規范轉化為持久的內在信念和行為品質。個別教師師德師風底線意識不強,對師德師風負面問題警戒性不足,對自己的職業認識出現了偏差,不能自覺捍衛職業尊嚴。有些高校教師雖然意識到了教師職業的崇高性,意識到教師個人行為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但在各方面壓力下,當自身利益和教師道德行為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時,仍會以自身利益為主,把教師道德規范擱置一旁??梢?,教師自身提高師德水平的主動性不足,是導致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對策與措施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復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各方面的相互配合。近年來,山東華宇工學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一)健全領導機構。學校層面,成立師德建設委員會,全面統籌學校師德建設與監督工作,負責師德建設的總體部署、政策制定、理論學習、教育宣傳、檢查評價、違規違紀查處等工作。學校執行校長擔任師德建設委員會主任,分管教學、科研、人事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領導擔任副主任,成員由人事處、校長辦公室、教務處、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科研處、工會、學生工作處等部門及各教學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二級單位層面,成立師德建設工作小組,負責各二級單位師德建設日常工作,落實師德建設實施細則。師德建設工作小組由各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成員為各二級單位副職、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二)完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五力合一”師德師風建設體系,即實施教師入職師德承諾,構建民辦高校師德師風水平提升的內驅力。強化師德教育培訓,構建民辦高校師德師風水平提升的推動力;深化師德教育交流,構建民辦高校師德師風水平提升的凝聚力;創新師德評價,構建民辦高校師德師風水平提升的互助力;落實師德考核,構建民辦高校師德師風水平提升的監督力。1.實施教師入職師德承諾高校教師是青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這一性質決定其必須扮演知識傳授者、道德示范者、服務管理者等多種角色,也必須成為師生、生生之間關系的協調者。這要求高校教師必須擁有過硬的本領和高尚的道德。高校要建立科學規范的教師準入機制,堅決把好入口關。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德行考察,將師德作為教師選聘的第一標準。實行師德承諾機制,引導教師遵守師德要求,明確師德底線,簽署教師師德承諾書,向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公開做出師德承諾,自覺踐行高校教師師德規范。2.強化師德教育培訓首先,加強師德師風理論學習。高校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是學生高尚品格形成的引路人,是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孕育的引路人;因此,高校教師必須有崇高的社會主義理想和堅定的愛國主義信念。加強理論學習,必須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法、基本立場來加強理想信念,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提高師德師風理論水平。以理論學習為引領,引導廣大高校教師恪守職業道德規范,提高教師思想政治認識,養成師德自律習慣,自覺抵制各類不良思想,遏制不良思想在學生中的傳播。其次,將師德教育貫穿高校教師職業生涯的全過程。對新入職教師開設師德教育專題,舉行入職宣誓儀式,增強“德高為師,行為世范”的責任感。在優秀教師團隊中培養種子教師、專業帶頭人、學科領軍人物,將師德教育作為重要內容。建立進校宣講制度,邀請師德建設專家、高校師德重大典型人物、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一線優秀教師走進課堂,用他們的感人事跡詮釋師德內涵。最后,加強師德師風實踐教育。按照學校“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辦學定位,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雙實雙強”應用型人才,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要走出課堂和實驗室,走進社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學以致用,為國家、社會服務。每年選派教師參與調查研究、學習考察、掛職鍛煉、志愿服務等活動,深入市場和企業一線,通過調研和技術服務等方式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和技術難題,把握市場需求動態變化,將企業技術難題作為課題進行立項研究,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使教師在服務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厚植教育情懷。3.深化師德教育交流建立師德教育談話交流機制。各二級單位負責人每月與教師溝通交流,一對一談話,每學期談話交流不低于二級單位總人數的15%,通過談話了解教師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掌握教師心理狀況和思想動態。用愛心溫暖教師,用信念堅定教師,讓教師體會到職業神圣感、光榮感,以職業為榮、以職業為樂。建立師德教育誡勉談話機制。對師德師風有不良傾向的教師,實行師德師風風險重點防范監控,誡勉談話,幫助其及時發現問題,并跟蹤觀察。對誡勉談話之后有所改進、表現較好的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對無明顯轉變的教師,進行二輪、三輪等多輪談話。年度內因師德師風不良談話警示達3次的教師,待崗整頓,并在本年度評優樹先、職稱晉升、職務晉升等方面“一票否決”。4.創新師德評價建立教師職業道德素養自我評價機制。立足于教師日常行為,設計教師自我評價調查問卷,準確把握教師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工作的現狀,找到存在的問題,診斷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建議,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質量、科學研究的水平和社會服務的效益。建立教師職業道德指標評價體系。依據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從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個方面設計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采用360度評價法,科學評價教師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活動中的專業精神、專業態度、專業行為、專業效果等,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5.落實師德考核堅持師德高位引領與底線要求相結合。教師以《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為行為指導,如有違反,實施“一票否決”。將師德考核貫穿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全過程。設置考核標準,對師德表現突出的,通過組織師德標兵、先進個人、最美教師(輔導員)、教學團隊、教學名師等評選活動,予以表揚、表彰和獎勵,列入師德正面行為清單,與職稱晉升、職務晉升、崗位聘用等掛鉤。對師德表現不佳的教師,及時勸誡并督促整改;對師德失范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實施“一票否決”,取消教師資格,清除出教師隊伍;對涉嫌違法犯罪的教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列入師德負面行為清單,與教師評優樹先、職務晉升、職稱評聘、工資晉級等掛鉤。將教師師德考核結果記入教師個人檔案。

四、結語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永恒的課題,要常抓不懈。民辦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一定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認識當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導致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問題的復雜性,落實師德師風建設各項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教師業務水平和道德修養,使育人工作更有溫度、人才培養更有厚度、立德樹人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制定出臺《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EB/OL].(2014-10-09)[2020-09-28].

[2]梁冰倩.新時代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若干思考[J].宜春學院學報,2020(4).

[3]田愛麗.大學之道明德至善: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4]劉勤.地方高校師德建設的成效、困境與提升策略研究:以G高校為例[J].黑龍江教育,2020(5).

[5]張釗.新時期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5(20).

作者:董娟 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