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性評價論文

時間:2022-08-21 05:42:00

導語: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性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性評價論文

摘要:文章淺析了過程性評價在職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及遵循的原則,以不斷豐富和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導引課堂教學的更優化,并通過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達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反饋信息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職業教育的英語學科教師,本人認為不斷豐富和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是當前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改革這個大課題上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務之急是將舊教育體制下所習慣性采用的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方式加以改革,采用更為適應當代學生發展的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從而真正達到課程改革的目的。

一、問題的提出

評價是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FrederichTaylor(1911)首次提出了教學評價的理念,該理念強調考試的意義,目的是了解學生學習進步的程度。長期以來,我們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在學期末或某一學習階段結束后進行評價,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標準,為學生此階段的學習提供鑒定性評價,這就是我們經常采用的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

美國教育評價專家斯塔弗爾比姆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職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職業英語課程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

過程性評價理念的提出彌補了終結性評價的不足。科學的評價結果不僅可以為教學提供有益的反饋,幫助教師通過過程性評價的各種方法和手段,幫助教師不斷獲得反饋信息,了解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改進學習方法,促進和激勵學生高效學習。

職業英語教學評價要在相關教育評價理論的支持下,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控。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調整學習策略,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過程性評估的效果雖不容置疑,但其實施過程卻相對比較復雜,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過程性評價方案和模式。

二、過程性評價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課堂教學過程評價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實施過程性評價的主要場所。教師應該把課堂變成激勵和保持學生能夠學習英語興趣的場所;一個給學生提供最大最有效語言輸入的場所;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一個學習困難能得到解決、學習策略能得到培訓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方式上,貫穿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最后評定是檢查作業的整個修改過程,以及了解學生寫了多少與答案不同的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尤其針對靈活的英語寫作)?;谶@種評價的作業,自然是五花八門,精彩紛呈的,其中不乏智慧火花的閃現。

每個學生都各有所長,在過程評價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使自己的某些特長、才能、潛質得到認定。從某種意義來講,過程評價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種具有公平意義的評價。

(二)課外學習過程評價

學習英語需要課堂內外的努力,僅靠課堂教學無法保證學生學習英語所需要輸入的質和量,課外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自然延伸和補充,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英語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應該起到促進課堂學習的作用,課外的內容可以對書面作業的完成情況,相關資料的查找情況及同學間合作探究學習情況,包括學習態度與方法,學習計劃,參與英語活動,課外閱讀量等進行評價。通過課堂外的自評和組評,內容既有對被評價者所取得的成績和優點進行肯定,也有指出所存在的不足,以激勵其改進和提高,以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為課堂學習做好知識和態度上的準備。

(三)合作學習能力評價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具有表現性和合作性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空間和合作機會,讓學生通過策劃,設計和表演等方式展示各自的才能,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各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標準》的精神實質。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創造性的任務給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及想象力。

(四)綜合能力評價體系

過程性評價可有多種形式,如課堂學習活動評比、日常家庭作業評定、課外活動參與和點評、學習效果自評、學習檔案、問卷調查、訪談、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平時測驗等。職業教育過程性評價的任務應具有綜合、語言、合作和思維等方面的特征,而不只是對簡單的微觀語言行為的評價。評價應更關注學生在完成綜合性語言任務中表現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與人討論、合作、溝通和協調的能力;有條理地展示任務成果的能力。過程性評價可采用描述性評價、等級評定或評分等評價記錄方式。采用正面鼓勵和激勵機制。教師根據評價結果與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三、過程性評價所應遵循的原則

(一)多樣性原則

《標準》提倡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綜合性評價與單項評價相結合。同時,根據不同知識體系、不同課型、不同程度學生,設計不同的評價目標和標準,注意關注主體的差異性,以利于學生充分展示自身優勢,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

(二)鼓勵性原則

鼓勵是用來激發學生內在潛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學生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鼓勵性評價是為了達到激勵學生學習欲望而對學生進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應。它是教師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贊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更好學習的一種評價方式,是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強烈愿望,促進學生不斷發展。課堂中教師應始終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三)發展性原則

建立發展性評價制度,實行學生學業成績的綜合評價方式,學校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綜合運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驗操作,作品展示等,自評與互評等多種方式,全面反映學生成長歷程。過程性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過程性評價有利于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

(四)公正性原則

針對當代學生具有參與意識和自我意識較強的特點,評價的公正性,激勵性和科學性顯得尤為重要。如在選用評價方式時要堅持民主與公開的原則,注意評價方式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允許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通過評價使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優勢并體驗成功,在展示評價結果時,堅持正面鼓勵的原則,切忌使用負面和傷害性的用語或表達形式,評價語言應體現教育性。

(五)實效性原則

評價既是保證課程實施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各種評價方式應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評價方式應簡單易行,避免使用過于煩瑣的程序,干擾日常教學。注重評價活動的質量和使用時機,讓學生感到評價是積極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防止評價流于形式,或因評價活動不當使學生產生心理負擔和厭倦情緒??傊?,不能為評價而評價或以評價為目標進行教學。

四、結語

教學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過程,富有無數復雜的變化因素,我們應透徹了解教學現狀,以評價目的為指導,基于過程性評價方法的特點,采取積極的有效的評價程序,有助于改變過去終結性評價一統天下的局面,為了最大限度發揮過程性評價的最大作用,將教學與評價緊密結合的特點和優點,我們需積極嘗試并探索過程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斷尋求和豐富操作方法,以促使過程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更廣泛、更合理的應用,使其更具科學性與可操作性。例如:通過單元知識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本單元學習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報刊、雜志查找相關的信息,結合自己的喜好、觀點和看法,結合身邊現象和社會現象,設計編排英語小品短劇,人人參與演出,各盡所能,既充分發揮了當代學生善于展示自我的特點,又鍛煉了英語口語,還復習了所學課程,何樂而不為!我們將該活動納入學業模塊成績的過程性評價內容之一,不僅對學生的參與活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該評價的利用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華,富長洪.形成性評估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6,(4).

[2]黃育云,等.職業技術教育在中國[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3]吳雪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國教育綠皮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