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新課件體育教學創新

時間:2022-04-25 02:42:00

導語:探討新課件體育教學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討新課件體育教學創新

內容摘要:創新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必然選擇,體育課堂教學也一樣要走創新之路。只有創新才有利于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在不斷滿足發展的需要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超越自我,最后實現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體育創新教學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增強學生健康為目的的必修課程。其內容包括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發展,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五個方面。新的課程,給了我們新的內容,新的目標,新的追求。創新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必然選擇,體育課堂教學也一樣要走創新之路。只有創新教學才有利于全體學生健康發展;才有利于師生交往,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才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發展;才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開發體育教學資源,拓寬研究性學習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只有創新才有利于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在不斷滿足發展的需要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超越自我,最后實現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才有利于個體差異,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潛力,采用鼓勵性評價,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現有的基礎上追求實實在在的發展。因此學習新課程、理解新目標、探討新思維、交流新做法是我們當前亟待需要做的事情。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做了一些新的嘗試。

1創新教學內容

新課程是通過具體的教學而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向學生的,所以老師在課程改革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那么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教師該如何做呢?我認為,首先我們要重新認識教材及做到“會用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1.1培養與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在新課程理念下,對教材的處理,是教學策略的重要環節,而教材設計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參與活動和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上。運動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體育鍛煉的前提,也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促進劑。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材認真處理,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應做到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應用教材,激發學生的興趣,把教材在課堂中盤活。如:在跨欄跑教學時,我在教學語言上預設了一段師生對話:“大家知道我國最新的跨欄名將是誰嗎?”馬上有同學搶答:“知道!是劉翔!還有紀偉、史東鵬、……”師再問:“國際上還有誰呢?”學生不能回答,教師明確:“有美國的艾倫?約翰遜和古巴的羅伯斯?!贝藭r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調動,老師再引入課題:“劉翔跨欄跑那么好、那么快,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模仿劉翔的跨欄跑好嗎?”“好!”學生學習的氣氛一下高漲起來,個個躍躍欲試。這樣就很自然地進入到跨欄跑教學當中。同學們自覺、愉快地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劉翔的跨欄跑動作,毫無倦意。這時,教師趁熱打鐵,揭示其中起跨、騰空過欄和下欄著地規律,從而開始體會和接觸跨欄動作。課后我又布置一些問題,要求幾個體育小組長收集一些資料:我國有那些跨欄名將?他們的歷史最好成績多少?國際上有那些跨欄名將?最好成績多少?下次課與同學們共同分享。這樣,層層緊扣,既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起來,又把學生的心吸引了過來,學習、掌握了更多的體育知識。其次除了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更要認識到這不是唯一的,對教材要有創造性地使用,要學會改造和建設這些運動項目,使它們更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要充分利用校本課程資源,盡量做到把課程知識與社會相結合,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如把生活中的常用技能納入教學,如負重跑、緊急避險、救護技能等;把新興的運動引入教材,如攀巖、街舞等,開拓學生視野,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1.2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動”與“不動”是課堂的核心,而同處于一個年段、一個班級的學生,存在著很多的差異,如:身體條件、運動能力、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各種差異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的興趣,然后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這樣在教學內容的版塊中將一部分空間給了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肯定,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真正的主人,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給學生發展個性的機會與時間,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與成功的樂趣和運動的身心感受,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以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保證大多數學生達成五個學習領域的目標。如:在籃球課技術教學時,教師可在完成教學任務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安排,學生可根據自己掌握的籃球技術程度進行傳球、運球或戰術比賽等形式進行自主練習。

1.3讓學生自編游戲內容,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體育課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徑是在練習中教師放手讓學生嘗試自編游戲內容。游戲前,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創新,不要照搬已學過的游戲,組與組之間最好同類項目器材、不同方法,想方設法創編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鍛煉身體、能夠培養體育興趣、具有開拓精神等的游戲活動。比如在游戲中,給每一小組一個游戲內容,畫出一定的活動范圍,要求每組的學生以這個游戲內容為中心,創編或組編出大家喜歡的體育游戲。大家經過思考、討論和選擇,創編了“轉圈摸瞎認人”“轉圈跳山羊”等游戲項目。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發揮“導演”的角色,充分讓學生自行活動,培養學生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師還對活動形式、方法新穎,創新意識強的小組給予肯定和表揚,對個別有困難或游戲活動缺乏新意的小組進行點撥、啟發和幫助。這樣,有效地發揮了學生自主練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實踐水平和經驗。

2教學方法的創新

2.1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分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的體育教學將規范化技能的掌握作為唯一目標,教師的教學設計是依據怎么樣才能使學生更好掌握技能而展開的,這是一種“直線式教學”。新課程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重視的是技能學習過程中的教育價值。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定的運動情境,使學生在某種情景中參加技能練習,達到完成教學目標,這是曲線型技能學習。青少年好奇心強,對體育課具有濃厚興趣,在教學中應該保護好這種好奇心和積極性,這是創新人才的心理基礎。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從改變教學的分組形式入手,通過學習小組形式的重新組合,來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的實際需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興趣,具體的方法有:

2.1.1自由組合的分組形式

在教學中,改變過去一般按學生高矮的分四組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八個小組。目的是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和奮斗目標,有利于學習和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

