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分層導學實踐分析
時間:2022-01-24 04:07:24
導語:小學數學分層導學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數學處于數學教學的基礎性階段,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小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落實,教師可以采用分層導學的方法,明確教學目標,落實前置性學習,重視小組交流,讓小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在教師的幫助之下,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科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導學;教學實踐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需要讓學生將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相結合,在不斷的探索數學學科規律、全面地學習各項知識點的同時提升數學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尚處于開發階段,直接導致了數學課堂教學無法高標準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能夠結合當代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況,針對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需要,探索更為高效的開展數學教學的方法。分層導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全面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成為教學的主體,在與教師的默契配合之下,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嘗試使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開展高效的數學教學活動。
一、確定教學目標
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保證分層導學的實施能夠有條有理。教師需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更有針對性的科學性的學習目標,保證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有所收獲。教師首先需要深入地研讀教材,挖掘出其中必須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再結合考點,為學生設計出更具科學性的教學目標。還需要考慮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對教學目標做出分層,保證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既不會感到枯燥,又能夠有所提升。教師特別需要注意與時俱進,能夠認識到數學學習與學生日常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能夠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教師還應當不斷地修正教學目標,在了解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基礎之上,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做出調整,保證學生能夠全方位的認知數學知識和技能。例如在學習長方形的面積時,教師應當認識的此時學生已經處于中年級學段,不僅僅需要掌握相應的定義,還應當學會如何運用。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可以讓數學水平一般的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聯系,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鼓勵數學水平較高的學生參與探究發現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密切關系之中。這樣有部分學生參與動手演示實驗,部分學生在一旁觀察理解,可以保證全班同學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之中,也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從而在確定了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分層次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確保分層導學能夠得到落實。
二、落實“前置性學習”
為了保證分層導學能夠順利的開展和落實,教師需要做好前置性學習工作。教師基于教學目標,考慮學生課前學習的能力,為學生布置前置性學習任務。需要教師做好知識的遷移與系統化梳理工作,在布置任務之前應當考慮本班學生對于數學各項知識點和技能的理解、吸收和運用情況,能夠將新舊知識點密切結合到一起布置前置性學習任務。并且教師需要對前置性學習做出分層,將前置性學習任務分為復習、鞏固、提升幾個不同的層面。還應當結合本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定期設計一些探究性前置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分小組合作或者借助他人的幫助,將數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鞏固理解相應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師做好分層性的前置性學習任務的設計與分配,為分層導學方式的落實提供了可能,也降低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保證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時,教師可以在前置性學習階段,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形式,測量家中比較常見的規則的物體??梢砸髷祵W能力一般的學生向家長尋求幫助,主動的動手,采用多種形式去測量物體。要求數學能力較好的學生,自主的認識常用的各種尺所標注的刻度。在學生完成了前置性作業之后,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厘米等長度單位,幫助學生建立一厘米的長度概念。設計好前置性學習任務,可以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前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完成一部分數學探究任務,降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推進分層導學的順利落實。
三、重視小組交流
分層導學同樣離不開小組交流,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交流合作的時間,讓小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充分的發揮個人的能力,在全身心的投入之中學到數學知識與技能。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前置性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合作,發現對方在數學學習之中存在的不足。讓學生在互相幫助之下,完成前置性學習任務。在課上,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將不同的學生個體組合到一起,在群策群力之下,一步步引導小學生完成課上的學習任務。同時教師也應當密切地關注學生在小組學習之中的表現,能夠及時地指出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思考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可以對本節課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做出總結與梳理,也要注重分階段性的、系統化地幫助學生復習數學知識點。在此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做好分層的點評與總結,針對不同的學生,做出有價值的評價,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發現他人的長處自身的不足,在教師的建議之下,找出學好數學的方式方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導學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能夠明確教學目標,落實前置性學習,重視小組交流。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做好分層教學的準備,讓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逐步的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落實數學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振溪.關于小學數學分層導學的實踐[J].知音勵志,2016,(14):91.
[2]韓敏.小學數學分層導學的實踐[J].華夏教師,2015,(05):54.
作者:張秀美 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心小學
- 上一篇:老年護理專業德育要求
- 下一篇:淺析中職數學教學融合專業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