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馮延巳的詞藝術手法
時間:2022-02-13 03:30:00
導語:剖析馮延巳的詞藝術手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馮延巳是將傳統詩歌中的比興手法成功地移植到詞中的第一人,“在詞創作中大量運用比興寄托的手法并取重大成就的詞人,馮延巳是第一個,在《陽春集》中,明顯運用比興寄托手法的詞就有50多首”?!?】
王鵬運《半塘丁稿鶩翁集》說:“馮正中《鵲踏枝》十四闕,郁伊倘恍,義兼比興”。本文對馮延巳詞的比興手法進行了探折,覺其興寄是有所特點的,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其藝術手法。
一是今昔情境的對比。馮詞中馮延巳用了大量的對比,來抒發自己的感情?!板氤呷饲Ю?,猶憶笙歌昨夜歡”(《拋球樂》),將現今的離別與昨夜宴飲時的歡聚對比,猶顯相思之苦情?!罢殃栍浀蒙裣蓚H,獨自承恩。水殿燈昏,羅幕輕寒夜正春。如今別館添蕭索,滿面啼痕。舊約猶存,忍把金環與別人?!瘪T詞透過這種今是昨非的對比,反映人世滄桑的變幻,其情在悲喜中轉換,一波三折,昨昔今日,自是天壤之別,昨日的三千寵愛于一身的榮耀,更顯出今日之凄涼?!盎ㄇ笆s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鼻》暧未旱拇蠛脮r光,與愛侶游春本是人生喜事,主人公卻因“花前失卻游春侶”而“獨自尋芳”。雙雙對對之情侶若是恰逢雙雙燕蝶,必是溫馨愜意之喜事,而今卻被“獨自尋芳”的主人公瞧見,只能與自己的孑然一身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加主人公獨自游春的失落感和孤獨感?!绑细璺派⑷藲w去,獨宿紅樓,月上云收,一半珠簾掛玉鉤。起來點檢經由地,處處新愁。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州?!埃ā恫缮W印贰埃┘t樓”是華美居所的泛稱,乃紈绔子弟出沒的游樂場所,本是個旖旎多情的去處,然而如今“獨宿紅樓”,一個“獨”字,分明是以樂寫哀,況又值“笙歌放散人歸去”,一場熱鬧的歡宴剛剛散去之時,乍冷還熱的情境反差反映了獨宿者情緒的反差與轉化。
二是以樂寫哀,更顯其哀馮詞中大量地運用了“獨”與“笙歌”這兩個獨特的意象,笙歌”給人的感覺是歡樂的,活躍的,與“獨”結在一起,反而愈顯其孤獨?!白蛞贵细枞菀咨?,酒醒添得愁無眠?!保ā儿o踏枝》)“笙歌”之后卻更添憂愁,致使“無眠”。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如此這般,只能更添無限的哀愁。它的前三句“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猶自多情”四個字給千萬片梅花注入了生命力,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幅凄涼動人的圖景。而笙歌易散,也正如這片片梅花易落。
馮延巳以景襯情,令人不難覺察到他對感情的執著,以及由此滋生出的對人事滄桑的傷感和他內心的孤獨?!蔼毩⒒ㄇ?,更聽笙歌滿畫船?!保ā恫缮W印罚┻@兩句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滿船的笙歌訴諸于人的感官,強化了“獨立花前”的孤寂憂愁的內心情緒,達到“以樂景寫哀,更顯其哀”的藝術效果?!熬屏T歌余興未闌,小橋流水共盤桓。波搖梅蕊當心白,風入羅衣貼體寒。
且莫思歸去,須盡笙歌此夕歡?!痹撛~發端兩句展現了相反相成的兩種意境,“酒罷歌余”,這是熱鬧歡欣的場面,卻又繼之以“興未闌”三字,“興未闌”者,意興未盡也。于是另找個“小橋流水”的去處?!靶蛄魉笔呛蔚壤渎淦ъo的去處,“酒罷歌余”與“小橋流水”,這一熱一冷折射出詞人既耽于安樂又力圖擺脫,并為此苦苦掙扎的矛盾復雜心理?!氨P桓”者,徘徊不進之意。
詞人特別留戀于盛宴之后的如此落寞、凄清的境界,不難看出其內心的落寞與苦悶。而末句的“且莫思歸去,須盡笙歌此夕歡”,正是在這種孤寂難耐之際,不得不做出的痛苦抉擇?!扒夷薄绊毐M”表現出不舍筵席散去,因為,不想再一次感受人去樓空的凄涼滋味?!稇浗稀分械摹叭朔秋L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今宵簾幕飏花陰,空余枕淚獨傷心?!薄岸嗲樽怨艂x別”是傳統詞作的一大中心主題,美好的愛情在因離別或拋棄而失去時,詞人不能不用筆去懷念它、回味它,由此構成了具有傳統意味的悲劇美,情事已過,只??樟粲嗪薜目畤@。
三是層層遞進的抒情手法?!笆闱榭梢哉f是詩歌的最本質特征。但詩詞有別,詞更善于表現一種更深細、更柔化的感情,更善于抒發主體的獨特感受,更善于傳達心靈的細微顫動?!薄?】
葉嘉瑩先生論馮詞時提到了馮詞的“感發”力量。有的人寫的哀愁是短暫的、片刻之間的,是由某一件事情引起的哀愁,有的人寫的哀愁是由他內心所涌現的長存永在的悵惘哀傷。馮延巳寫的詞感情是逐步深入,滲透靈魂?!皫兹招性坪翁幦??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路?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繚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边@首詞表面寫女子對丈夫在外尋花問柳,冶游不歸的不滿及由此觸發的愁苦。上闋前三句以“行云”喻指在外的男子,責怪他時至暮春卻不思歸。后兩句則由盼望、牽掛轉為懷疑、怨恨。下闋前三句,以雙燕反襯主人公的“獨語”,又寄問于燕來打聽對方的情況,其癡情苦意。末二句觸景生情,以飄飛的柳絮比擬紊亂的心緒,即形容貼切,又以夢里尋夫無果來展示女子的愁情。層層遞進,直抵人心,讓人容易產生共鳴?!岸捶孔蛞贵细枭?,簾幕重重?!氁形嗤?,閑想閑思到曉鐘?!?/p>
(《采桑子》)曲終人散后,人去樓空,夜闌人靜之時孑然獨處,形影相吊,只剩孤寂、凄苦和無可告訴的惆悵,這正是馮延巳身處孤危處境的表現。由夜晚熱鬧的“笙歌”到曉鐘的的“獨”倚,層層深入,直至人心?!皷|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林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春睡覺,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保ā蹲硖以础罚┩瑯邮怯伞绑细琛钡健蔼氁小?,詞人對著滿地的殘花敗葉,看著將喝完的酒,仿佛以前的笙歌只是在夢里才出現,表現出現在獨處的那種郁郁寡歡的生活與心情,抒發作者孤寂落寞的心態。如此層層遞進的抒情手法,讓讀者讀來仿若身臨其境。在這些詞里,我們總看到一個有著難言憾恨的詞人,沉醉于一份孤獨,從悲劇的人生中欣賞其獨特的美感,我們仿佛能看到詞人一生的心境!
馮延巳詞運用的多種藝術手法,展現出“獨”與“笙歌”清冷的形象,這些藝術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他的內心的孤獨與凄涼。
- 上一篇:全區黨建工作大會講話范文
- 下一篇:電力電煤管理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