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6-23 09:50:09
導語: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生對形式多樣、新奇的事物較感興趣,如果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數學游戲”這一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會得到充分激發。從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簡要介紹將數學游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最后介紹將數學游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利用游戲進行教學的形式能夠很好地迎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且游戲形式本身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能夠很好地兼容不同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教師應當尋找游戲與數學知識的銜接點,通過將二者緊密結合形成全新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都停留在理論傳授階段,然而,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他們無法完全接受這種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許多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會感到疲憊,從而導致聽課質量的降低。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單純學習課本內容十分無趣,從而忽略了數學這一學科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如果教師不更新教學方式,激發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部分學生很容易放棄數學學科的學習。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習慣形成的奠基階段,一旦學生在這一階段便出現偏科現象,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教師應當認真研究新的數學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數學學科的可持續學習。
二、將數學游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數學游戲的種類有許多,最常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是情景模擬游戲,即通過模擬不同的生活場景,使學生在具體場景中學會應用數學知識。同時,許多教師還會借助一些玩具增添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并開展相關的數學游戲,如搭積木、貼貼畫等游戲,通過這些多樣化的游戲,教師可以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會相關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這種在游戲中開展教學活動的方法相比傳統的講授法效率提高了許多,且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游戲與知識緊密結合的趣味性,學生“玩”的體驗感要高于枯燥學習的感受,這也體現了數學游戲趣味性強的特點。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游戲開展教學活動,這便豐富了課堂內容與課堂形式,使小學數學課堂有了創新性的改變。
三、將數學游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1.“玩”中學“玩”中學是指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并學會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點。以學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先營造具體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討論該場景中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況。如同學們去超市參與抽獎活動可能遇到的不同情況,在這一環節,教師應當將游戲教學與提問法結合起來使用,及時向學生提問,如:“同學們去超市參與抽獎可能會有哪些結果?出現哪一種結果的可能性最大呢?”多數學生都有參與抽獎的體驗,因此,多數學生面對這一話題有話可說,這便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為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教師應當模擬抽獎活動,如準備數量不同、顏色不同的球,要求每個學生抽一個球并放回,然后估計自己抽到不同顏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小。通過統計游戲結果學生會發現,數量最多的一類球被抽到的可能性最大,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現象引入本節課核心知識點的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引入新知識的講解,學生不僅能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趣味所在,還能夠形成將生活與所學知識相聯系的意識。2.“趣”中練要使學生在感受到趣味性的情況下練習所學知識,教師必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并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扎實掌握基礎知識,通過開展數學游戲活動,教師可以較為容易地達到這兩個目的。以學習“位置”的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借助七巧板開展教學活動,如讓不同的學生利用七巧板擺出不同的造型,然后讓不同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這一圖形的形狀并將其記錄下來,最后,不同位置的學生交換自己的記錄草稿,通過對比草稿上的內容,學生們會發現不同位置的同學所看到的形狀是大不相同的,由此,教師便可以引出關于位置的有關知識的講解。在介紹過位置的相關基礎知識后,教師可以開展“報方位”游戲并讓全班同學參與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從第一排的第一個學生開始,逐個描述自己的位置,如:“我在第一組的第一個,處于第一行第一列的位置”,通過這種描述位置的游戲,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情況,如果學生報錯了自己的方位,教師可以通過聯系其前、后兩位學生,幫助這位同學學會報出自己的位置。在經歷一輪報位置游戲后,學生的大腦中已經形成了較為明晰的“位置”的概念,接著,教師可以提升游戲難度,如由教師報位置:“第五行第四列”,然后由學生報出坐在該位置上的同學的名稱。學生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會被教師點中,因此,學生會在課堂上保持高度的集中,其注意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鍛煉,其次,當教師點到某一學生周圍的同學時,其附近的同學會有“危機感”,這便改變了以往學生課堂狀態不佳的狀況。教師還可以充分結合現代化的教育媒介營造相應的游戲氛圍,如在開展“報方位”游戲前,通過播放視頻使學生了解GPS等用于確定位置的高科技事物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學生的大腦中初步形成“位置”這一概念,使學生認識到確定位置的意義所在,然后再與游戲活動這一形式銜接起來開展課堂教學。3.“樂”中思做游戲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前要充分關注游戲內容的設置,在游戲過程中則要關注學生能力的提升狀況。小學數學課的內容應當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因此,教師應當更多地設置開放性的游戲,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充分鍛煉自己的創造能力和發散性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擺小棒”游戲,將五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不同的學生回答不同的問題,通過接力的方式完成所有游戲環節。教師設計問題時應當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如向第一個學生提問:“如果以五根小棒為一捆,那么要取出二十根小棒需要多少捆?”接著,教師可以向第二個學生提問:“如果我現在只想要八根小棒,那么要減去多少根小棒呢?”,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知識綜合性較高的問題,如:“小紅取了三捆小棒,然后又取了五捆小棒,小紅的媽媽要求她將這些小棒平均分為四捆,那么每捆應當有幾根小棒呢?”通過仔細檢查小棒的數量并回答老師的問題,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會得到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被充分調動起來。總之,數學游戲是小學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強有效的手段,但教師不能由于過度關注游戲的形式而忽略了游戲的內容,教師必須明確,開展游戲活動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相關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開展游戲前必須嚴格制定課堂教學計劃,仔細規劃游戲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提升課堂活動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彌.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33):82.
[2]陸麗.淺談小學數學游戲教學中的常見困難與對策[J].小學數學教師,2018,(Z1):90.
[3]李繼琴.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8,(27):53.
[4]陳旭陽.在學習中尋找樂趣———對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模式的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164.
[5]周沁玨.寓教于趣寓學于樂———數學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智庫時代,2017,(14):91.
作者:徐燕 單位:臨沂蘭山小學
- 上一篇:交叉學科畢業實驗設計探討
- 下一篇:試論初中數學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