2.1.2互幫互學的分組形式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優劣情況和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調節各小組人員的組合,使各小組都適當安排一部分好的學生和稍差的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組員間的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籃球的練習中,組員之間互相幫助,好的學生在技術上對差的學生進行指導,充當小老師,讓差的學生學有榜樣、學有目標,提高他們的體育成績。

2.1.3分層次教學的分組形式

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八個小組。結合因材施教和從實際出發的教學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實行因材施教。這樣,有利于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好的學生能得到足夠的訓練,差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提高,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2.2創設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模仿中創造,體驗運動的樂趣。

2.2.1運用社會實踐與生活實際,創設新的體育情景。

中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在教學中應遵循青少年認知和情感變化的規律,進行生動活潑和富有教育意義的教學,以迎合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科學多樣化地運用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如在50米快速跑教學中,我設置了這樣一些教學情境:

1)我剛剛接到學校命令,范陽河出現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要求我們全體師生前往抗洪救災,搬運物資。一個抗洪救災,搬運物資的體育游戲活動就這樣展開了。

2)我剛剛接到學校命令,協助鎮派出所追捕逃犯,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把逃犯追捕到。一個100米追逐跑練習由此展開。

過去一個50米跑后學生就不愿再跑,而現在有了指令、有了要求,同學們誰也不愿落后,都全力、奮力的追趕。同樣一節課,把枯燥的快速跑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與情景、游戲、比賽結合起來,學生在有趣的練習中發展身體素質,培養活動能力和組織能力,讓他們體驗做一名軍人所具備的良好身體素質和“保家衛國”的品質。同時,教學內容結合游戲的思想性、趣味性,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不怕苦、不畏難,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和奉獻精神。

2.2.2改造運動項目、器材和規則,創設新的教學課程

《課程標準》實施建議指出:現代競技運動項目,新興的運動項目,民間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生自我創編的體育運動項目,校外、社區體育運動項目等都可以成為體育課程資源。為了使它們更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就要改造和引用運動項目作為新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如:在教學中引進沙灘排球運動作為教學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參與運動,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可根據學生的需要采用軟式排球,同時規則也可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整,可以采用一個人連擊兩次球;也可以采用增加雙方人數四人、五人甚至六人;網高則是可以任意改變的。通過這樣的創新教學使不擅長運動的學生也能愉快的運動起來,并且體會到人與人、隊與隊在運動中的關系及規則的意義等。

2.2.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大家都知道,在體育教材中有很多騰空、高速、翻轉的技術動作。學生很難把這些瞬間完成的動作看清楚,教師放慢速度又影響動作的完整性及效果?,F在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解決這一矛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課件把空中動作示范給學生看,這樣就幫助學生看清了每個技術細節,更快、更全面的加深了對動作的理解,這樣,對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如:在教學"跨越式跳高"的時候,學生很難把握"空中收、擺腿"的感覺。同時,在空中的姿勢容易變形,而教師在示范時也只能一氣呵成,一放慢,動作就容易失誤,所以,運用多媒體制作就簡單多了。教師利用制作了一個"跨越式跳高"的動畫片,分成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連貫的動作。于是,當教學時先請學生們觀看該動畫片,并逐步演示講解成功與錯誤的對比動作,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在腦子中形成動作的概念。當在實踐時,教師只需稍加示范或講解,便有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3建立新的評價體系

新課程的標準是為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能夠達到課程目標而制訂的,它的基本精神是“努力達到學習目標”,而不是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如何。傳統教育的評價是教師對學生成績的判定,注重終結性評價而忽視過程性評價,而新課程的課程評價是多方面的,《新課程標準》在“教學評價建議”這塊內容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評價是通過系統地收集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學習成績、體育教師教學情況等信息,依據一定的標準和方法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這說明了教學評價的重點應該在教育學的過程,是學生在體育課學習過程中,對體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對所學運動技術的運用,而不是簡單的記憶和機械地掌握,更不是追求一個最終的運動成績或測試分數。如在對某一個同學進行總評定,該同學平時的出勤率占20﹪,平時學習態度占30﹪,小組對他的評價占20﹪,成績評定占30﹪。另外,評價方法要求重視個體差性,既能考慮到學生在體能、知識與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差異,做到真正公平、合理地反映學生的體育成績,以充分激發與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如在進行跳的模塊評定時,有一位同學由于身體過于肥胖,在努力很多次之后,還是不能完成和其他同學一樣的成績評定標準,我就采用側重于該同學平時學習的態度和小組成員對他的評價,而降低成績直接評定,使他也能達到評定的要求從而增強他的自信心。

新的課程,給了我們新的理念,新的目標,通過體育課堂創新教學,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構建了切合學生實際與發展需要的教學內容、形式與方法,同時根據學生的差異性確定了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以此來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與發展學生健康的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鼓勵學生愉快地參與體育活動,學會體育健身知識、方法與技巧,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創新教學魅力無窮,樂趣無窮,在創新教學實踐中教師體驗到思考的樂趣,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和活動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這是我們永遠要追求的高超的教學藝術。創新是永恒的主題,需要我們有勇氣、有恒心、有毅力,需要我們孜孜不倦地不斷地追求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素質教育與體育課堂教學改革探索》中國教育干部培訓2006年2月

「2」《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3」《如何快速提高青年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武云飛《體育教學》2009年3月

「4」《關于體育成績的評價方法》傅永祥《體育教學》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