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發展現狀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3 09:17:00
導語:體育發展現狀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文章概括了古巴競技體育的現狀和優勢項目,分析了古巴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競技體育輝煌發展、21世紀衰落的原因,并通過比較我國同時期的競技體育項目和管理體制,提出我國當前的體育體制改革必須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國情,吸取古巴競技體育的教訓,努力完善“舉國體制”,才能使中國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真正實現競技體育強國的目標。
【關鍵詞】競技體育/管理體制/管理模式/特色
古巴是位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島國,人口1100多萬,在經濟、政治等方面長期受到美國封鎖和干擾。1976年以后的幾屆奧運會中,古巴的金牌數一直列前8位。雖然近兩屆在悉尼和雅典奧運會上,古巴奧運代表團未能延續以往的輝煌,但仍然處于12名以前,特別是其傳統優勢項目棒球、排球、拳擊、柔道等仍然處于強勢。古巴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特色鮮明,古巴的棒球在1992、1996、2004年的奧運賽場上三獲金牌,不得不說是個奇跡。古巴和中國同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研究和比較兩國的競技體育現狀及其管理體制,分析古巴近年來競技體育“衰落”的原因,對我國當前的體育體制改革大有裨益。
一、古巴競技體育現狀
(一)古巴競技體育在奧運會上的奇跡
古巴近幾屆奧運會的獎牌數集中反映了這個國家競技體育水平以及現狀。需要補充的一點是,古巴抵制參加23屆洛杉磯奧運會和24屆漢城奧運會,幾乎整個80年代古巴都是隔絕于世界體育的大環境外的,國內的許多優秀運動員無法參加國際大賽,只能以練代賽。其中對古巴棒球的影響是最大的。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古巴國家棒球隊一路殺進決賽,并在決賽中擊敗當時不可一世的美國國家隊,奪得了奧運史上第1塊棒球金牌,創造了“業余擊敗職業”的棒壇奇跡。與此同時,巴塞羅那其他賽場上也刮起了加勒比??耧j,古巴代表團一舉囊括31枚獎牌,登上獎牌榜第5的位置。
古巴近幾年的成績很容易讓我們想到1984年的中國奧運代表團,中、古兩國都具有強大的競技體育實力,并在奧運賽場上創造了讓世界側目的奇跡。但不同的是,中國奧運代表團的名次是逐屆攀升的趨勢,到了2004年已經邁入獎牌榜第1集團,而古巴則是呈下滑趨勢,已從原來的第2集團滑落到10名以外。
(二)中國與古巴的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比較
為了將兩國競技優勢做出一個客觀的展示,我們將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與古巴所得的金牌分布情況進行比較(表1)。
從表1的金牌分布表明,中國和古巴都有特別拔尖的優勢項目,可以保證其在金牌榜上的前列地位,如中國的跳水、舉重、乒乓球和古巴的拳擊。并且兩國的優勢項目有著強烈的互補性,完全可以憑借兩國深厚的傳統友誼來完成競技體育技術經驗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
二、古巴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及其特點
中國的“舉國體制”是中國競技體育長期處于世界體育強國的根本原因之一。古巴實行的也是“舉國體制”,是屬于拉丁美洲國家體育體制相當完善的國家。古巴的舉國體育體制的優點就在于:
(一)體育管理體制上既靈活又穩定
古巴競技體育管理體制比大多數前蘇聯陣營國家的體制要靈活,并且它比大多數加勒比國家體制更穩定,加上加勒比混血人種的身體優勢,這是古巴能保持現在的體育強國地位的自然基礎。古巴人具有特別好的彈跳力,這使得他們在田徑的跳躍項目、排球等項目上具有先天的優勢。
(二)社會主義體制的制度保障
在社會主義體制下,政府集中有限的力量抓體育,保證了體育發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可以避免體育隨經濟的波動而起伏。
古巴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卡斯特羅是運動員出身,18歲獲得古巴最佳全能運動員稱號。當了國家領導人后,他在繁忙的公務之余仍然活躍在運動場上。由于他自己特別熱衷于棒球運動,所以不遺余力地推動棒球運動的發展,并將在國際性大賽中擊敗美國國家棒球隊視為至高無上的國家榮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古巴人也確實享受到了這一巨大的成功:在1992年巴塞羅那、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都擊敗了美國獲得了金牌。
(三)古巴在開展體育項目上揚長避短,突出重點
