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英語聽力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1 04:57:00
導語:多媒體英語聽力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中國加入世貿和申奧的成功,學生在工作和學習中用英語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已經成為關注的話題。根據聽說領先的教學原則和教學目標,結合云南財經大學英語的教學實際,探討在網絡多媒體條件下如何有效地實現聽力教學。教師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讓聽力教學貫穿于英語教學,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一、傳統聽力教學遇到的問題
傳統的聽力教學遇到的最大障礙是聽力設備的落后或陳舊。在落后的城市和山區,教師上課依靠的設備只有錄音機,如果設備陳舊的話,放音時還會出現機械故障,從而影響學生的聽力效果和教師的教學進度。在相對發達的城市,雖然教師可以在語音室上課,但并沒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聽力環境。學生的眼睛要么面對冰冷的機器,要么看著乏味的問題,耳朵聽到是枯燥的語言材料。在這樣一種單一的聽力環境之下,學生的眼睛容易疲憊,耳朵也容易走神,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集中到所聽的材料。有的學生甚至由于緊張而沒有抓住任何有效信息??偟脕碚f,在做聽,說,讀,寫,譯幾方面的能力測試時,學生在聽力中往往表現出更多的緊張,這種緊張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主要包括心理自發的擔憂,陌生的語音,過快的語速,較長的篇幅,模糊的文化背景知識,少量的生詞和較少聽力練習。主觀因素的緊張已經讓學生本身陷入困境,再加上只有耳朵在被動接受信息的單一的客觀環境下,緊張和乏味明顯影響了學生正常聽力水平的發揮。有的學生即使很專注和放松,聽的效果也差強人意。
其次,傳統的聽力教學時間有限。大外的學生,一周只有一次聽力課,只有輪到聽力課的時間,學生才能感受地道的美音或英音。由于繁重的教學任務和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學生長期處在被動接受的狀態,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且養成依靠老師的習慣,課后幾乎不做聽力練習。而在傳統的讀寫課上,不管是課文背景知識的介紹,詞匯的列舉,內容的講解,老師都是單一的依靠板書在傳遞知識,無法在讀寫課中有效地融入聽的訓練。我們知道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經過大量,反復的練習,才能讓聽變得清請楚楚,輕輕松松。固定的聽力上課時間加上學生課后不聽的事實讓學生多年的聽力學習收效甚微。
最后,傳統的大學公共英語的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對能體現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聽力和口語不重視。教學目標對聽說的不夠重視直接導致教師和學生對聽說的忽視,教師忙于語言知識的傳播,學生忙于知識的被動接受以應付繁多的考試,最終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無法用英語進行口頭和書面的消息交流。
二、多媒體環境下聽力教學的方法
(一)選擇優美的英文歌曲
中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換和融合讓越來越多的西方音樂流入中國,作為一個英語教育普及的大國,英文歌曲很快在學生中流傳開來。如果能在英語教學中恰當地利用英文歌曲,既能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獲得樂趣,又收獲到了語言學習的成就感。多媒體技術為這種教學方式奠定了基礎。在網絡,多媒體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聽英文歌曲來提高聽力逐漸成為英語教學的一部分。優美的聲音,美妙的旋律,生動的畫面,清晰的歌詞吸引著學生的整個注意力,在這樣輕松,愉快,真實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逐漸增加,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
在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不同類任務讓學生完成,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有了明確的任務后,學生不在機械地跟著教師的指令做各種活動。他們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不斷努力來實現制定的任務。在網絡多媒體環境下,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的任務設計來提高學生的聽力。
第一,聽的過程中,填寫所缺信息。此練習類似四級考試聽力的sectionC部分。可讓學生聽三遍。第一遍完整聽歌,對歌曲產生整體的印象。第二遍邊聽邊寫出所缺單詞或短語。第三遍邊聽邊檢查所寫信息。比如在聽MichaelJackson的Childhood時,可將歌曲改成一個類似完型填空的練習。以第一段為例:
Haveyouseenmy________?
I''''m_________theworldthatIcomefrom.
CauseIhavebeen________around,
Inthelostandfoundmyheart,
Noone__________me,
Theyviewitassuchstrange_________.
''''causeIkeepkiddingaround,
Likeachild,but___________me.
