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提問藝術思索
時間:2022-04-15 08:27:00
導語:課堂提問藝術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尤其在數學課堂上,好的恰當的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對數學課堂的提問藝術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一、提問要通盤考慮、突出重點數學教學質上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
成功的數學教學,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生思維活動的指導與調控,達到編者、教者、學生三個思路的和諧統一。因此我們在設計課堂提問時,首先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學生的思路從哪里開始,向何處發展,在哪里可能受阻,應設計哪些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指明思維的方向。要對好、中、差三種學生的思路心中有數。一個問題三種水平學生會怎么回答,事先都要有個估計,否則就不能很好地根據課堂上出現的情況因勢利導。在摸清學生思路的基礎上,教師對一節課的發問要通盤考慮,想問哪些問題,哪幾個問題最值得問,要認真進行篩選,切忌繁瑣零碎,面面俱到。要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關鍵.設計富有思考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關鍵,突破難點。
二、提問要目的明確課堂提問的目的必須清楚、明確。
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動力。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設計目的性明確的提問。比如:復習型提問,包括對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和方法的回憶;理解型提問;應用型提問;評價型提問等等。切忌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問題。
如果含糊不清,使學生感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會使學生頭腦中的“疑問”變成“疑團”。比如:“觀察這兩列數列,發現了什么特點?”這個問題學生不好回答。究竟是問每列數列相鄰兩項之間的數量關系,還是指兩列數列對應項之間的數量關系呢?是研究每列數列趨向無窮時的特征,還是考慮每列數列之和趨向某一常數?還比如:“看到此題,你能想到什么?”這樣的提問,學生也不好回答。
三、提問要有“度”一堂課既要有教師的講授,又要有學生讀、講、練等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安排課堂提問.
避免以多取勝,問過算數;為問而問,徒有形式;偏深偏難、脫離實際等現象出現,要注意提問的坡度、深度、廣度、角度,要切合實際。
例如,問題的深淺要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適應學生認識水平。問題深了,超出了學生知識和智力的限度,思考再三也想不出來,學習積極性會受到挫傷;問題淺了,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如“對不對”“好不好”之類不講實效的提問,他們隨聲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維的深度,除了使課堂表面上顯得熱熱鬧鬧以外,毫無益處。只有適度的提問,才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教師恰到好處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且還能促其知識內化。
四、提問要員活圍繞教學重點、難點而精心設計幾個提問是十分必要的。
但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信息交流的過程,因而不排除在師生交流過程中出現一些教師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一旦問題出現、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用明確的反應,或肯定,或否定,或點撥或追問。這時就要靈活地根據教學活動中的情況,當場設計出一些提問,以調整和改善教與學的活動。對教師的提問,當學生的回答出現“卡殼”、思路受阻時,我們可采用變換提問角度的方法進行調節?;蛘邔⑸噪y的問題進行分解,降低難度,來打開學生的思路。學生回答有錯誤是正常情況,教師應能迅速準確地判斷出學生的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從而靈活地提出針對性強的新問題“點”一下,讓學生自己“領悟”,發現問題自行糾正。要注意因材施教,難度較大的可讓優生答,稍容易的讓基礎差學生答,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對回答有創見的要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 上一篇:成人教育會計教學革新
- 下一篇:清代絲綢藝術綜述
精品范文
10課堂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