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困生教學對策論文

時間:2022-08-24 10:53:00

導語:英語學困生教學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學困生教學對策論文

【摘要】本文簡要闡述了學生學習英語心理障礙的幾種類型,分析了英語學困生心理障礙產生的主要原因.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英語學習;心理障礙;教學對策

隨著《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以及英語新教材的使用。論文經過一段時問的教學,優秀學生的語言能力較往年有了很大提高.但學習困難生的比例也比以往多.兩極分化現象從初一就開始突顯。由于各種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英語學得比較困難.漸漸地形成了心理障礙。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分析其原因。不僅是學生的課業負擔重、學習困難多,更主要的是學生心理的問題這些學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急躁型。從小學升入中學,有些學生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仍然運用過去的學習方法.由于方法不當.盡管在英語學習中花的時問和精力并不比別人少.可成績仍然不如人意。而這時的中學生好勝心強,情緒不穩定,緊張浮躁,總想急于求成。但越急越不得法.效果越是不佳。

(2)焦慮型。隨著英語課程不斷加深,一些學生知識結構上出現斷層.學習的前后內容不能銜接起來,繼續學習困難重重。屢次考試達不到自己預期的目標,自信心、自尊心受挫.產生失落感而終日緊張不安.嚴重影響學習效率。

(3)抑郁型。一些中學生性格內向、懦弱,在學習過程碰到困難因自己的自學能力低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又得不到老師及時合理的指導.不能及時解決困難,妨礙了進一步的學習。

(4)孤獨型。由于目前教學班容量普遍過大,部分學生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加上有的教師教法陳舊,因勢利導不夠,學生沒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整節課呆呆地坐著.感到孤立無助。久而久之.隨著自信心的喪失和不參與教學活動,形成了日趨嚴重的惡性循環.最終演變為棄學

(5)自卑型。一些理解能力差,反應緩慢.且在小學沒能學好英語的學生,對英語產生恐懼感,雖有學好英語的愿望,但苦于無從下手。由于受到自身因索的制約總認為自己天生愚笨,永遠也趕不上優等生.眼看努力無望,便“破罐破摔”從而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產生自卑心理。

上述各種原因形成的學習i5理障礙造就了英語教學中出現大批的“失敗者”。這與新課程倡導的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理念顯然是不相適應的?!队⒄Z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因此,關注學困生,用真心實意喚醒他們的學習欲望。用真情實景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用恰當的方法幫助他們及時克服心理障礙和學習方面的困難.成了當前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減輕心理負擔,克服心理障礙,重塑自信,達到理想學習效果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適應學生心理,保護學習的良好心理狀態

教育心理學表明.教學過程不但是認識過程。工作總結而且也是心理變化過程.并且認識的效果常取決于心理的變化。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傾向。承認他們的興趣和個性的多樣性與自身素質的差異.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過失。

首先,教師應善待學生。盡顯個人魅力,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英語教學過程從根本上講是通過人際交往而達到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英語的學習態度往往取決于他們與教師的關系.他們往往重視其教師與他們的親與疏而決定學與不學.喜歡和討厭某一學科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所言:促進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關系的某些態度品質。因此,面對千差萬別的教育對象以及他們內心的豐富世界.我們應理解、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和獨立個性.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給學生更多的親近感和信賴感。學生只有在人格受到尊重的條件下,在真誠、接受和理解的師生人際關系中,他們心理上的缺陷才能得以彌補.才能消除自卑感,產生不斷追求、進取、向上的內驅力。實踐正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降低課堂語言學習的焦慮.師生之問良好的情感關系與學習效果有很高的正相關。

其次,根據學生的心理動態,運用多元評價,實施成功教育。教學觀察表明.對外語學習持消極態度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狀況更易變化,我們應通過其言行、表情分析其心理動態,引導他們的情感向有利他們認識活動的方向發展。在教學中,我們努力不讓學困生成為“陪讀生”或“旁觀者”.避免學生這一大批極其寶貴的人力資源被自自的閑置和浪費。在課堂上,我們注意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設置的問題充分考慮梯度。就每單元的課文教學而言.對優秀生可要求其對課文進行復述、縮寫或改寫:對基礎較差的學困生就要求其熟讀.聽寫其中重要詞組、句子或常用句型.讓他們人人“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感。同時運用多元評價.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盡可能地鼓勵每一個學生。筆者認為.鼓勵和評價學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作業中給學生寫評語.讓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直接感受到教師對其傾注的熱情和關愛。那些抑郁、孤獨、自卑的學生.其實特別期待他人的肯定和贊同.希望老師能夠對他們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給予及時準確的答復教師通過作業中評語——師生書面語言的交流.能使學生對本學科產生極大興趣。從而達到教與學的高度配合。在評語中.我們注意簡單、有效、具體,并有針對性,并盡量用學生最近學到的詞匯、句型。如:You’vedonewellin⋯,Welldone!You’vecaughtupwiththeotherstudents.Keepup!或Goodboy.trytodobetterin⋯.Justpayalittleattentionto⋯讓學生在這種具有吸引力的學習情緒中.形成學習英語的巨大動力。在對學生學業進行反饋和評價時.還要考慮到原有的基礎,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不斷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處于積極學習和成功的喜悅中.并讓這種勝利的喜悅化作積極進取的激情.驅使他們克服前進路上的困難。

二、優化教學設計.調動學生潛在主體能量

學生是教學目標的實現者和成功者.課堂教學的主人是他們。教學中能否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

