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詩歌在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3-31 09:00:59

導語:英語詩歌在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詩歌在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運用

摘要:語音教學是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的重要環節,但長期以來未得到足夠重視,教學材料和手段都不夠豐富,課堂教學比較單調枯燥,難以激發起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教學效果不佳。英語詩歌不僅語言凝練、內涵深邃,而且具有突出的音韻美、節奏美和語調美。運用英語詩歌進行語音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為語音教學提供獨特的語音示范和練習資料,提高語音教學效果和效率。可以利用英語詩歌進行音標教學和英語節奏及語調教學,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和養成地道自然的英語口音、節奏和語調。英語詩歌素材選擇應盡可能照顧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把利用詩歌進行語音教學變成課文教學,應充分和恰當利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并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英語詩歌朗讀活動,強化語音教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語音教學;英語詩歌;發音;語調;應用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獲得語言運用能力(語言技能),語言的運用包括聽說和讀寫,其中,聽和說無疑比讀和寫具有更為基礎的地位。但我國英語教學卻長期停留在“啞巴英語”(同時也是“聾子英語”———聽不懂英語會話)的境界,只會考試不會說話,學生的英語能力基本上限于書面閱讀;即使勉強說或讀起英語來,也不過是“漢式英語”———從語法到發音充滿著濃濃的漢腔漢調。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對外語教學認識的提高,聽說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高考英語科目將聽力納入考核范圍,英語語音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當年李陽倡導的“瘋狂英語”教學法,其突出特點之一就是重視口語訓練和口語能力。新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語言技能”概念,規定初中一年級語言技能應達到三級目標,“能感知歌謠中的韻律”,“能背誦一定數量的英語小詩或歌謠”,“做到語音語調基本正確”[1](15)。初中二年級的語言技能應達到四級,能“使用正確的語音語調”[1](16)。初中三年級的語言技能要達到五級,要“能根據語調和重音理解說話者的意圖”,在相應“口語活動中做到語音、語調自然,語氣恰當”[1](17)。在語言知識方面,要求初中三年級達到五級,要“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在日常生活會話中做到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自然、流暢”,能“根據重音和語調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度”,能“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1](19)。在英語教學中,相對于其他方面的教學,語音教學通常比較枯燥乏味,初中學生由于年齡及其相應的心理特點,在語音學習中更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加上英語語音迥然不同于漢語的特點,語音教學成為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教師教學方法手段又比較單一呆板,很容易引起學生對語音產生厭學情緒。許多學者和英語教師就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如何提高英語語音教學效果、如何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等問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近年來,英語詩歌越來越受到國內英語教學的重視,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已編選有多首英語詩歌,并對英語詩歌教學提出了相應建議。但在實際語音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英語詩歌的特點提升學生語言技能,仍需要進一步探討。筆者認為,英語語音教學應在充分了解英語詩歌語音特征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英語詩歌開展英語語音教學,提高英語語音教學的效果、效率和質量。

一、詩歌的音韻特征及其語音教學價值

與其他文學體裁相比,語音在詩歌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是詩歌不可或缺的重要藝術因素,使詩歌成為在所有文學體裁中最具音樂美的文學樣式。與散文體語篇相比,詩歌是一種特異的文體,不僅具有精煉的語言、深邃的內涵和濃郁的詩意,還具有十分獨特的形式,尤其具有突出的音韻美,集中體現了英語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phonemen/prosodeme/secondaryphoneme)(重讀音節、節奏和語調等)①的特點。黑格爾說:“詩絕對要有音節和韻,因為音節和韻是詩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悅感官的芬芳氣息,甚至比所謂富于想象的富麗詞藻還更重要?!盵2](18)美國小說家、詩人愛倫•坡在《詩的原理》中把詩定義為“用韻律創造美”,英國詩人雪萊在其《詩辯》中說:“詩人的語言總會有某種劃一而和諧重現的規律,同時還注意這種規律與音樂美的關系?!盵3](208)艾略特也說:“詩人創作時真正關注更多的是詩歌的音樂性,即音韻、格律方面的安排,而不是如何闡述思想?!盵4](1)詩歌的上述特點使得它對青少年學生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實踐證明,中學生普遍對英語詩歌懷有濃厚興趣[5](164)。運用英語詩歌進行語音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還可以為語音教學提供語音示范和練習資料,提高語音教學效果和效率。首先,最容易引起注意的自然是韻律,集中表現為押韻,即同一或相似音節在詩中有規律地出現,構成一種音韻上的回環往復之美。這一特點可以為語音教學提供獨特的教學資料,可以在一首詩中多次重復練習同一音節,有助于培養學生地道自然的英語口音。其次,英語詩歌具有節奏美。詩歌語言凝練,富有節奏感,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形成地道、自然的英語節奏和語調。