古巴政府結合古巴人的身體條件和項目的普及程度,大力發展拳擊、摔跤、柔道、田徑、排球等項目。
古巴對國際重大比賽通常有周密的安排,往往是奧運會的周期與運動訓練的周期相結合,采取賽練結合的方式逐步提高運動成績。奧運會后第1年的調整,基本是以練為主,各個運動隊對奧運會上自己的得失進行深入分析,以會議的形式提出更周密和合理的訓練和梯隊建設計劃,采取業余體?!w工隊——國家隊這樣一條龍的運動員三級訓練培養體系,開展對新隊員新教練的選拔和對老運動員的退役安置工作。后3年是以賽代練,賽練結合。第4年參加奧運會爭取獲得優異比賽成績,周而復始,很有條理,這有益于古巴運動成績的穩步上升。
(四)國家定期舉辦古巴全國運動會、古巴奧運會
古巴全國運動會是選拔運動苗子的最佳途徑,各級運動隊也是依照奧運奪金計劃定期參加在本國或國外舉行的大大小小的運動賽事。值得一提的是,古巴于2002年底舉辦了國際性的“古巴奧林匹亞運動會”,比賽共設33個項目,在6個城市進行,包括15名奧運會冠軍在內的古巴1500多名運動員參賽。此外,來自美國、希臘、南非等國的近百名運動員應邀參加這個體育盛會。到目前為止,古巴奧林匹亞運動會已成功舉辦過3屆,僅前兩屆就有萬余名來自世界16個國家及地區的運動員參加。2006年4月26日,第3屆古巴奧林匹亞運動會盛大開幕,中國也第1次派代表團參加了此項賽事。
顯然,與比較發達的國家與地區相比,古巴屬于發展中國家,在取得民族獨立、人民當家做主之后,古巴長期面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壟斷,要在這種艱難地情況下闖出一條新路,采取“舉國體制”的方式發展競技體育是其必然選擇。
三、近兩屆奧運會古巴體育“衰落”的原因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近兩屆奧運會上古巴競技體育呈現一種衰落的趨勢,造成古巴體育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古兩國的競技體育存在許多的共同點,而古巴的衰落又給我國有什么樣的啟示呢?
(一)“衰落”的原因
1.經濟基礎與國家整體實力的不足。體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與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政治實力有著密切的聯系,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體育的發展,反之,經濟的衰落也必然帶來體育的衰落。古巴長期受到美國的經濟封鎖和貿易禁運,經濟發展舉步維艱。冷戰時期,古巴通過蘇聯的經濟援助,經濟保持穩定發展,所以體育競技水平還能保持較高的水平,但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及美國封鎖,古巴在政治、經濟、外交、教育和科學技術等方面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人民生活質量普遍下降。拿棒球來說,到了90年代末,一大批古巴頂極棒球選手受到美國職棒大聯盟一張張價值百萬美元合同的誘惑,離開了自己的祖國。古巴國家隊水平迅速下滑,以至于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受到由一群在校大學生和低級別聯賽選手所組成的美國隊的羞辱,丟掉了保存多年的奧運金牌。
2.古巴職業體育開展的局限。古巴國內沒有職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職業聯賽,古巴很多棒球運動員也只能通過參加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獲得必要的比賽和訓練。在當今世界體壇,一個運動員缺乏職業的競技規劃和醫療指導、缺乏系統的比賽訓練是不可能長久地保持競技狀態的。另外,在古巴這種局限的體育觀念的影響下,很多體育項目是禁止職業運動員參加的,所有的運動員都只能是業余選手。由于古巴禁止職業棒球賽,到外國參加職業比賽幾乎意味著“叛國”。造成古巴棒球的迅速衰落。
3.與國際競技體育發展趨勢的差距加大。近幾年來,由于科技在體育中的應用,受醫療水平提高等原因的影響,國際競技體育水平發展迅猛,而相對封閉的古巴卻還在采取陳舊的訓練方法和器械,傳統的體育優勢項目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
從表2可以看出,古巴奪金項目的迅速萎縮。柔道運動在古巴有著較為深厚的傳統。早在1951年國際柔道聯盟成立時,古巴就是12個發起國之一。20世紀80年代,女子柔道項目開始日益興盛。90年代末的古巴儼然已經成為女子柔道強國。但從2000年的兩塊金牌到2004年的顆粒無收,其中除了有體育比賽的偶然因素之外,其他國家選手水平的迅速提高是古巴丟失金牌的主要原因。
(二)對中國改革競技體育體制的啟示
