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活動課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26 03:59:00

導語:初中英語活動課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英語活動課探究論文

我們可以把活動理解為“活”與“動”?;睿富罨?;動,指行動。先活化后行動?!盎睢笔堑谝晃?,“活”了才能“動”,活動是為了掌握英語,所以英語活動中使用的語言應是經活化后的語言。

要開展好英語活動課,首先要把文字活化為話語。即把教材提供的語言材料通過教師言語行為或錄音、錄像活化為有聲有色的話語,讓學生全面感知信息。其次要把教材活化為實際生活。即把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設計語境、情景進行練習,也可根據教學中偶發情況化教材為生活,把課本中的話變為學生想說的話,那么學生的語言學習就自然流暢了。最后把教學活化為交際。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揭示語言規律和組織學生的認知活動;而學生的任務則是認識所學語言的規律,通過學習形成語言能力。因此課堂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過程要交際化,讓學生自己親身實踐,在活動中掌握英語。

3、英語活動課的形式及特點

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即為語言能力的訓練和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語言能力的訓練重在掌握語言形式,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重在實際運用。按教學過程劃分,英語活動可分為:理解活動、操練活動、模仿活動和模擬交際活動。

在英語活動課中,學生始終處于動態之中,居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參與活動的設計、策劃、準備,以及活動的總結。所以,英語活動課的最大特點就是:讓學生自己活,自己動,在活動中培養自主意識,發揮主體性,真正成為活動課的主人。

二、英語活動課存在的誤區

①流于形式,為了活動而活動。即活動不能與語言學習緊密結合,缺乏目標,活動時多數學生成為旁觀者,實際參與率不高。②脫離學生學習、生活和語言水平的實際,活動無法順利完成,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展開和深入。③有些活動設計實質上只停留在語言的有意學習和機械訓練層面上,沒有體現語言學習的真實性和交互性。④不面向全體,缺乏互動,部分學生參與其中,情緒高漲,其他學生漠不關心,無精打采,袖手旁觀。

三、提高英語活動課的有效性策略

提高英語活動課的有效性,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從教學觀念上有所突破,從教學方法上有所創新。

(一)優化活動目標,落實語言基礎。

要做到優化活動目標,教師必須把握目標的梯度性、差異性和靈活性。即在安排系列活動時,應朝著整體教學目標,呈現層層遞進、拾級而上的趨勢,充分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顒又薪處熂纫匾暯虒W中的同一標準,突出學習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活動目標的層次性。要不拘泥于預期的教學目標,善于充分利用時機來實現非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巧設活動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在安排活動內容時,教師必須注重內容的可行性和趣味性、時代性和開放性、生成性和真實性。

活動內容是否具有可行性是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首要條件?;顒釉O計要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有梯度的活動,教師為他們鋪路搭橋,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活動內容須是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所能認識的,聯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實際,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生活,嘗試用英語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創新的欲望。

活動素材要來源于生活,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就地取材,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問題的設計,要具有激發學生嘗試用英語思維的開放性,這樣才能提高課堂中師生互動的質量。這樣的問題,給學生的思維留有想象的空間,使他們不拘泥一種回答。

(三)調整活動方式,保證活動過程。

活動是認知的載體,是交流互動的組織形式,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重在“有效”二字。因此,設計教學活動,必須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實際交際能力為目的,切忌為“設計”而設計,為“活動”而活動。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幾點:

1、提倡活動的多樣性。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形式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充分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要注重引導和調控。有效活動的前提是營造一個安全融洽的氛圍。教師要盡量減少對學生思維的無謂的限制,盡量多給予積極的鼓勵性的或建設性的評價。

3、是要有靈活的組織形式。小組的合作自主學習,往往能得到1+1>2的效果。自主的多向交流,使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有助于學生發展思維的靈活性、批判性和準確性。

4、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調控作用。要充分利用時間、空間以及學生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同學之間、小組之間進行有效的協調和溝通。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都要發揮管理和監控作用。避免學生“濫竽充數”,一部分學生當看客。督促小組成員之間共享資源。實現共同獎勵,促進互幫互學。

(四)巧妙開展評價,調動學生參與。

評價是活動后的一個重要環節,影響著學生今后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影響著活動教學的效果。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否有所改善,參與活動的態度和情感是否積極主動,學習過程的創造性如何,以及能否有獨到見解等,使評估的內容由專注知識、分數的單一層面,拓展到對學生的全面關注。評價中我們倡導激勵性、注重個性化和過程性。

英語作為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只有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增加語言實踐的量,學生才能獲得“為交際初步運用的能力”。英語活動課作為英語教學的一種形式,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從而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讓學生在使用英語做事的過程中自然地學習英語,否則就有悖于語言教學的本意,難以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