這樣的訓練,難免會有難詞出現,學生要學會跳過這些難詞,保持正常的心態,繼續接下來的填詞。
張云梅:多媒體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第二,聽的過程中,抓住關鍵詞,理解歌曲大意??疾鞂W生在聽到大量消息后的綜合判斷力。這種練習要求教師先設計好問題,呈現給學生,學生要根據記下的單詞或短語,做出判斷。此練習類似四級聽力考試中的SectionB部分,學生聽完一遍后,對所提問題進行回答。以Childhood為例,設計問題如下:
(1)Thesongismainlyabout_________.
A.parents
B.marriage
Clife
D.study
(2)
Childhoodofthesingeris_______.
A.interesting
B.exciting
C.depressing
D.surprising
(3)
Whichoneofthefollowingsentencesisnotmentionedinthesong?
A.Nooneunderstandsme.
B.HaveyouseenmyChildhood?
C.butpardonme
D.sailingaroundtheworld.
對于多個問題的出現,學生不要只盯著第一道題,而是很快地掃一遍所有的題目,帶著問題來聽,作題的效率會更高。
第三,聽的過程中,適當停頓,讓學生重復有一定難度的句子。聽力練習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知難而上的精神,不要一遇到生詞或難句就放棄,否則聽力將原地踏步,不會前進。老師要找出一些有挑戰性的歌詞,學生根據所聽的歌詞,所看的畫面,歌手的表情,姿勢,甚至嘴形來預測聽到的歌詞。以Childhood為例,可選擇幾句有難度的句子。
(1)Theyviewitassuchstrangeeccentricities.
(2)It''''sbeenmyfatetocompensate.
(3)Likepiratesinadventurousdreams,ofconquestandkingsonthethrone.
較難的句子,教師要讓學生反復的聽,并做一定的提示,如果還是聽不懂,可以讓學生先看歌詞,在來聽,直到聽懂為止。
(二)選用原版的英文影視材料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忙于語言知識的傳播,忽視了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無法交流,即聽不懂,也講不出。眾所周知,任何的語言活動起源于聽,幾個月大的嬰兒,盡管不會說話,其實一直在聽周圍的各種聲音。學生在用英語交際時,聽比說還重要,聽是說的前提。傳統的聽力教學中,由于聽力材料的單一,學生很難一直專心地聽。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推廣,聽力材料的來源不再單一。在眾多的來源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需要來發現并挑選合適的材料,原版的英文影視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通過聲音,圖象,文字的結合,再現了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部優秀的英文電影通過健康的內容,地道的英語,有趣的情節牢牢地吸引學生。在這樣真實的語境中,學生往往表現出高度的熱情和專注,他們會盡力想要聽懂電影的語言?;趯W生這種積極向上的學習心理,聽的效率也隨之提高。和英文歌曲的教學一樣,如果老師沒有設定任務,學生很容易過目而忘。因此,在觀看英文影視材料時,教師一定要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承擔起組織者,安排者,計劃者的角色,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使用原版的影視材料時,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可選擇優秀的電影片段進行教學。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就是理想的首選教材。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聽力效率。
第一,觀看影視材料前,教師必須安排學生做相關的預習活動。影視材料不同于其它的聽力材料。首先,其語言的表達方式主要通過對話展開,語言較接近生活,常見習語,俚語,不完整的句子,停頓和重復。其次,為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情節變化的需要,人物的對話有時語速較快。最后,電影是反映西方文化的一面鏡子。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沒有一定的背景知識,很難理解電影表現的主題和反映的社會問題?;谟耙暡牧系奶厥庑裕處煴仨毎才艑W生預習。就視聽說教材來說,預習內容包括劇情介紹,場景介紹,詞語列表和文化背景。學生的預習活動對于教師在組織學生觀看影視材料的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要。有效的預習讓學生在觀看中處于主動,積極,自信的狀態,非常有利于學生對故事情節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體地位的確立。
第二,教師在學生觀看影視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在影視材料的觀看過程中,教師不是充當放映員的角色,而是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教師要通過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意義,有組織的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完成各項任務,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聽力的目標。影視材料是一種綜合性的材料,不再是單詞和詞組的單純理解,對聽的要求較高。因此,學生需要重復觀看,才能逐漸地完成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教師要根據不同的任務設計,指引學生有效地觀看。學生在第一遍觀看時,可連續觀看,教師要給學生設計幾道簡單而概括的問題,如電影的中心思想,涉及到的人物,發生的時間,情節的概括等等。