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論文
時間:2022-08-31 09:22:00
導語: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今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特別是進入“后奧運時代”,將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臺階,為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如何應對“后奧運時代”我國的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及期間的問題,筆者嘗試進行了討論與總結。
[關鍵詞]后奧運時代體育產業體制人才文化
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對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隨著近年來我國持續、高速的發展,經濟水平不斷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恩格爾系數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民眾對與物質的需求相對下降,而對服務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有資料表明,在“十一五”時期,我國城鎮人口的體育消費易染率將達到1.5,即:每當收入增加1%,對體育服務的需求就增加1.5%。對體育服務消費需求的不斷上升,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一、“后奧運時代”的體育產業發展狀況
2008年以后中國體育的發展正式進入了“后奧運時代”。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體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展,體育消費持續活躍,呈現出較快的發展態勢。體育產業在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體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趨突出。更為重要的是,北京奧運會的成功召開,將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臺階,在基礎設施與大眾健身意識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梢哉f,北京奧運會的巨大成功,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相關的產業鏈正在得到全面的啟動。
二、“后奧運時代”面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
分析現實,雖然奧運的得到了成功的舉辦,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區域發展還不平衡,產業結構還不完善,管理體制還不順暢,體育產業的領軍人物也比較匱乏。體育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還比較低。尚沒有發揮出新興產業的潛力和優勢。與國內的同類產業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等。
面對這無比廣闊的前景,以及相對落后的現實局面,我們可以采用下列策略進行應對:
1.對體制的改革
2008年奧運會結束之后,中國原來舉國體制,或者中國原來體育體制和體育的發展模式真正碰到“天花板”了。中國舉國體制有非常強烈中國的特點,由于北京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這么巨大的勝利,舉國體制的呼聲,或者變更等今后取消,或者影響、干擾體育市場發展的因素。
對于真正的產業,資源可以在市場當中流動的,而我們中國的體育產業可不可以流動,至少絕大部分賽事、運動員、運動隊,甚至場館的資源都控制在政府手里。而在現達國家體育的大國,體育的強國,體育現在是集政治的影響力,經濟的生產力,社會的親和力,文化的傳播力,四位一體綜合的社會價值實現平臺。當前既然要發展產業,那就必須給體育流動的資源,首先是調整體育的發展模式。主導應該行政退出競爭,尤其是退出利益的競爭,然后把體育產業向全社會的資本開放。尤其向優質的世界上非常成功經濟實體的開放。只有轉型了體育才能走入社會,才能走入經濟,才能走入老百姓的生活。2.加強人才的培養
發展體育產業要加強人才的培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優秀運動員培養、優秀體育經紀人的培養。
(1)優秀運動員的培養
一個體育產業由很多不同的環節組成,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運動員,人是這個產業最基本的元素,現在體育經濟越來越成為一種眼球經濟,或者偶像經濟。運動員就是體育產業里第一線的生產人員,他們比賽、訓練、生活是后面產業鏈一切的源頭。因此,明星是決定一個國家體育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因素。
就因為這樣,我們必須多培養像姚明、劉翔這樣有突出成績以及鮮明個性、既有競技價值,又有社會價值的個體。
(2)經紀人的培養
經紀人這個角色其實非常關鍵。經紀人要很專業,國家也要為經紀人的運作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
3.加強相關立法的建設
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同步加強相關立法的建設,通過法律來維持、保障體育產業發展的進程。
首先,國家要加強對體育競技的立法、知法、司法和管理。要嚴懲體育競技過程中腐敗行為。要嚴格管理福利體育博彩這個行業,我們要做大它,促進體育產業的全面發展,就要通過立法、知法、司法,管理、監督好這個行業,并且要大步往前走。
還有一點:我國運動員商業開發制度,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還是不齊全的。我們必須完善運動員商業開發活動相關的一些制度,并把產權明晰,解決運動員的后顧之憂。
4.加大投入并注重體育文化的建設
奧運會的契機和熱情、全民健身的興起,帶動中國體育產業有更大的發展。要抓住時機,加大投入,拉動內需,同時培養全民族,積極向上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能減緩,體育設施投入要加大。了國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提高了,在硬件發面,也要提升國人參與體育的便捷程度。
此外,對體育文化的建設還需要加強。文化既是一種被動的積累和祭奠,也可以主觀的主導。因此,我們要做大體育的民間組織和協會,使其參與體育文化的建設和普及。
三、總結與展望
進入“后奧運時代”的我國的體育產業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站在社會經濟發展以及體育事業全局的高度去認識體育產業,要堅定體制的改革,加強人才的培養和相關立法建設,并加大投入,注重體育文化建設,趁勢而上,實現體育產業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保華李江帆:中國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體育科學,2007年(第27卷)第4期
[2]董立紅丁云霞:構筑我國體育產業領軍人才隊伍的探索.商場現代化,2008年12月(中旬刊),總第560期
- 上一篇:國土局長科學發展觀總結講話
- 下一篇:幼兒新問題行為教育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