古巴競技體育的大起大落對我國發展競技體育有著重大的啟發,古巴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始終處于體育強國的位置,就必須要深化體育體制改革,與時俱進,重視發展非優勢項目,鞏固優勢項目,始終處于國際競技體育先進水平的地位。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政府必須轉變體育管理觀念和職能。與古巴相同,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正面臨經濟和社會的轉型,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逐步推進。政府體育行政部門的職能轉變以及機構改革,既是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總體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各項配套改革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同時還是理順政府體育行政部門與體育總會、奧委會、項目管理中心、單項運動協會及其他社會體育組織關系的前提。因此,在轉型時期,我國政府體育公共決策應實現由微觀直接干預(包攬一切體育事務)向宏觀間接調控(分級管理、授權監管)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像古巴一樣面臨競技體育無法與世界接軌的困境。
2.改革訓練體制,并推動以市場為取向的競技體育職業化改革。我國的專業隊體制在全世界已是極少數國家沿用的一種體制,事實證明,其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要求。只有下決心分層次、有步驟地改造專業隊體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行訓練體制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雖然我國足球、籃球、乒乓球等職業聯賽目前已形成規?;膶I市場,但這類賽事還不能與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的規模相比,而前者同古巴的全國運動會、古巴奧運會等賽事一樣,還主要依賴“舉國體制”的支撐發揮作用。
以全運會為首的國內各層次競賽也開始嘗試市場化運作,但比較美、澳、日等西方體育發達國家百年的職業競技體育發展而言,我國的職業體育還剛剛起步,仍需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加之,我國競技體育社團組織的性質、地位、作用不甚明確,也限制了競技體育的持續快速發展。因此,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應進一步保持“政府監管——企業運作——市場化經營”的態勢,探索協會實體化,各俱樂部的職業化和商業化的經營機制。
3.把握競技體育發展趨勢,努力革新競技體育“舉國體制”。通過調研發現,當代競技體育強國的政府都提高了對本國競技體育的重視程度,并根據各自在國際大賽,尤其是奧運會上的目標紛紛制定了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的計劃。因此,我國新的“舉國體制”應當是吸收市場經濟的因素,讓市場成為體育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使政府體育行政部門得以從各種具體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按照“要明確政府和社會的事權劃分實行管、辦分離,把不應由政府行使的職能轉移給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的要求。同時,應努力構建政府主導、社會自治和市場自主三者的有機結合和協調運轉的管理模式,從而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作方式,使我國競技體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奧委會./olympic/index.html
[2]DeoboldB.VanDalen,BruceL.Bennett:AWorldHistoryofPhysicalEducation,PrenticeHall,1971
[3]鄭建東:《古巴舉辦首屆全國奧運會——卡斯特羅致開幕辭》,/sport
[4]AdrianSmith,DilwynPorter:SportandNationalIdentityinthePost-warWorld,RoutledgeTaylor&FrancisGroup,2004
[5]劉青:《政府體育事業職能界定》,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6]李元偉,鮑明曉,任海,等:《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2003.8
[7]王宏江,劉青:《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競技體育管理模式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3
[8]詹建國:《俄羅斯競技體育發展現狀及運動訓練的經驗與啟示》,《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6
[9]《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國體育報》,2002.8.21
- 上一篇:體育傳播學研究論文
- 下一篇:110m欄運動員競技特征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