二、英語詩歌在英語音標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英語音標教學通常是教師先給出發音規則,然后帶領學生反復進行音標發音訓練,并借助單詞、短語或句子進行跟讀和模仿練習,通過教師的反復糾正,使學生形成對語音的正確感知。由于直接朗讀音標、單詞、短語或句子而不是成段、成篇的材料,自然比較枯燥呆板,難以引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常常會因為教師頻繁的正音訓練而產生緊張、厭煩等消極心態和抵觸心理,最終可能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就產生厭學心理,對后續的英語學習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而利用英語詩歌進行音標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激發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做法是,選取適當數量和題材的英語詩歌,按照英語音標對詩歌進行分類,利用詩歌的韻律和韻腳的反復性的特點,通過朗讀詩歌,使學生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反復感受同一音節,進行發音練習,更準確地感受英語發音。英語詩歌中押韻的類型依押韻的位置可分為頭韻(headrhyme/alliteration)、腰韻(internalrhyme)和腳韻或尾韻(endrhyme)三種。頭韻即不同詩行中第一個或前幾個音節重復出現,在現代英語詩歌中較少見,依發音情況可分為行首全韻、行首元韻和行首輔韻,其中行首輔韻較常見。腰韻即不同詩行內相同位置的幾個或幾個音節重復出現,較頭韻常見,押韻方式比較復雜。最為常見的為尾韻,即不同詩行的最后一個或幾個音節重復出現,依發音不同,可分為行尾全韻、行尾元韻和行尾輔韻。一首英語詩歌還具有一定的韻式(rhymescheme),即換韻的方式,如以四行詩為例,常見的韻式有兩行轉韻(AABB)、隔行押韻(ABCB)、隔行交互押韻(ABAB)、隔行交錯押韻(ABBA)四種格式。音標教學可充分利用英語詩歌富于韻律的特點,通過朗誦英語詩歌,練習英語準確地道的發音。譬如在講授雙元音/u/e/時,可帶領學生朗讀美國詩人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Silverstein)的一首兒童詩歌MyBeard:Mybeardgrows(/u/)tomytoes(/u/),Ineverwearnoclothes(/u/),Iwrapmyhair(/e/),Aroundmybare(/e/),AnddowntheroadIgo(/u/).在講授/i:/ai/發音的時候可利用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Silverstein)的另一首兒童詩歌HomeworkMachine:TheHomeworkMachine,ohtheHomeworkMa-chine(/i:/),Mostperfectcontraptionthat’severbeenseen(/i:/).Justputinyourhomework,thendropinadime(/ai/),Snapontheswitch,andintenseconds’time(/ai/),Yourhomeworkcomesout,quickandcleanascanbe(/i:/).Hereitis—“nineplusfour?”andtheansweris“three”(/i:/).Three(/i:/)?Ohme(/i:/)…Iguessit’snotasperfectAsIthoughtitwouldbe(/i:/).

