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
時間:2022-10-11 02:23:48
導語: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單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各個概念并不是將兩者簡單的聯系起來,而是要能夠合理利用互聯網絡平臺以及信息通信技術將兩者進行深度融合,創造出發展的、可持續的行業生態。本文所研究的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就是互聯網+教育行業的具體表現。
一、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更多的來源于教師的講解,因此總是處在一個被動的接受狀態,這樣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單純的依靠記憶也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深刻,容易混淆、遺忘,更難以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以其提供的豐富學習資源和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還要更多的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創設出更加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即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并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隨著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會產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觀念,進而對數學的價值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從另一個角度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觀動能性。
二、構建更加“多元化”的呈現方式
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互聯網能夠以其所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和方法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去認識數學知識,而這種多元化的呈現方式不僅豐富了數學課堂內容,同時也全面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并且還幫助學生開始初步構造數學知識框架,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更加系統化、整體化的認知。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資源有限,數學教師在使用很多先進教學手段時往往有心無力,而互聯網技術則能夠圖像、圖表以及動畫等形式將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在學習函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函數表達式之后,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表現“函數圖像是由滿足對應函數關系的所有點的軌跡圖形”,不僅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集中精力,同時也用動態圖像將函數圖像與數學關系式之間的關系描述得更加清晰。又例如,愛在學習中心對稱圖形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中心對稱圖形的認識,教師舉出了實際生活中很多的例子,但是由于教學資源有限,不可能將其一一展示給學生,教學效果自然受到影響,但是多媒體教學則可以用動態圖像將其展示給學生,同時還能將這些實物逐步演變具體的幾何圖形,讓學生對數學由抽象到具象以及由具象到抽象兩個過程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數學來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認知,進而從本質上提升其對數學的理解。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改變學生學習方式
由于學生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往往已經習慣了數學課本中通過呈現演繹性的數學結論的方式來學習數學知識,這種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學時間,但是對于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卻起到了抑制作用。發散性思維能力是數學思維能力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更快的找到最為合適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而不是生搬硬套,耗費大量時間問題還得不到徹底解決。發散性思維與探究能力的培養則需要教師先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然后通過討論與交流進行假設和猜想,再以進行細致的驗證,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然而在傳統數學課堂上,一是通過語言引導很難使學生發現問題,二是驗證的過程無論是繪圖還是其他數學實驗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如此一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則完美的解決了這些問題。首先,多媒體設備和資源的合理使用能夠在課堂上創設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同時實驗過程中合理利用多媒體不僅可以使操作更加精確,還大量減少了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交流、討論和思考。
綜上所述,互聯網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同時還能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以及問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目的。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實際,及時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豐富自身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作者:田景臣 單位:山東省鄒城市東灘煤礦學校
- 上一篇: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學習樂園
- 下一篇:初中學校德育課程整合實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