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中越女性文學對別

時間:2022-04-19 04:09:00

導語:談論中越女性文學對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中越女性文學對別

隨著歷史的延綿,古代文學猶如一條漫長的河流,在歲月的積淀中留下了眾多珍貴的寶藏。細數雄厚精深的古代文學脈絡,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值得駐足的研究視角——女性文學。與占據主流地位的男性文學相比,古代女性文學雖然未能達到那樣高的成就,但仍舊在文學長河中劃下了璀璨的一筆。古代女性獨特的生存空間,再加上女性獨有的創作意識、情感體驗,使得女性文學具備有其他文學所不能擁有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不同的創作環境對女性文學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本文試圖從兩個不同的地域——中國和越南,比較兩國古代女性文學的異同點。在深入這一話題之前,我們有必要首先明晰一番“女性文學”的定義。目前學術界對這一概念尚未達成統一化的認識,但主要可以包括廣義和狹義兩層面的理解。從廣義角度來說,學者認為女性文學是一種基于題材和創作內容范疇內的劃分。也就是說,如果文學創作的內容以女性為主體、旨在反映女性的人生經驗和話語權力,那么就可以歸類為女性文學;而其他的學者則偏向于從狹義的角度來定義“女性文學”。

他們認為界定女性文學的出發點應在于創作者的性別,換言之,女性文學應當是由女性作家創作而成,并且創作內容以女性為中心、展現女性群體的主體意識和生命體驗。本文主要采納狹義角度的“女性文學”定義,聚焦于中越兩國由女性作家創作的女性題材作品。由于地理位置相互接近、特別是古代中國文化傳播事業的繁榮,越南文學對中國漢語文學有較多的借鑒,兩國的古代女性文化有相通之處。但是生存環境的差異化以及女性思想意識方面的迥異,也造就了兩國古代女性文學之間的分水嶺。在此,本文從創作意識、情感基調、文體語言這三個層面,分別對中越兩國的古代女性文化做一番粗略的比較性分析。

1、創作意識方面由于傳統時期的女性往往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被動的角色,并不如男性角色那般活躍。相對而言,家庭才是女性的中心“舞臺”,因此古代女性文學的創作視角大部分源于家庭生活、男女情感等因素,主要致力于反映女性在愛情方面的喜怒哀樂。與男子投書報國、科舉揚名等宏大志向不同,女子吟詩作文沒有太大的功利性,僅僅是作為一種私下的喜好。因此,古代女性的創作視角通常都是抒發生活感觸、排遣內心的情感,缺乏濟世救民、為國捐軀等高遠的政治抱負。

所以說,古代女性文學的創作視角具備一定的局限性,常常被歸類為“閨閣文學”的狹小區域。中越古代女性文學在創作意識方面呈現出階段性的特點,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備有與之相契合的發展形態。例如唐宋時期文化繁榮也促動了女性文學的發展,例如李清照、魚玄機等女性詩人在創作視角和形式方面的突破,為女性文學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又例如越南早期佛學昌盛,這一因素促發了古代女性文學的發軔。越南女性文學的最早形式是佛學偈語,例如李朝的倚蘭太后和妙因尼師被認為是越南最早的女作家。這些初期的詩文在藝術手法和內容上均較為簡陋,隨著時代的推移,女性文學才擺脫宗教的附庸地位,創作視角愈發走向多元。在這里,我們需要注重強調“女性意識”這個要素。女性意識是女性主體價值的體現,體現出女性對男權世界的回應。中國古代女性文學發展歷程中,前期基本以“閨怨”意識為主,而到了明清時期,女性文學中表現個性解放、男女平等等意識開始變得明顯;越南首位最具女性主體意識的作家首推胡春香,她的筆觸辛辣諷刺,常將矛頭指向封建等級制度及各種不公平的現象,體現出婦女自主意識的高漲。

2、情感基調方面誠如上文所言,古代女性文學大多描述閨中婦女的思夫懷遠,或是宮中女子的孤寂冷清,總是與女子情懷相關聯。由于婦女在接受知識方面的非普及性,因此無論是中國還是越南,能夠進行文學創作的古代女子多出身于書香門第、仕宦人家,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開始接觸文學領域。這些女性的創作格調高雅清婉,此外,由于女性特有的性格和心理特性,他們的作品往往傾注有大量的感傷情懷,散發出一種哀怨的美感。中國古代女性文學在感傷情懷方面非常突出。無論是描述情感挫折還是容顏易逝,女性作家都會用吟詩唱詞的方式抒發心中的不平和悲哀。比如詩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多記錄少婦的閨閣心態,而當她的夫君趙明誠去世之后,李清照將這種哀傷的情感融入到詩詞創作中,方才創造出一個深沉濃郁的感傷世界,達到了感人肺腑的藝術境界。古代女性文學在特殊的生存環境中,形成了以憂郁感傷為中心情感脈絡、筆觸溫潤柔和的總體特征,多注重對內心世界的探幽,從而細致入微地發掘女性生活的體驗;越南女性文學在抒發感傷基調之余,還有一些作品直指封建壓迫制度。例如胡春香出生于社會最動蕩的年代,她本人遭遇了各種痛苦和不公正的待遇。在西山起義成功之后,胡春香作為新思潮代表者把矛頭對準統治者,將一切舊禮教、舊秩序作為諷刺嘲弄的對象,被譽為越南諷刺詩派的創始人。所以說,在情感基調方面,女性的情感特征造就了中越女性文學的共通之處,但不同的時代背景和人文環境又使得這種共通性之下,埋藏著個性化、多元化的情感基調。

3、文體語言方面從創作者的身份角度來說,古代女性文學的創作領域多集中于詩詞方面,在小說、戲曲、散文領域的創作相對偏少,但也不乏經典作品??偟谜f來,中越兩國的女性文學成就還是在詩詞方面最為突出,誕生出一大批杰出的女性詩人。這可能與女性的感性情感比較豐富有關,詩詞正是寄托心緒的最佳表達途徑。而小說方面則以女性題材為主,從狹義范圍內來說已經不屬于女性文學范疇。在語言運用方面,由于中國對外文化傳播較為頻繁,越南文學在格律、用詞方面深受漢文學影響。越南奉漢文文學為正朔,因此漢文作品受到統治者的推崇,婦女創作出的漢文作品甚至會得到嘉獎。漢文作品往往講究格律工整、用詞考究,中國古代女性文學作品將女性情感與漢文韻味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唯美的風格。而越南女性文學創作者顯然對本民族的語言更加熟稔,在創作分正統的喃字文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