位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常存在這樣一種誤解.那就是把所有教學內容都在課堂上給學生講到.哪一點沒有講到、講透或講遍就覺得是一個缺憾,似乎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其實不然.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并不見得每個學生都能了解或掌握。往往是教師講得口干舌噪,學生卻反應冷淡,灌而不進,輸而不入。其原因是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思維沒有活躍起來。教學論告訴我們:一切被動的教學活動是不可能有較高效率的。由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主動獲取、主動發展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灌輸與接受的過程,教師應把自己視為教學的指導者,而不是主宰者,是引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同時利用英語學科的特點,多提供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不斷激發和引導學習需要.提供更多的思考與創造的時間和空間。特別要注意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切合自己實際的參與機會,擴大后進生的參與面,讓全體學生都能動腦、動口、動手。參與教學全過程.使人人都體驗到參與成功帶來的喜悅和滿足,調動他們的主體潛在能量優化教學設計是調動學生潛能的重要環節?!墩n程標準》提出,“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課標還提出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以foodanddrink一節為例.因為該內容是同學們平時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所以可從日常生活中最必須的riceandwater開始。對于中國學生來講,不僅單詞易記.而且這種名詞的出現率很高,不會造成心理阻礙。然后再將單純的食品內容擴展至民俗文化,聯系到傳統佳節。這樣一來,不僅引出了一些課外的但又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名詞.而且還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融為一體,而且也“活”化了課堂。因此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需要在教師圍繞課程目標精心設計教案的基礎上.依循學生的認知曲線、思維的張弛、情感的波瀾隨時調整教學進程及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可機械地執行預先設定的教案。而是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富有創造性和差異性的真實發展歷程.從而在課堂特定的生態環境中,立足學生現場思路.靈活機智地組織教學進程,以真正滿足學生作為學習主人的需要這樣便能調動和激發學的主體潛能,消除懼怕心理,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一種“課伊始,趣已生;課正行,趣正濃;課已畢.趣猶存”的感覺。

三、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美國布魯納認為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習.還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鲍@取知識的方法,有時比知識內容本身更重要。向時問要質量是以力取勝,向方法要質量是以智取勝。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學生在作業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會在以后的作業或考試中原封不動地出現。對于這些令人生厭的現象.即使教師花費大量的心血也未必能見到明顯的收效。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學習不得法.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主要是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新課程凸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必須把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納入課堂教學.特別要把幫助學有障礙的學生迅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當成重要任務因為我們的教育方法不僅包括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還包括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的方法。

一方面,我們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一切資源,留學生論文幫助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教材是最核心的英語課程資源.教師應根據教材的不同難度、不同教學目的和學生的不同基礎與接受能力等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思考內容與要求.讓他們有的放矢地預習,提高聽課效率。例如,ProjectEnglish,GradeEight,Unit7,教師可提出這樣的預習目標與要求:(1)利用音標和拼讀規則,自學本單元單詞、詞組(強調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結構學習新知識,溫故知新。(2)通讀本單元的對話與課文,了解所要學的基本內容.記錄預習中的難點、疑點以及難以理解的語法現象f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親自去把握具體的事實和現象.產生求知欲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求知)。(3)預習本單元賓語從句的用法,找出本單元中含有賓語從句的句子,總結其規律(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歸納、總結語法規則)。在此,我們要特別注意單獨指導有困難的學生預習,教會他們查字典,讀音標;上課檢查時,盡可能為他們創造展示的機會,使得他們一上課就和其他同學一起進人狀態并且幫助他們養成“三先三后”(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先思考后發問)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本領。

另一方面.我們還應對學有困難的學生不斷進行正確的學習行為的指導與訓練,充分發展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記憶單詞是學困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困難.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從讀其音、觀其形、釋其義、明其類幾方面培養自己的觀察與記憶力.而不是機械地死記硬背單詞。如,學習Plain一詞時,自然聯想explain,complain;。背誦課文應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采用歸納段落大意、嘗試回憶、關鍵詞提示、整體與部分背誦結合等方法。但學習方法也有其獨特性.教師得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他們尋找合適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智力上的不足.也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改善學困生的心理品質.減少焦躁、急躁的心理因素。形成正確的學習心理

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發展學生健康個性

學習英語.掌握這門語言畢竟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苦的勞動.不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與重重困難作斗爭。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是不會取得輝煌成就的。貝弗里奇在《科學研究的藝術》一書中指出:“有所成就的科學家幾乎都有一種百折不回的精神.因為大凡有價值的東西在面臨反復挫折的時候.都需要毅力和能力?!蓖瑫r使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習也常常會遇到挫折.而挫折也往往蘊示著成功和希望。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學生充滿坎坷曲折的學習過程中.意志堅強的人能以頑強、堅毅的意志戰勝一切困難.英語論文以理智權衡熟輕熟重.克服一切障礙直到最后取得成功。而意志薄弱的學生.一旦遇到困難,就對學習失去興趣或放棄學習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十分注意對學生意志、毅力的培養。對此.我們一方面可利用教材中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教育學生,幫助學生克服障礙,戰勝困難,達到期望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們應注意,在引導和幫助的過程中。不應以分數來衡量一切,而應本著“不求人人高分.但求人人進步”的指導思想,讓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使得他們不斷增強信心.最終克服一切困難和心理障礙,樹立學好英語的堅強決心。

關注學困生的英語學習.不僅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關注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課題。其中的教育方式因人異.筆者認為只要堅持不懈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就會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章兼中.語教學心理學[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4]黃遠振澌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