三、英語詩歌在英語節奏和語調教學中的應用

要講出地道的英語,除了單個音節發音要準確之外,還要正確區別輕重音,讀出英語特有的節奏和語調,因此,語音教學的另一個重點是單詞與句子的重音。英語單詞可區分為單音節詞、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在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中,有一個音節讀得特別響亮,其余的音節讀得相對輕微,這種現象就是單詞重音”[6](10)。同樣,“當朗讀或通過口頭進行表達時,句子中的詞常常會有輕重之分,這種現象為句子重音”[6](35)。從教學實踐中看,中國學生大都感到英語輕重音的變化是學習的難點,在會話和朗讀中難以正確把握音節和句子的輕重音。對此,英語詩歌具有特殊優勢,因為英語詩歌最為突出和集中地體現了英語特有的節奏和語調。在英語格律詩中,每個詩行都由有規律的輕重音節組成,這種有規律的輕重音節排列就稱為音步(foot)。因此,英語格律詩更便于學生感知、學習英語的輕重音、節奏和語調,幫助學生更好地區分輕重音節,形成地道自然的節奏和語調。英語詩歌有兩種基本的格律,即抑揚格(i-ambus)和揚抑格(trochee)。抑為重讀音節,可用“′”表示;揚為非重讀音節,可用“”表示,兩種基本節奏模式如下:抑揚格(iambus):揚抑格(trochee):此外,常見的節奏模式還有抑抑揚格(anapest)、揚抑抑格(dactyl)和抑揚抑格(amphibrach)等。通常,一首英語詩歌的節奏模式都不是單一的,否則讀起來就會顯得比較單調呆板。大多數英語詩歌都是以一種節奏模式為主,同時穿插運用其他節奏模式。英語詩歌中每行詩句的音步數量在一到十之間,其中常見的有三音步詩行(trimeter)、四音步詩行(te-trameter)和五音部詩行(pentameter)。在英語詩歌教學中恰當利用詩歌不同詩句輕重音的變化,讓學生充分感知輕重音節和語句意群的劃分,有利于學生形成自然、地道的語調。

四、詩歌素材與教學策略的選擇

詩歌素材的選擇應盡可能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興趣。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強,情感豐富,愛好文藝和科技,但認知能力還較低。語音教學中可選擇那些與初中生日常生活有關且通俗易懂、題材多樣的優秀詩歌,如關于少年生活、友情、成長、理想、大自然、動物等題材的詩歌。首先,在教學策略上,要注意避免把利用詩歌進行語音教學變成課文教學。在語音教學中,詩歌只是語音教學的材料,教學目標和任務是語音訓練、提高學生英語語音技能,不應習慣性地偏離教學目標去進行文本分析,在創作背景、詞匯語法、寫作意圖和主旨、修辭手法等方面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利用詩歌音韻特點進行語音訓練上。在進行語音教學之前,簡要介紹詩歌內容及其音韻特點即可,可先讓學生聽示范音頻或教師示范朗讀,然后帶領學生進行朗讀,最后讓學生獨立朗誦,學習音標和語調。其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7](63)。在引導學生聽、讀的過程中,可通過錄音、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意象和情感,聆聽高質量的配樂朗讀錄音,幫助學生多維度、多感官地體會詩歌,充分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和意境,感受詩歌的魅力。最后,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詩歌朗讀活動。通常的課文教學往往不注重朗誦詩歌,對朗誦的語音、語調和情感也無細化要求。在利用英語詩歌進行語音教學時,應指導學生開展詩歌朗讀,并應注意對朗誦的語音、語調、輕重音和情感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可在教師進行示范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開展師生互評和生生互評;通過朗誦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強化語音訓練和掌握語音語調,提高語音技能,為八、九年級語音技能的進一步提高打下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黑格爾.美學:第三卷(下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3]侯維瑞.英語語體[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4]PaulFussell.Jr.PeoticForm[M].NewWork:RandomHouse.1970.

[5]黃學香.初中英語詩歌教學的調控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8(3).

[6]董愛國.實用英語語音教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7]梁鈁.論電影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理由、原則與方法[J].外語電化教學,2011(5).

作者:楊舒眉 單位:1.河南師范大學 2.鄭州外國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