剛開始時,設計的任務簡單一點,容易激發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在此階段,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趯W生的預習和多媒體帶來的視覺和聽覺的結合,學生基本可以完成教師在第一階段設置的任務。相對簡單的教學任務完成后,學生的觀看興趣越來越濃厚,觀看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遍的觀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參與者。教師可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和細節方面的問題。教師需要停頓或重復播放,并且講解聽到的生詞,長句,俚語,俗語和難句。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可基本完成教師在此階段設計的問題。兩遍的觀看后,可以讓學生第三遍觀看。此階段,學生又成為教學的主體,理解之后的觀看讓學生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有一種滿足感。
(三)利用讀寫教學課件
教師需要把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任務的首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在聽,說,讀,寫,譯等五種能力的培養中,各高等學校要特別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事實上,學生最怕的就是聽力,經常抱怨聽力很難提高,有的材料就算聽很多遍,也無法聽懂。其實,聽力是可以提高的,實踐證明最重要的提高聽力的方法就是堅持。在傳統的教學中,聽力只局限于聽力課。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聽力教學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任何一節英語課,學生都有機會練習聽力。每次課教師都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些聽的訓練。長期堅持不懈的訓練加上教師的指引,學生的聽力水平會逐漸提高。我們學校大外的學生沒有聽力課,但教師可以在讀寫課上有意識地加入聽的訓練,適當地把聽力教學融入到讀寫教學中。讀寫課上,教師可通過以下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聽活動。
第一,背景知識。在高校大學外語教學中,普遍選用的教材是新視野讀寫教程,每冊有十單元,每一個單元側重討論一個話題,文章都選于英美報刊或書籍。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師需要準備一些和文章相關的背景知識。如第二冊二單元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roughouttheWorld一課,為幫助學生清楚地了解環境在世界各地的現狀,教師在課件的設計上要加入BrandBanks,Amazon,Mecca的介紹,介紹中可加入精致的圖片,翔實的文字,配上優美的聲音。教學中,教師可讓文字和聲音分離,讓學生通過聽覺和視覺來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聽上兩遍后,在配上相應文字,學生既收獲到相關的背景知識,耳朵也得到了鍛煉。
第二,預讀活動。每一單元課文前都有預讀活動,以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可把預讀活動看作一個簡短的聽力訓練。通過聽一篇和課文相關的簡短文章的錄音,學生要找出相應問題的答案。針對此項練習,為了能準確,快速地找出答案,教師可介紹幾種常見的作題技巧:首先,學生要學會預測,預測指的是學生在聽之前或聽的過程中要對即將聽到的內容不斷做預測。針對每單元的預讀活動,學生可根據所題問題來猜測文章的大概內容,如看到Whyaremostcountriesnotconcernedaboutenvironmentalawareness?學生猜測到文章的內容和環保有關系,便會在腦海中搜尋和環保相關的知識,這樣,在聽的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聽而不慌。其次,聽的過程中,要做到精聽和泛聽的結合。在預讀活動中,學生既要精聽也要泛聽。對于整篇文章,學生需要抓住大意,而對于具體的問題,特別是有關細節方面的問題,學生必須仔細地聽相關的部份以找出細節性的信息,只要聽到問題的答案,就可忽視其它不相關的消息。
第三,單詞和課文。單詞和課文是讀寫教學的重點,教師不僅要通過單詞和課文的講解傳授語言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在單詞和課文的講解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單詞和課文的錄音。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一邊回憶所教的知識點,加深對單詞和課文的吸收,一邊感受地道的優美的語音,不斷識別所聽到的內容。在這樣一種真實的環境學習語言,學生能夠發揮最大的學習積極性,并能最快地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
讀寫課中,通過以上形式的練習,教師可適當地將聽力貫穿于任何一節讀寫課。這樣,聽力教學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在課堂上持之以恒的引導加上學生課后堅持不懈的練習,學生聽力的提高不再是難題。
參考文獻:
[1]修月禎.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改革之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李麗生.英語新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M].云南:云南大學出版,2005.
[3]尹剛.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席玉虎.當代英語教學實用模式與技巧[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2002.
[5]DavidNunan.體驗英語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
- 上一篇:九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
- 下一篇:學院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