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20 08:08:00
導語:中學英語教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語言學習離不開環境,聽與說的能力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形成的。英語聽說環境的創設既包括課內的,也包括課外的。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適宜英語聽說學習的語言環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積極和正確地練習聽說英語,提高聽說能力是很有成效的。
關鍵詞:英語教學聽說環境創設
語言學習離不開環境,聽與說的能力都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形成的。我們的學生雖已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語言分析能力,卻很難借用已有的英語語言知識從事日常的英語交際活動,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語言環境的缺乏。此外,我們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的另一個障礙就是不敢開口說,雖然在課上能讀讀、拼拼、說說,但在課外,幾乎聽不到學生自覺用英語來交流。他們往往怕說錯、太害羞,這樣等于放棄了說的機會,這種不會聽、不會說的英語,只能成為“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因此,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適宜英語聽說學習的語言環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積極和正確地練習聽說英語,提高聽說能力是很有成效的。
一、課堂教學中聽說環境的創設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渠道,也是學生得以規范練習聽說能力的主要場所。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個學生敢于聽說的心理環境、一個學生樂于聽說的現實場景、一個寬松愉快的人際交往環境,是中學生學好英語、用好英語、提高聽說交際能力的良好契機和有效途徑。
(一)營造學生敢于聽說的心理環境
在聽說教學中,針對學生在英語聽說上的心理特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學生解除心理緊張,輕松愉快地進行聽與說的練習:在教室里把學生的座位以小組或環形形式布置,讓他們面對面而坐,以增加親切氣氛;說英語時讓學生坐在座位上,而不是站著說。這樣他們感到更自然。開始階段,允許學生使用錄音機播放他們為某個話題提前準備的磁帶錄音,以免出現由于心理緊張帶來的口誤;讓學生戴自己制作的假面具,以掩飾緊張而產生的尷尬表情;讓學生在語音室或通過電話在相互看不到的情況下交談;等等。事實證明,營造一種氣氛,使學生不再感到緊張,讓他們愿意問問題并愿意無拘束地發表他們的意見,這是培養學生聽、說英語的首要條件。
(二)創設學生樂于聽說的現實場景
1.應用多媒體技術設置音、像、形并茂的真實的會話場景。
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材特點,選擇恰當的電教媒體,并掌握適當的時機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聽力訓練,集音、像、形于一體。它們的優化組合能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一種立體化的思維活動,多渠道地感知語言材料、物質材料,多層次地對大腦皮層進行刺激,通過文字、圖像符號、聲音信號等語言與實踐聯系起來。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豐富的聲像并茂的語言教學內容,最接近語言交際的自然環境,能使學生在真切的情景中學習活的語言。
2.通過不同的活動方式設置生活情境。
教師應盡力采用多種方法設置不同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課上練習說英語,如:內容復述、角色扮演、看圖說話、短劇表演、爭論辯論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由地、創造性地進行表達。如:
內容復述:讓學生復述他們所讀到、看到和聽到的故事。
角色扮演: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練習情景對話。例如:在診所、在車站、在郵局、在餐館、在商店等場所。
看圖說話:給學生看一些動畫或幽默畫,讓他們就圖畫的內容,暢所欲言。
演講比賽:選擇一個話題在班上進行演講比賽,同時讓學生做裁判,給講演者打分。
