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改制探析
時間:2022-07-01 09:33:00
導語:高校體育教學改制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新世紀、新形勢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試通過對高等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措施和建議,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改革
1.
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有機成分,在新世紀經濟全球化、素質教育全面化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過于強求統一的舊的傳統教育觀念,這些已經無法滿足時展的需要。因此,為更好地適應21世紀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高校體育教學必須進行改革,這對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人才,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向科學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2.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1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重技術輕理論的傾向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以運動技術”為中心,注重“三基”理論的傳統的教學的觀念,“忽視學校體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進健康、增強體質,不顧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不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至使學生不懂得所學的各種體育技能對身體會產生什么影響,更不懂得在平時的體育鍛煉中如何運用這些體育知識和技術,無法做到通過體育課的學習掌握提高體質健康的方法,因而無法達到使學生終身受益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則是以運動技術為中心的舊的課程體系支配著我們的教學思想,影響著我們的教學行動。
2.2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中國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各地區、各校情況不一,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思想崇尚統一的國家管理和領導、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甚至統一的國家鍛煉標準和考試形式,這種整齊劃一的模式不能適應各地各校的實際情況,從而形成了在高度統一的情況下的機械呆板的體教格局。使高校的體育教學過于循規蹈矩、整齊劃一。
2.3高校體育教學思想與社會脫節
目前學校體育落后于社會發展,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不明確,教學大綱的指導性和科學性不強,教學內容競技化、方法單一化、組織形式一體化、考核標準化等,導致學生產生了“喜歡體育而不愿意上體育課”的心理和行為。體育教師頭腦中固有的舊思想和舊觀念依然存在,大多數學校體育仍然存在“看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做法?!敖】档谝弧钡乃枷胄麄髁Χ炔粔颍鄶祵W生畢業時根本就不能掌握一到兩項運動技能,更談不上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3.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措施及方法
3.1轉變體育教學觀念,改革傳統體育教學模式
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必須明確以“全面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標的“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理論教學中加強體育文化修養和終身體育意識等教育;在運動教學中加強對運動綜合素養和自我運動與鍛煉能力的培養,并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任務、方法等方面突破傳統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束縛,做到教育觀念與教學實踐統一,為學生發展服務,樹立終身健身的體育觀,建立新的教學體系。
3.2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技能和習慣
在體育教學法中應重視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性教育。大學體育教學成功與否,應將是是否重視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作為衡量大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標準。因此,大學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應重視學生在校期間的身體鍛煉及其效果,還要教會學生掌握終身鍛煉的方法,產生健身強體的欲望與追求,形成運動習慣,最終達到終身受益。
4.結論
4.1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應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為主線,這一指導思想是高校體育教學向深層次改革的關鍵。
4.2高校體育應與社會體育接軌,并將體育教學與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結合起來,拓寬高校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4.3在新的體育教學思想指導下,高校體育在工作思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管理上必須大膽創新,教學目標必須向著反映生物、心理、社會特點的三維體育觀方向發展,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 上一篇:小學年度學期暑假安全發言
- 下一篇:黨總支創先爭優情況報告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