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高校體育文化發展方法
時間:2022-11-16 11:41:43
導語:試議高校體育文化發展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教育長期實行的應試教育,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的好壞、升學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聲譽。隨之而來的是學校能夠成為重點,受到社會的矚目,得到廣大學生、家長的青睞和熱捧,也牽動著學校的生源問題,甚至生存問題等。所以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科成績的教育備受重視,學校正常的體育活動往往被其他學科占用,身體文化教育被邊緣化。在高等學校,學校追求的是科研能力,引進科研經費的多少和學術論文的發表量,在這個指揮棒的引導下,不少教師的主要精力用在于如何搞科研、發論文,致使教學質量不高,整體呈現出功利性。同時由于家長對孩子的過分關愛,出現問題往往把責任全部推給學校,在某種情況下,學校難以負擔,致使學校、教師也會因噎廢食、謹小慎微、不敢作為,限制學生的正?;顒?,致使現在的學生營養狀況很好,甚至過剩,但身體素質差、協調性差、肥胖情況越來越突出。尤其是耐力等素質越來越差,產生一種惡性的循環。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熱衷程度下降,參與度下降。對于學生層面,由于傳統觀念和家長的影響,學好學科文化能考到好的一級學校,將來能有好的前程。學生的課余時間往往被各種各類的學習輔導班占據,因此學生自由的時間被剝奪,活潑的天性被扼殺。再有,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學生從小在家長的精心呵護陪下長大,由于家長害怕孩子在活動中身體受傷,往往限制學生從事正常的活動。從而限制了學生運動本能的發展。
一、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發展對策
1.高度重視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以文化熏陶引領校園體育的蓬勃開展
目前的校園體育狀況有目共睹,學生的體育健身積極性不高、體育意識淡漠、體育氛圍不夠等,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全國政協十一屆5次會議上,楊樺委員說:近幾年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進行的多次調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連續25年的“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一些重要指標呈下降趨勢,令人擔憂。突出表現為:肥胖率日趨增長,超過“安全臨界點”;心肺功能下降,運動能力趨低;視力不良近視率不斷攀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現緩慢下降。19~22歲年齡組爆發力、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肥胖檢出率繼續增加。7~22歲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鄉村男生、鄉村女生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3.33%、5.64%、7.83%、3.78%。超重檢出率分別為14.81%、9.92%、10.79%、8.03%,這是不容回避的問題,是關乎全民族素質和身體健康的問題,是人全面發展的問題。作為國家教育的各級領導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并進行檢查監督。
2.堅持公益性,持續性校園的文化建設
一定要堅持公益性。從學校發展的總體情況看,目前,高校間比拼的是科研水平、的數量、學校的排名、招生和就業。但經過時間的考證,高等院校的競爭也必須有軟實力的文化競爭、特色競爭。建設發展校園體育文化是國家大計、學校大計,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收到效果,必須拋棄功利思想,堅持公益性,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持續性。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是短時間能夠形成和收到效益的,但他是利在千秋的功業。它是一個有目標、有特色以正確價值觀為基點的多年積累的文化沉淀。我們不妨比擬一下商業領域的品牌塑造,一個成功的品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成功的,他需要長期的文化積累,才能在人們心中認可、產生感情、生根、才能體現其價值。例如“: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等,有很多當時并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但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不多發展完善,才贏得了今日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風采,才有了如今的底蘊,并成為文化的符號,高校也應當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3.校園體育文化的定位
現代教育和現代體育來源于西方,其中心思想和價值觀念就是對抗和競爭。強調身體的力與美,用身體的強大,以力量、速度、靈敏、技巧去戰勝并超越對手。鼓勵冒險、刺激和創新精神。推崇個人的張揚和表現,體現一種精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其核心是一種“和”文化。這一點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向世界人民做了很好的展示,“和”的思想滲透到人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傳統體育方面,中國人追求的修身養性、祛病、防病延年益壽等是精神的修煉,注重內在氣質和人格的培養,并不提倡身體的對抗和競爭。對于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體育文化的發展建設,必須立足在“眾”字上,必須讓每個學生感染其中,有所收益。完全的競技體育并不能發揮其全部的功能,因而,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必須要繼承民族傳統文化,以及傳統體育項目,結合當前“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和諧社會”的形勢,給學生提供適應自己身體和性格特點的,能夠從中受益的體育項目和相應的文化熏陶。在繼承傳統體育文化的同時,借鑒西方的體育文化,大膽創新,不斷的開拓、發展,豐富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內涵。
二、結語
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整體的一部分,是提升學校軟實力,提高學校競爭力、影響力不可缺少的,體育文化是展示學校校園風貌的一面鏡子,是學校的一種品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大力發展。
作者:楊德軍單位:廣州醫科大學
- 上一篇:研究體育文化對師范學生的影響
- 下一篇:探究高職體育專業課的問題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