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對英語教學影響

時間:2022-03-17 09:07:00

導語:師生關系對英語教學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生關系對英語教學影響

一、嚴格與寬容相結合,彼此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

課堂是師生關系得以體現的最佳舞臺。這個舞臺再也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而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精彩的舞臺。英語教師是很好的設計者、策劃者、組織者和指揮者,同時還擔任著多重角色,她既是嚴師又是朋友。傳授知識時英語教師應以親切溫和的形象面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走到學生中間與之平等對話,寬容他們在學習上的錯誤,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以便讓學生感受尊重和平等的氣氛。譬如,預習Reading這個環節,教師提幾個問題,10分鐘思考之后請回答,有的學生回答出現了錯誤,教師微笑著說:“Great!You’vetriedyourbest.”在這樣自由、寬松的環境下學生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敢于發表見解,勇于創新,拓展思維。對于違反紀律等不良現象,英語教師應嚴格要求,就事論事,進行思想教育。教師不僅僅傳授知識同時也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成人比成功更重要。英語測試會出現偷考現象,教師不能點名批評。要勸阻一件事,永遠要躲開正面批評。教師應裝作不知道,報成績時對進步的同學進行表揚,其中包括偷考的同學。課后找這位同學談心,仍然不點破,希望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更大的進步。這位同學很不好意思,但在以后的課堂上很認真,考試也不作弊了。通過這個事例,我覺得教育學生要講究策略,對學生正面的批評會毀損了他的自重,剝奪了他的自尊,如果旁敲側擊,對方知道你用心良苦,就不但會欣然接受,而且會對你心存感激。稱贊和真誠的欣賞是批評最好的開始。這樣,學生更加喜歡你,喜歡你的棵,帶著積極的情感去學習英語,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然而我們要摒棄一重見解: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離”接觸,這種想法是錯的。我們經??吹剑豪蠋熍c學生越是親近,學生越是不怕你,課堂上越容易擾亂秩序。老師的出發點與結果往往背道而馳,這就如同父母的溺愛,過分地縱容卻害了自己。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時需保持一定的“距離”。課堂上嚴而有格,寬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學習很關心,學習上有困難時給與幫助,紀律上違反給與嚴厲教育。這樣有助于英語教學順利進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二、賞識每位學生,尊重個體差異。

廣闊的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雄偉的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缓棋拇蠛J杖菝恳欢淅嘶?,不論其清濁。作為“園丁”的老師精心地培育著每支“花朵”,“園丁”不論“花朵”美丑,用愛呵護著,使每朵花散發出各自的芳香和魅力。每個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得到賞識。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品嘗成功的喜悅可以令他們心情愉悅,積極進取;得到賞識,可以讓他們充滿自信和動力。作為英語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課堂上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有施展才華的平臺,讓學生明白老師對他的器重,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及自身的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地表揚學生的進步,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和鼓勵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心地去關注學生的點點滴滴。英語教師每次接新班時應努力記住學生的名字,講課時叫學生的名字而不是學號或用手指。這雖然是件小事,卻是對學生的一份尊重、一份關注,學生從內心里會對老師刮目相看。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后進生,用慈愛這把鑰匙去打開他們的心靈,從而走進他們的心靈。后進生之所以對英語缺乏興趣,很大程度上是老師造成的。老師把更多的情感偏向優等生,而忽視了后進生的感受,課堂上沒有他們的天地,他們是被遺忘的群體,老師有時還瞧不起他們,那這些后進生怎能有興趣學習呢?

牛津英語教材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課堂上經常進行會話表演。英語教應抓住時機,讓每位學生參與進來。后進生在表演中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知識錯誤,但老師要賞識他們的勇氣和膽量,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美國著名作家愛墨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敝灰處熥鹬貙W生、相信學生,學生也會尊重、相信教師;只要教師向學生投之以桃,學生就會對教師報之以李。

三、利用教學中的情感資源,達到師生間情感共鳴。

教師應巧妙地組織教學內容,有效地利用教學內容中的情感資源,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教牛津英語8AUnit5Reading:Zhalong----Aspacialplace這部分時,先讓學生思考和討論:

 1、Whyaremoreandmorebirdsindanger?

2、Whatshouldwedotoprotecttheseendangeredbirds?

經過討論學生深深體會到保護鳥的重要性,同時讓學生擁有一顆愛護鳥的心,之后插播一首由甘萍唱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一個女孩為了尋找失蹤的丹頂鶴而獻出年輕的生命的故事。學生聽了非常感動,師生情緒高昂,情感相通,學生聽得很認真,教師講得很投入。這節課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生間情感達到了共鳴,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津英語8B4、5、6三單元重點圍繞Raisingmoneyforcharities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這個話題教育學生有一份愛心來幫助貧困的人們,英語教師結合叢飛以及陳曉旭等人慷慨捐款的事例來啟發學生們:學生應該做些什么來幫助弱勢群體,來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呢?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學生的心靈得到了凈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學生上課更加專注,教師講課更加流暢和諧的師生關系大大提高了英語課堂45分鐘效率,教學效果也很明顯。

四、教師學會反思,敢于自我批評。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這種關系本身就是一組矛盾,處理不好就會發生沖突。如有些學生上課不聽講,違反課堂紀律,不交作業,甚至做些影響集體榮譽的事,教師就要對其批評、指責。如果方法不當,就會引起沖突,而解決師生關系沖突的關鍵是教師。教師應冷靜處理,學會捫心自問,進行“心靈盤點”。這樣有益于及時知道近期的得與失,思考今后改進的策略。不妨問一問:為什么會發生這件事?我是否太沖動?采取的方法是否偏激、粗暴?找出師生沖突的癥結和自己思想方法與工作上的不足,并敢于進行自我批評,主動向學生道歉。但是教師不能為了解決師生沖突而放棄原則,屈從于學生的壓力。教師應該在檢查自身問題的同時,取得學生的理解、支持和幫助,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在知識的傳授上如出現誤差,要及時在課堂上糾正,不能因顧及面子而固執己見,那樣會誤人子弟,承認錯誤才能獲得學生的好感和信任。課堂上教師應與學生經常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教師就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同時學生回感到老師很真誠、很親近,讓學生從心里真正地了解你,走近你,喜歡你,佩服你,從而喜歡你的課。

學生喜歡的老師一走進課堂,課堂氣氛就會顯得很活躍、很愉快,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油然而生。反之,學生對某位老師產生了厭倦和恐懼,那么對他所教的課也不會產生興趣,甚至因人廢事,討厭這門課。教師要始終注意和學生保持融洽的關系,關心熱愛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只有師愛生,學生才會愛老師,只有學生真正愛老師,才能迸發出高漲的熱情,進而進入快樂的學習,才能有成功的保證。只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Rogers,C.1983.“Freedomtolearnforthe80s(2nd).Columbus:CharlesMerrill.

2、孟春國“英語課程改革中情感教學的實施”,《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年第7期。

3、《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質》。中國和平出版社,2001年。

4、《教育心理學》,蘇州大學出版社,194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