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研究

時間:2022-03-29 03:34:00

導語:復習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復習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研究

教材在每一學期期初都安排了“復習提高”,在每一學期的結束安排了“整理與提高”。前者有利于幫助學生在一個假期之后復習前一學期的相關內容,后者有利于幫助學生對本學期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地整理與鞏固。需要指出的是,這兩部分中都有一些“提高”的內容。

本單元一開始安排了“20以內數的加減法復習”,幫助學生復習上一學期的主要內容——20以內數的加減法,并為本學期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做好準備。然后安排了“計算游戲”和“比一比”的內容作為提高,其中“計算游戲”不僅復習了20以內數的加減法,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探究的能力;而“比一比”的內容,讓學生用嘗試法來解決a+□<b、a-□>b這兩類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符號表示數的思想:□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確定的數,有時還可以表示一些不確定的數。

我在教學中發現,兩個提高內容中學生對“計算游戲”掌握較好,就算是較難的類型:給出三個結果數,三角中的圓片要自己擺放(教材P4最后一題),學生正確率也較高。當然,解答這類題目有一定的解題策略:這類題目需要多次嘗試,應從三個結果數中最小的兩個數中間的區域進行嘗試,例如:三角外的三個結果數分別是“3、5、6”,那就從最小的兩個數“3”和“5”中間的那塊區域開始嘗試擺放圓片,從1個圓片開始,只要耐心+細心,每個孩子都能得出正確答案。

而“比一比”的內容,要求學生“①學會在形如a+□<b、a-□>b的□里填合適的數;②能通過口算,進行式與數的大小比較”,學生們在上一個學期已經學會了使用符號“<,=,>”并能夠對數與加、減法算式進行比較。從形式上看,學生似乎都接觸過,但其中的要求卻不同,以前只需要學生填出一個正確答案就行,而這里學習的內容實際上是要求學生去解一個含有變數的不等式(當然這只是不等式的雛型),對這些題的重要意義是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它們可能有很多解”(不止一個解)。解題的策略是:先測定(推斷)最大的答數與最小的答數,然后所有余下的答數在它們之間。

另外要指出的是,要學生填出“最大的是幾”,有些學生往往將得出最大結果的數填在橫線上,而實際上應該填的是所有符合不等式條件的正確答案中最大的一個數,例如:“20-□>14,□中能填哪些數?最大是幾”。符合這個不等式條件的答案如下:

20-0>1420-1>1420-2>14

20-3>1420-4>1420-5>14

“0、1、2、3、4、5”都是正確答案,這些答案中最大的是“5”,所以“20-□>14”的□中最大能填的數就是“5”,而不是“0”(有學生理解成“20-0”的結果最大),這是解答這類題目時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