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論文

時間:2022-06-19 09:24:05

導語:高職院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論文

摘要:構建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是大學生基本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研究了高職院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指出了高職院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的互動平臺、運行機制和關鍵環節。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

一、對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再認識

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屬于基本素質教育范疇,科學文化教育和健康素質教育都隸屬于基本素質教育范圍之內。一般來說,道德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身心素質都屬于思想道德素質范疇。現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總的來說是正面的,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渴望成才,渴望為社會為家庭為自己做出貢獻和成就,他們能夠將國家的命運和自己的社會角色聯系起來,其危機感和使命感明顯增強。但目前一些大學生,特別是高職學校的學生,在社會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和沖擊下,他們的思想觀道德觀出現了一些錯位和變化,從而使他們的心態出現了細微的變化。目前的種種現象說明了一個問題,高職院校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仍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產生目前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社會因素的作用。市場經濟體制在形成中,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其中積極的作用不可忽視,但消極的方面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唯利是圖、金錢至上、功利主義等丑惡的現象層出不窮,并且成為了社會上一部分人的價值取向,而作為社會方面又沒有能及時的引導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就導致高校的一部分大學生太過于關心生存發展的條件,從而忽視了精神層面的追求和提升。第二,高校教育管理的欠缺。一直以來,大學特別是高職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沒有能很好的結合,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說理,輕管理;重形式,輕內容的弊端,而過高要求,使思想道德教育體系嚴重缺乏可操作性,因而也無法適應社會變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失去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行為引導和約束。第三,家庭教育的缺失。第四,大學生心理成長不成熟。一般來說,不少學生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長大后的一些行為都能從其小時候的某些事件究其根源,比如有意試探紀律的邊界,明令禁止的卻偏要去做,不處分到頭不作罷。因此提高大學生精神文明的水平,重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已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要素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國高等學校德育大綱》精神,積極實施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樹立“圍繞學校中心任務,以學生健康成長為本,為培養合格人才提供優良服務和保障”的學生工作理念,努力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提供思想導向、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服務保障,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明確目標,統籌安排,健全機制,加強管理,確保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推進大學生各項工作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2.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基礎構建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是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學院教育工作的特色,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健全也將植根于校園文化之中。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地處湘潭,深受以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思想熏陶。同時,學院創建之初,一直依托企業辦學,堅持把湘電集團的企業“力道文化”作為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的核心理念,“力道文化”就是強調“求發展為要,謀眾福為貴”的核心價值觀,“嚴謹、創新、感恩、自強”的精神,“誠信為本、術業惟精、敏行訥言、和諧持正”的宗旨,體現了學院的辦學宗旨、方向和特色,形成了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企業辦學、校企融合”的辦學特色。3.以“三方協同”相結合構建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叭絽f同”就是指企業、學院、學生三方的有機結合和相互作用。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一個多環節的系統工程,要使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達到預期目的和效果,必須強化企業、學院、學生三方有機結合和相互作用,構建互需、互惠、互聯的合作機制,從而發揮教育者和學生的自主精神,實現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創新性和普遍性。使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架起學院與企業、教育與經濟之間的橋梁。

三、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構建的運行機制

1.教育功能突出的基地化機制。思想道德素質基地是開展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活動的主要場所。充分利用當地紅色圣地資源,通過爭取政府的支持,建立各種類型的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基地,如故居韶山,劉少奇的故居寧鄉花明樓等,向學生開放,為學生提供革命傳統教育服務。此外,學院還與城市社區、農村鄉鎮、企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建立“社會思想道德素質基地”,培養大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體驗社會生活等,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條件。2.團隊精神凝聚的合作化機制。項目團隊競標制是思想道德素質活動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分院系的學生和專業的組隊,自行設計項目和課題,并且參與投標競爭,經過專家評審,最終確定學院和系部的重點團隊,并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以公平、公開和公正的方式將有限的經費投入到優秀的團隊中,從而促進了學科交叉和團隊合作,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活動的參與面和影響面得以擴展。3.具有滲透優勢的專業化機制。專業教師指導、專業化的團隊是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取得成效的關鍵,在思想道德素質中加強專業知識的滲透和運用,激發、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加強學生的專業意識,發揮學生專業優勢,利用所學專業為社會服務,將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

四、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構建的關鍵環節

1.立足服務,提升教育品質。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要服務于大學生成才,發揮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功效,緊密結合教學科研來開展思想道德素質活動,努力做到專業知識“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要服務于學院的教學改革,促進高職院校與社會、教育與經濟的信息交流和互動,積極探索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人才培養特色。2.把握切入點,提高教育實效。把握學生的興奮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自身的發展需要入手,把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選擇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選擇活動基地、活動項目,激發青年學生成長進步、奮發有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針對大學生當前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來開展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活動,按照“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項目帶動、雙向受益”的原則,增強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3.創新模式,教育與就業相結合。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與就業工作相結合,為以后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把學生的就業過渡期提前到在院期間。與社團活動相結合,利用學生社團這個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活動,能充分發揮其在組織性、紀律性、人員特長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提高社團凝聚力和整體素質,形成學生社團與社會思想道德素質的良性協動。

作者:常晉 魏華 單位: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徐涌金,張明綱.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的構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36

[2]朱正偉,劉東燕,何敏.加強高職院院思想道德素質教學的探索與思想道德素質[J].中國大學教學,2007(1):77

[3]王曉勇.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與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67

[4]向言麗,羅恩華.湘電集團企業文化探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55

[5]李洋,李爽,侯立陽,張英,陳志遠.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創新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