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現狀論文
時間:2022-02-26 10:40:00
導語: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現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國英語教學歷史的回顧
早在1727年,清政府就在北京開設了俄羅斯文館,教授俄語。這是我國現代外語教學的開端。直到1862年,在恭親王奕沂(1833—1898)的反復奏請下,清政府才在俄羅斯文館的基礎上創辦了京師同文館,開始教授英語和法、日等國語言。此后的40年是我國英語教學漫長的萌芽階段。1902年,清政府頒布了《欽宮中學堂章程》,開始興辦中學堂,并將英語列為中學堂的必修課程。這樣,我國就開始了較為正式的中學英語教學。1913年,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中學校課程標準》,將英語規定為中學的必修課程。1922年,南京政府效仿英、美等國,規定英語是中學的必修課,并頒布了第一個全國統一的綱領性文件《中學英語課標準》,其中規定了英語教學的目的要求、教學時間、教學內容和簡單的教學方法。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教育十分落后,有機會學習英語的人不多。故英語教學的規模不大,范圍不廣。
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興盛時期。國家把外語列為中學的必修課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中學英、俄語教學大綱,并逐步由專門機構編輯出版了全國通用的英、俄語教材。令人遺憾的是自1953年至1957年,因為政治上的原因我國的英語教學受到不應有的排斥,絕大部分中學都只開設俄語。這在我國外語教學史上應該說是一次嚴重的歷史教訓。自1958年到“”前夕逐步增加和擴大了開設英語的學校,英語教學又逐步走上了正軌。有人把這一時期稱為中國英語教學的“第一次復興”〔1〕。1966年以后的十年動亂期間,中學外語教學遭受了空前的摧殘,曾一度陷于停頓。1969年到1970年以及以后幾年,部分學?;謴陀⒄Z教學,但教學內容政治化,教學方法簡單。
1977年,我國恢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英語熱”伴隨求知熱在全國迅速掀起。1979年英語高考成績以10%記入總分,以后逐年增加,到1983年英語高考總分以100%記入總分。從此英語成為高考主要的必考科目之一,這對中學英語教學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這以后的十幾年里,中學英語教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我國英語教學史上的“第二次復興”〔2〕,是我國英語教學發展最快的時期。英語教學的規模之大,范圍之廣是前所未有的。而且這種發展的態勢還在繼續。
二、各種外語教學法流派對我國英語教學的影響
百余年來,各種外語教學法流派在不同時期都對我國英語教學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從1862年成立同文館一直到解放初期,我國的英語教學基本上采用的是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某些外國人直接授課的或某些教會學校除外)。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翻譯能力。
50年代初期直接法(DirectMethod)曾被宣傳和提倡,但沒有被廣泛采用。隨后直接法被當做“帝國主義教學法”、“資產階級教學法”受到批判和指責,直到60年代才被開始受到客觀的介紹和評價。這一時期在我國占主導地位的外語教學法體系是自前蘇聯傳入的自覺對比法。自學對比法實際上是一種現代形式的語法翻譯法,它同直接法的教學主張,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完全對立。其根本性弱點是不能保證大多數學生較好地實際掌握外語。
60年代起,一些重點中小學開始大力提倡聽說領先法。其實當時的聽說領先法主要是直接法。60年代中期,視聽法(Audio-visualApproach)也隨著中法建交而傳入我國,但試用范圍較窄,影響不大。這一時期在我國外語教學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自覺對比法。
70年代開始,我國引進和編寫了一些聽說法(Audio-lingualMethod)的教材。1978年原教育部頒發的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聽說法的原則。70年代后期,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開始成為影響我國英語教學的教學法流派之一。一些院校相繼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實驗,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了黑龍江大學所編的《功能英語》教材。我國各外語刊物也相繼對功能法作了介紹。1982年1月5日,我國中央電視臺開始播送一套功能法教材:“FollowMe”(《跟我學》)。從此功能法在我國外語教學法的影響越來越大。
80年代以來,交際法(CommunicativeApproach)開始對我國的外語教學產生影響。交際法實際上是更加完善了的功能法。但有些教學法專家認為“使用交際法的名稱比使用功能法更能體現掌握交際能力的精髓”〔3〕,或者說把功能法和交際法“作為單獨的教學法提出來討論是值得的”〔4〕。我國出版的交際法教材有《交際英語教程》(CommunicativeEnglishforChineseLearners,簡稱CECL)、《新編英語教程》,特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英國朗文出版公司合作編寫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初中英語》(Junior
