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人才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8-24 10:02:32
導語:心理學人才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學術層面因素對培養創新人才的影響及改進策略
在參考了大量文獻的基礎上,通過比較研究法和理論分析法進行研究。以往的培養模式以學科體系為主導,教學方式以填鴨式、滿堂灌為主,考試內容以知識記憶為主,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1]。特別因為剛經過高考應試教育的學生步入大學后,也更加習慣于灌輸式教學方式,對教師依賴性過強,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心理學專業人才應該往復合型人才方向培養,提高整體素質水平,注重以能力為主線的人才培養。不能只注重專業課程考核,而應該重視在人文職業規劃方面的教育。進一步加強“高級醫師”或“專業領域教授”進課堂的制度。2017年,我院就聘請國內外一線專家、技術骨干人才開展講座10多場,如美國德州大學休斯頓醫學院張向陽教授SCI論文撰寫指導,安定醫院王長明和李先賓博士、北京大學李量博士等專家關于ERP、核磁、工程心理學等最新前沿知識拓展,與師生積極對話,拓寬了眼界,把握了國內外前沿知識,讓畢業生的知識能力都能達到就業單位要求的水平[2]。課程內容本質上是建構性的,教師和學生均作為課程及內容的開發者,可以共同制定和發展課程培養方案,并不斷對其進行評價和修訂,以非線性的求知方式最大限度地獲取最全面的知識,秉承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已基本完成核心課程的網絡平臺建設,將教學資料視頻共享,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機會,學生能及時在網絡平臺上反饋教學問題,增加師生溝通渠道[3]。
二、師資結構改革對人才培養的影響及改進
僅2017年我院就有5個校級重點教改項目和一個市級重點實驗室通過了評估。以綜合能力、平時表現為主要的考核評價標準的模式,也受到了省市級專家的一致好評。由于有了這些平臺支撐,我院已將課堂教學、團體培訓、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了起來,實現了慕課教學和傳統教學方式的互補,改變了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近年來我院更是注重師資隊伍培養,共引進中科院心里所博士2位,韓國全州大學博士1位,在讀博士2位,極大地提升了師資隊伍水平,帶來了國際最新的創新理念,中標國家級項目一項,發表SCI論文4篇。自2014年起,我院實現了本科生導師雙向選擇的制度。此政策是培養心理專業人才的極大保障。近期文獻研究發現,大一新生手機游戲成癮學,學習應付被動等狀況比比皆是。我校為鍛煉大一新生體質和抗挫折能力,由導員輪流帶領,每天堅持晨跑,晚上堅持將晚自習持續到9點,此改革極大提高了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和學習成績。
三、學習文化氛圍影響人才培養
除了對科學研究和導師素質水平的提高,大學的文化氛圍才是對創新性人才培養的改革難點[4]。如果師哥師姐們有良好的學術傳承,帶動新生奮發圖強太容易了。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特別對各學生社團的管理應成為重中之重,努力樹立學生心理協會社團勤奮求實的理念。通過心理知識競賽和心理協會各項活動把全校師生對心理學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我院還充分利用實驗室和教學基地,開展學生的職業氛圍培養工作。目前有中小學實踐教學基地6個,三甲醫院教學基地9個??偨Y語還指出:“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蔽覀兎治隽耸僭盒P睦韺W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心理學學科發展面臨的機遇,從優化重組資源、明確學科發展方向、加強合作交流以及走創新之路等方面論述了心理學學科發展的具體措施;同時,從明確培養目標、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加強實驗室建設及實驗教學、坐實本科生導師雙選制、培養學生科研創新及實踐能力等方面,為提高心理學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有利的改進措施。要永遠的相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這一句話,學習心理學也沒有捷徑,只要心理學院的師生共同努力奮斗,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教與學,開創心理學教學新局面,培養出更多的心理學人才,必將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李香.滄州醫專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D].2016,天津師范大學.
[2]林心宇.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醫學院校學生國際化培養的研究[D].2015,南方醫科大學.
[3]陳宗陽.網絡環境下高校心理健康在線教學模式研究[J].電子測試,2016,23:98-99.
[4]郭娜.關于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才智,2017,36:45.
作者:王瑩 趙陽 張敏 靳文秀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 上一篇:大學生誠信教育路徑分析
- 下一篇:高職英語教育現狀以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