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傳播心理學教育研究
時間:2022-09-25 11:04:16
導語:網絡信息傳播心理學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陳琦所著的《教育心理學(第二版)》(2011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書,所擴列的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具有普適性,它適用于各個歷史分期、各個年齡階段不同的教育心理,而在當下網絡信息傳播時代,教育心理學的未來值得我們展望。
一、教育心理學的一般內容
教育心理學,顧名思義,講的自然是教育過程中的心理過程,主要研究學校中教和學兩個方面的發展過程與規律的一般科學。廣義上講,教育心理學是各個領域各個年齡階段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規律。一般而言,它從教育中的兩個主體———教師和學生展開,并且圍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加以補充。影響人發展的因素是多層面的多種多樣的,其中機體的成熟與成長水平是一個很大的方面。除此之外,日常練習和從練習中所總結的經驗教訓也尤為重要,足夠的社會經驗和自我反思能力對人的發展起到很大作用,對教育的推進也具有一定的影響。維果斯基的發展理論也認為,一個人從兒童到長大成年,在外在環境與教育的幫助下,低級的心理機制逐漸走向高級,通過教與學的過程,使兒童掌握了相關知識,并且內化于心成為自己的東西與想法,因而指導未來的教育與實踐的發展以及心理的成熟。教育心理學就是研究教育的推進對心理產生的影響,研究教與學過程中人的心理產生變化的一門一般科學。
二、教育心理學本質特征與重要價值
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而人是通過環境與教育逐漸成長起來的,沒有教育、沒有師生之間教與學的傳授,就不會有獨立人格的產生,也不會有高尚品格或者成熟心理的出現,教育心理學的本質是研究教育與心理的關系,研究在教與學活動過程中人的身心變化,研究兒童的認知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又是如何建立獨立準確認知的,研究人的身心變化軌跡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規律去了解世界,去發現世界。
三、網絡信息化時代背景的影響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的時代悄然支配著我們的生活,信息化的飛速發展,不僅推動了生產力的變革,還促使經濟的騰飛,在思想文化領域也掀起了一陣巨浪。而教育心理學也不例外。心理學與信息科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利用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來精確分析心理學領域的問題,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呢。網絡信息的加入,有利于更好地調動數據,更好地解釋心理學相關教育術語的信息化意義,更進一步系統而具體地分析高級的、以往沒有信息化的高度發展不能完成的相關調查與研究,為揭示更加復雜更加高難度的思維過程或兒童教育認知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上的巨大幫助。
四、網絡化與心理學教育有機結合
網絡信息的飛速發展給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另一個層面上也存在著隱患。大量的網絡數據網絡調查是否會代替傳統研究的地位?智能化的心理研究又是否會對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想要避開網絡應用中的弊端,促進網絡信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有機結合顯得尤為重要。將現代先進的信息科學技術與以教育心理為分支的社會科學理論有機統一起來,使科學技術為采集并且研究海量的大數據提供便利,使網絡信息化的普及與發展為教育心理學的進步謀福利,使兒童的認知發展更符合當代規律,為教與學中所帶來的教育發展及心理變化注入新鮮血液,進而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共同進步。
五、未來教育心理學發展新方向
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的騰飛獲取大量的數據,用以前所不曾有的海量研究數據助力科學研究,助力教育心理學不斷發展,助推該領域的進步。當代的教育心理學應當立足于時代的高起點,立足于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通過新方法、新技術、新數據來推動學科發展。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與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認知規律,了解心理變化并總結一般規律的一門科學。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隨著網絡信息化的不斷普及,為教育心理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促進教育心理學與網絡信息化的有機結合,善于利用科學技術給我們的海量數據,輕松計算調查,在研究實踐主體的活動中取得更大的進展,使人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自己的發展過程,了解自己的認知程度以及認知水平的發展,進而為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推波助瀾,同時促進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的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作者:王祥君 單位:湖北商貿學院
- 上一篇:高校學生心理學思想動態研究
- 下一篇:心理學思想起源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