EnglishforChina,簡稱JEFC)的出版發行,標志著交際法成為我國占主導地位的外語教學法流派。這套教材采取了交際功能與語言結構相結合的方法安排教學內容,以期更加適合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實際。交際法目前也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教學法流派,培養交際能力幾乎成為世界各國外語教學最普遍的宗旨。交際法的優點是培養學生掌握交際能力,從學生實際出發確定學習目標,教學過程交際化等?!?〕目前交際法還有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確定語言功能項目的標準、范圍及教學順序,語言形式和結構如何和功能項目協調一致等。
三、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近二十年是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穩步發展的時期,在以下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1.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英語教學的外語教育政策。如外語在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各類外語教育的培養目標,職稱晉升及出國進修對外語的要求等;2.制定了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在全國統編教材的基礎上,近年又推出了中英合作編寫的中學英語新教材,并出版了大量的教學參考書、補充讀物及聲像資料等;3.各類師范院校外語專業為中學培養了一大批質量較高的教師,他們大都敬崗愛業,為提高我國中學外語教學水平做出了貢獻;4.全社會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楚的認識,為英語學習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5.廣大中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很高,他們目標明確,學習方法得到不斷的改進。
面對目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筆者認為,我國中學英語教學在下面一些方面還需進一步改進。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仍是制約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關鍵因素。據統計,符合《教師法》規定標準的中學英語教師,有的地方還不足1/2。以孝感市孝南區為例,在234名中學英語教師中,有近一半的教師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歷,其中38名高中英語教師中只有6人獲得本科學歷。各地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英語教師跳槽的問題。因此,各地還要想方設法穩定教師隊伍。英語教師本身除了要不斷提高自己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之外,還要加強教學法的學習和研究,這也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方面。2.繼續加強教材建設,制定一綱、多套教材的措施。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各地英語教學情況千差萬別,一套教材難以適應各地不同教學的需要,也不便于進行教材間的競爭和優勝劣汰。國家應制定出中學生英語水平的統一標準,提倡教材多樣化。3.加強學生個體差異的研究,注重研究學習者在整個外語教學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學生在動機、才能、興趣、情感、性格、學習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著差異,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對提高我國中學英語教學水平大為有益。4.不斷改善外語教學環境,加速外語教育的現代化進程。各級教育、出版、新聞等部門要為中學生出版更多更好的英語書刊雜志、音像資料,開辦為中學生所喜聞樂見的英語電視、廣播節目;學校要努力擴大電教手段,如錄音、幻燈投影、電視電影、語言實驗室、計算機等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5.開設多語種。我們應該吸取歷史的教訓,改變目前外語語種單一的狀況。要創造條件在部分中學開設其他重要語種。在有條件的地方要鼓勵學生選擇不同語種進行學習。我國是一個有十多億人口的大國,我們要和全世界各個不同的國家打交道,我們應該具有了解各國信息,與各國人民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我們應當掌握多種語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和外國的交往日益擴大,對外語教育的要求將更高,我們應加快步伐,努力優化影響我國外語教學的各種因素,如外語教育政策、教學大綱、教材、教具、教師素質、教學方法、考試方式和學生自身因素等,使我國的外語教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而為我國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為最終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中學學習科學發展觀整改落實措施
- 下一篇:現在進行體意義與用法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