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在英語課中實施論文
時間:2022-08-20 09:02:00
導語:教學模式在英語課中實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英語課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地提出系列不同類型的問題或任務,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索、實踐體驗、解決語言問題,使學生能夠較為自如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
關鍵詞:“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實施
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課文內容材料,選擇、設計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問題,選擇真實性(盡可能真實)事件或情境作為驅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性任務(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解決的問題),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運用剛學過的語言知識來解決某一情境下的交際問題,或是運用已有的語言知識、策略及技能來探尋運用英語的規律的一種教學模式。
教師應注意的是,問題及任務的設計所包含的應是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可實現的目標和成果,而不是單純操練、模仿某種語言形式,應通過問題或任務來激發語言習得過程。問題的解決及任務的完成情況是評價的標準。
基于以上的認識,筆者在英語聽說課上對“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實踐,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實施步驟如下:
(一)呈現要解決的問題
在學習新課文之前,教師把要完成的任務呈現給學生。問題及任務的設計是源自課文而又超出課文的。在英語聽說課中,我們選用了全國英語等級考試用書。在講到Hobby一課時,我呈現出的問題情境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在學完本單元后,能用英文向大家介紹、講解、展示自己的業余愛好,并能夠用英文和其他同學交流自己在發展愛好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這樣的問題情境非常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因而學生容易產生樂學的情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中。同時使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尊重彼此的習慣和愛好。在呈現問題情境的同時,我還向全體學生公布一張“問題解決”能力評價表,這張表中包括的內容有:(1)在態度上積極參與,大膽表現;(2)使用了準確的語法結構或表達法;(3)語音、語調正確,表述流暢;(4)展示形式新穎,有創造力。要讓每一位學生明確如何表現能被評定為“圓滿完成任務”。另外,使學生明確教師打分的原則是:先給出小組平均分,每個人的成績要視小組平均分上下浮動。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二)信息輸入引出語言焦點
先讓學生帶著任務聽課文的錄音材料,而后教師講解重點語言結構,使學生具有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為其解決問題奠定基礎。我給學生們就Hobby一課提出的問題是(1)Whatisahobby?(2)Howmanykindsofhobbiesarethere?Whatarethey?(3)WhatisLiMingcrazyabout?IsLiMingonateam?(4)WhatisBillJacksoninterestedin?Thenwhatsportsdoesheplayonweekends?在啟發和引導學生們回答問題的同時,注意提示學生不要高聲集體回答問題,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知道答案,請他們舉手。先請一位學生回答,然后問其他學生:“你們中有多少人同意他/她的回答?同意的同學請舉手。”隨即向不舉手的學生提問:“如果你不同意,那么你認為正確的答案是什么?”“你們中有多少人同意他/她的回答?”“同意的同學請舉手。”……這樣就能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思考、判斷,而且把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能調動起來。提問過程中,我對本單元中出現的一些關鍵性詞匯和常用表達進行了歸納性的講解,如becrazyabout,Ilike/love/enjoydoing,beinterestedin,playingfootball(basketball,tennis…),goswimming(skating,skiing…)等等。一定量的信息和知識的輸入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學生是無法進行高質量的信息輸出的。
(三)語言焦點操練
教師要注意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教材中的對話或課文進行模仿和練習。如反復播放錄音原文、教師帶讀、學生分角色朗讀,并鼓勵學生actout(到臺前演示)教材中的對話,力求使學生當堂掌握對話及課文中出現的重點的語言表達結構,為學生能夠對語言進行創造性的運用和遷移做好準備。在這一階段,教師還可以自帶的照片和圖片為媒介,用英文介紹自己的課余生活與愛好,并表示愿意與學生們分享自己的情趣與快樂,力求使師生在情感上交流融洽,讓課堂始終處于一種輕松活潑的氛圍之中。
(四)解決問題
