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研究

時間:2022-09-25 10:08:53

導語: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研究

一、通過教學實例幫助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數學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緊緊圍繞教材內容進行,一個學期,教師會對教材知識反復講解多次,學生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回顧教材內容,早已失去了新鮮感。其實,仔細研究現有的小學數學教材,其中存在不少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教師卻并沒有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教學時過分注重知識點的講解以及題目的訓練,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恐懼情緒,數學感知能力較差,不了解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要求教師加強數學與生活的關聯,通過生活化的數學實例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為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以實際教學為例:在進行“加法”的教學時,考慮到一年級時整個小學的初始階段,對后續的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降低學生的畏懼情緒,我將枯燥的數學式子改編為生動的實例。例如“1+2=?”,我就這樣提問學生:“小朋友們,大家先拿出一支筆,再從鉛筆盒里面拿出兩支筆,把他們放在一起,現在手里面一共有多少只筆呀?”學生就會數一下自己的筆,得出一個結論為3?!拔覀兿饶贸隽艘恢ЧP,又拿出兩支筆,一共拿出了3只筆,所以,加法就是兩個數合起來是多少,他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還可以說說有哪些和加大有關的事情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問答中,表現出了較高的學習興趣,列舉出了較多的與數學有關的生活實例。

二、結合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數學

數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學習提高數學水平,掌握知識的運用技巧。但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材中雖然涉及了一些實踐活動,但教師卻并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一些教師認為學生只需要掌握好教材知識點就可以了,教學時間有限,這種教學活動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師會有意的減少實踐活動的機會,導致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時間較少,數學運用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其實,實踐活動卻對數學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是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重要途徑。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應當適時適量的增設實踐活動,將活動內容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通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將教材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以“百分數”的講解為例,我設計了一道實踐題“六人一組開展調查活動,自己選定調查主題,最終得出與百分數有關的結論?!蓖ㄟ^這種實踐活動,學生需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完成團隊協作,同時也必須充分了解百分數的含義等知識點,對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合理安排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活動是獲得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途徑,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的后續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開展學習活動時則顯得力不從心,無法有效地掌握教材的知識點。在“持續學習”不斷升溫的當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趨勢,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來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相關知識點的教學時,我就安排學生進行了自主學習。學生首先需要在課前對有關的內容進行預習,初步了解教材知識點,實際教學時,四人一組進行合作學習,結合教師分發的教案,進行相關的討論,整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開展相關的學習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幫助學生很好的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學會與他人有效合作。

數學素養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遠遠不止我上面所涉及的有關內容,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當注意觀察,了解本班學生的特點,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注重提高學生不同特性的共同發展,培養具有特色的全面人才。

作者:邵晉蓮 單位: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雙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