爭論辯論:選擇那些可辯論的話題,例如:計算機游戲對學生有益還是有害?首先讓他們分組,討論10分鐘,再把他們分成正反兩組進行辯論。教師對他們的辯論給予引導,督促那些沉默不語的學生參加辯論,以保持班上的活躍氣氛。
短劇表演:學生喜歡演短劇,因為他們可以相互幫助,共同理解劇情,創造一種協作的氣氛。
充當翻譯:讓一個學生扮演翻譯的角色,另一個扮作為外國人,一些學生作為當地的居民,他們通過翻譯進行交流,例如:買東西、觀光訪問。
各抒己見:選擇那些學生感興趣或有過經歷的話題,或是他們想談的話題如:假日、大自然、廣告、環境和污染、明星、歌曲、音樂、雜志、運動和旅游等等,說出自己的見解。
總之,教師應盡力創造更多的方法讓學生練習說英語,這將會喚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好地掌握“聽”與“說”的技能。
(三)營造寬松愉快的人際交往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平等、民主、尊重的態度,指導學生,與學生共同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交際環境。教師在課堂上盡力用各種手勢、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感染學生;教師不但要以一個導演的身份出現,也要以一個演員的角色出現,給學生以演示和示范。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準備他們所說的內容,強調學生要用自己的話,述說大意;在同別人的對話時,鼓勵學生多說英語,如果聽不懂對方的話語,請說:“Ibegyourpardon.”在說英語的過程中,讓學生把注意力首先放在語言流利上,而不是過分強調語言準確,也不要過多的考慮語法。還可以讓英語表達能力好的學生來帶動差的學生。每當學生用英語完成一個項目后,教師應該給予鼓勵,讓他們感到自己又取得了進步,有一種成就感。
同時教師的態度要溫和,只要學生用英語說話,有一點進步,就要給予表揚。態度要真誠,努力找到學生做對的地方。不要表露出失望、生氣和不耐煩的情緒,要以尊重和友好的態度對待學生,珍視他們的勇氣,不嘲笑任何學生,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行為方式,而不是總期待學生符合教師的要求,要信任他們,等待他們接近教師的要求。
二、課外英語聽說環境的創設
語言的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在各種場合大量接觸。在課余時間學習英語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發掘課外的英語聽說資源,創設課外英語聽說環境。
(一)抓住校園里的一切可用素材
1.開辟英語角
可以在校園里劃定一個范圍,建設成“EnglishGarden”,教師鼓勵并帶領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會話交流,鼓勵學生克服怕說錯的心理,大膽地說,只要相互能聽懂所要表達的意思(其實外國人和中國人交流時也會用最淺顯的單詞和句子)。不斷練習,詞匯量就會不斷增加,練得多,說得就流利了。
2.合理利用廣播、小電視臺等宣傳陣地
平時收集一些英語會話的錄音帶,或與教材相配套的音像資料,結合學校廣播,利用晨讀或中午播放讓學生多聽,不知不覺中吸收。還可利用小電視臺,由學生自己編排一些日常英語對話、小品、課本劇等等,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信心。
3.引進“外資”
因地取材,根據學校各自的條件,可以考慮聘請當地公司的外國員工或聘請外國教師來和學生面對面交流,讓學生體會純正的外語味。
(二)在家庭里尋找學習的環境
1.收看電視中的英語節目
“只要你用心,機會有很多?!比缃瘢S多電視臺都舉辦了英語節目,這是一個很有利的條件,收看這些節目就是很好的聽練機會。
2.通過英語光碟收看“小電影”
市場上有許多英語碟片,深受學生歡迎,他們在自我休閑的同時,也能學到不少的知識。
3.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與家人之間進行英語口語交流
學校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環境是要創造的,學習英語必須要有練習說的機會,這是學好口語的基礎,我們教師在搞好課堂教學之余,還要努力挖掘課后的一大片練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既是對課堂訓練的一種有效補充,也是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一條學習捷徑?!奥牎薄罢f”做為英語的基本技能,只能通過大量的練習獲得。實際上學生應用英語的愿望很強烈,他們“聽不懂、不愿說”只是因為怕出錯、緊張而造成一時找不到恰當的英語詞語來表達自己。如果教師努力創造一個英語學習的良好環境,通過各種方法鼓勵、訓練他們,學生會非常積極地、自動地和自然地運用英語這一交際工具。
- 上一篇:語文課新技能管理論文
- 下一篇:初中英語趣味性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