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數學新課改對教師的教學需求
時間:2022-02-22 05:02:00
導語:剖析數學新課改對教師的教學需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的變化,翻開新版教科書,引人入勝的章頭語,隨處可見的問題,觀察、思考、探究,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比舊教材,填加了許多新內容、新章節。例如算法初步、三視圖、幾何概型、線形回歸方程、全稱量詞和存在量詞、統計案例等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的一點看法:
一、教師要不斷“充電”,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新課程標準培訓及研討會,初步領會編者的意圖,近距離的和編者進行交流,主動參加觀摩課,聽同學科示范課,多參與教研活動,多聽一些專家研討會。由于新增內容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新內容,對新增內容的了解與把握較淺。專家說有的學校把模塊必修1-5重新編排了順序,把陌生章節放在了最后,譬如模塊三《算法初步》是新增內容,對每一位數學教師來說都較陌生,有些學校就把它放到了最后再講,,其實是不可取的。我們按著專家編排的教學后發現,模塊三《算法初步》的教學不僅不能推后而且應更早學習,這樣對學生應用程序解題能起引導作用。因此教師要明確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等方面的變化,領會新課程的要義,把握新課程的思路,在教學中貫徹改革精神。
二、教師要掌握與其他學科知識聯系的內容
以人教版A模塊一《基本初等函數(1)》為例,為了體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的性質應用,安排了大量的實際應用問題。如人口問題、碳14考古問題、增長率問題、細胞分裂問題、地震震級計算問題、溶液酸度問題、臭氧層問題等來體現應用增強學生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
這給教師提出了與之聯系知識的學習方向,不僅教授數學方面的概念、性質、方法,還要掌握與之相聯系的其他學科的知識;不僅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更要讓教師擴展視野,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文化知識。通過廣泛閱讀與課程有關的內容,可以弄清課本的地位與作用,弄清教材的基本要求:包括思想性、基礎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性、基本技能和技巧的水平以及發展能力的側重點等。
三、教師要研究教材,探索課堂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并提供相關練習進行訓練;以學生為中心的教法則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對概念的理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探索教學方法,根據學生掌握程度,用直接教學、探究式教學,還是混合式使用,需要教師了解學生,了解課型,用適合方法教學,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新課程標準內容多,有的教師急于趕進度,還是講多練少。為了避免出現這些現象,應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要增強上課的互動性,用生動的課堂過程激發學生的對數學的興趣,從學生的觀點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考慮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備課與教學。
從教學生“學會”到教學生“會學”是教學生質的飛躍,教師就要須想方設法創設情景,設計啟發性問題,設計問題還要有一定的梯度,讓全班學生都能夠達到,又不能輕易達到,這樣才有意義,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吃透”教材,讓學生在教師的培養下自己尋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途徑,逐步消除他們等待結論的惰性習慣,使他們全身心地參與知識獲取的全過程,為學生生疑創造條件。
譬如《推理與證明》中探究類比推理知識內容,它是一種推理方式,是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可以幫助同學們發現新的數學結論,理解數學知識,解決相似的數學問題。平面圖形與空間圖形類比,讓學生歸納學過的圖形:圓類比球;三角形類比三棱錐;長方形類比長方體,再引導學生想到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類比;橢圓與雙曲線的類比等,把相關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教師要了解學生,培養學生的能力
數學教學中的目的有: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教育。知識是能力的重要因素,能力體現在對某種知識的應用之中。數學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等。教師只有注重教學,了解學生,才能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
如講解例題時善于利用例題培養學生的能力,要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加以剖析,研究表面條件,挖掘隱含條件,尋找一題多解,找最佳方法,還可以改編題目,達到一題多變,指導學生編習題?!霸从诮滩?,高于教材”。這樣一來,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參與,不僅強化基礎知識,還可以拓寬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從而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考、分析的積極性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五、教師要學習信息技術,并在數學學科中合理使用
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信息技術是一種先進的認識工具,能呈現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呈現的內容,把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學課程內容中將相對抽象、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直觀、形象、情趣盎然。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本質,主動學習、探索、研究數學。
人教A版設置了“信息技術應用”欄目介紹信息技術的使用,如利用信息技術探究指數函數的性質中展現了運用計算機的動態環境研究指數函數性質的過回歸求最優解等等。許多圖片、圖象需要多媒體展示,許多知識發生發展過程需要多媒體演示。借助圖形直觀探索,比較它們的變化規律,增進學生的探究性。
在這種形勢下,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知識和素材,成為學生的示范者、咨詢者。隨著現代化技術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教師一定要跟上時代,只靠“粉筆與黑板”已經無法達到教材要求。
總之,新課程標準實施中,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新的挑戰,因此我們要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新課標,研究新教材,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數學專業素質和教育科學素養,豐富自己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領域,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
- 上一篇:會計制度基礎透明發展思考
- 下一篇:闡述會計信息產權規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