探討思路在模仿、演示課文及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中探討每個人應如何運用較為準確的語言結構表達和交流自己的情趣和愛好,提出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鼓勁,相互傾聽,相互啟發,從而尋找到問題解決的思路。教師則起到學習伙伴的作用,在教室中巡視,并對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鼓勵,鼓勵學生積極地表達和交流,此時不需要對語言形式上的錯誤進行糾正。此階段的側重點是:鼓勵學生在小組范圍內進行自然的、探索性的語言交流和運用,以意義表達為主,側重語言的流暢性,目的在于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準備階段小組中的學生在相互啟發、充分交流和練習的基礎之上,做好準備,試圖去借助文字或直接以口頭形式向全班進行匯報,展示他們相互幫助、合作交流的收獲和成果。在此階段每位學生要針對所要表述的具體內容及展示的形式、語言表達方式等作全面規劃,甚至可以在小組內先進行模擬匯報和展示活動。此時,教師巡回于各小組之間,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改進語言,同時回答學生在語言運用方面的問題。此過程的側重點在于語言的清晰、準確,結構合理。
匯報階段匯報階段就是讓每一位學生到臺前介紹和展示自己的業余愛好。學生們各顯其能,采用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的帶來了自己的畫作、精美的收藏、旅游時的照片,還有的學生制作的PowerPoint圖文并茂,唱出的英文歌曲《Takemetoyourheart》婉轉動聽,全班同學都情不自禁地隨著唱起來,課堂上充滿了和諧的學習氣氛。每位學生在展示結束時,要給其他小組的學生或教師提問、發表看法的機會,這樣就使得各小組里的學生相互間有了進行對話和交流的可能。教師則更加側重培養的是學生語言運用的環境意識。如有的學生在接受其他小組同學的提問或建議時,用了Shutup!教師及時作了糾正,提示學生注意語言運用的場合,從而有意識地逐步培養學生的語用意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對每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展示與交流的方式和內容加以評論,以事先公布的“問題解決”能力評價表為依據,小組積分與個人得分相結合的原則,當堂給出成績,及時進行鼓勵,適時實施德育教育。例如,有的學生展示的愛好是computergames,經常是stayupverylateinordertoplaycomputergames,教師及時提出Playingcomputergamesforalongtimeisawasteoftimeanddoharmtoourhealth.Soweshouldedifyanddevelopourhealthyandusefulhobbies.在學生們闡述過程中,教師有必要提示學生對有些句子可以其他方法進行表達,使其更確切或更能夠讓人理解,但一般不做明顯的錯誤糾正。
語言焦點分析階段展示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帶著學生一起對探討思路、準備階段、匯報中出現的典型語言問題進行分析、講解,促進學生內省智能的發展,督促其反思,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活動相平衡。有意忽視整個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糾正其嘗試中出現的錯誤,既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其語言能力。因為嘗試中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學生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嘗試與錯誤也都是有價值的。這一過程其實很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探索語言運用規律,更好地理解、掌握語言形式,語法結構,語言搭配及詞匯意識,促使其語言系統化。
(五)練習
開展必要的練習活動來強化學生對剛接觸的語言形式的運用,如:依據課文對話編寫Listentothetapeandthenputthesentencesinorder.練習的形式也可以由學生自行設計。就Hobby一課有學生自行設計的練習是:Choosethreehobbies,thenaskthememberofyourgroupwhattheythinkabouteachhobbyyoulisted.雖然這種活動并不一定能夠使學生立刻掌握這些語言形式特征,但這種做法對于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還是很有必要的。
通過這樣的“問題解決”教學設計模式,教師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的同時進行了相互間的啟發性交流活動,通過學生的自我展示自然而然地將音樂、運動、藝術等元素引進了英語課堂,由于主題與學生的生活關系密切,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確保了英語習得過程中的流暢性、精確性及復雜性之間的平衡。教師的作用始終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以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問題”為主線,通過不同層次、不同性質、不同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教師所設定的問題解決情境中,真正做到好學、樂學。
參考文獻:
[1]陶西平.多元智能理論與“問題解決”教學[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4.
[2]亞歷山大(Alexander,L.G.),何其莘.新概念[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 上一篇:高校國際貿易雙語教學論文
- 下一篇:英語互動式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