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舞蹈藝術化教學綜述

時間:2022-05-06 09:12:00

導語:體育舞蹈藝術化教學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舞蹈藝術化教學綜述

英國十八世紀藝術家諾爾茲認為:“我們所從事的藝術以美為目標,我們的任務就在于發現而且表現這些美?!笨梢?人類的一切活動要想達到藝術化的境地,就必須在其中融匯進美的創造和追求。體育舞蹈是一項有著高度藝術性與技巧性的表演和比賽項目,以它獨特的人體美、服飾美、動作造型美、音樂美成為眾人百看不厭的運動項目。發揮體育舞蹈的美育優勢就是要充分發掘體育舞蹈運動中的美育因素,并藝術化地展現給學生,以美引體,德美一體,身心并育,讓美育貫穿體育舞蹈教學的全過程。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樹立自身勞動形態的美

體育舞蹈由于自身的特點,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受到學生喜愛,并使學生受益。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技能的傳授者,在學生的面前,教師更像一面旗幟,指引著學生發展的方向。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所謂勞動形態的美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切可以從感覺到的舉止行為等所表現出來的美。首先,教師呈現給學生的應該是優雅的氣質、飽滿的精神、充沛的體力,要讓學生在眾多教師中一眼就能辨別出你就是體育舞蹈教師,這就需要具備“內秀外美”的形象特征,成為學生的審美對象和楷模。其次,準確優美賦予表現力的示范是舞蹈教師必須具備的首要的專業素質。在體育舞蹈教學的初始階段,學生都是在教師的示范帶領下通過模仿練習來熟悉單個動作,從這個意義上說,是對教師動作的“克隆”過程,教師的示范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體育舞蹈的鑒賞、表現、創造能力。

二、發掘教材、教法的美育因素,整合美育資源

“美到處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斌w育舞蹈教師應該以一顆愛美之心和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敏銳、準確地發掘和提煉教學內容的美。體育舞蹈教學的教材是由源于歐美的現代舞和源于拉丁美洲的拉丁舞組成的。另外還有很多特殊課種教材如形體訓練、芭蕾、欣賞課等,那么在教材的選用中,我們要善于提煉和整合各種教材的美育資源。我們要特別重視形體訓練教材和欣賞課教材與主要教材的搭配。形體訓練能夠通過各種訓練手段改善形體的狀況,提高人體的控制能力和表現力,如膝蓋、腳面繃直,腿部外開,收腹,挺胸,立腰,手形與手位置的準確以及頭部動作的配合等等,為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和優美的形態、塑造良好的氣質形象打下基礎。欣賞課教材的內容廣泛,除了欣賞世界高水平體育舞蹈選手的競賽、表演外,還應讓學生進行多領域的美的感受,如芭蕾舞、藝術體操等。

三、提取美育因素,實施藝術化教學

1、抓住直觀性,營造完美的教學情景直觀性教學是為了加速學生對動作技術的認識和理解,以盡快地掌握動作。例如倫巴中的旋轉及沉降胯是大多數學生的薄弱環節,在進行這方面的教學時,教師要一邊講解動作要領,一邊做動作示范,然后再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在練習動作時教師要在第一時間發現大多數學生的普遍錯誤,然后找幾個有代表性動作錯誤的學生出來做示范,和正確動作形成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更好地掌握動作。利用聽覺器官建立動作概念?,F代生理學研究表明:人在一種單調的聲音刺激下,大腦皮層會很快進入抑制狀態。而要打破這種單調的催眠刺激就要語言具有節奏感。所以教師要注意聲音的高低快慢、講究抑揚頓挫,做到節奏不單是“物的重復出現”,更重要的是“重復中的變化”,使學生的審美情感處于飽和狀態之中,從而使知識的傳授取得最佳效果。

2、利用教學層次,設定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舞蹈基礎設定不同的教學層次,并按著不同教學層次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對于體育舞蹈初學者來說,只要求他們掌握正確的舞蹈姿態、基本方法、基本樂感、基本步伐和基本舞姿。所以對于初學倫巴韻律和恰恰的學生來說開始只需要他(她)掌握基本站位及胯部的基本韻律,不需要他(她)能聽懂音樂的強弱節拍。然而對于中級者即有一定體育舞蹈基礎的學生,除了要求他們有規范的基本姿態外,還要求他(她)要有良好的樂感和一定的動作表現力,這就要求他(她)在跳倫巴的時候能隨著音樂的節拍來展現男女之間的纏綿與柔媚,動作干凈利落。但對于體育舞蹈功底很深的學生來說,對他們的要求要更高一層:掌握體育舞蹈相關舞蹈的基本動作,并具有較強的表現力、節奏感和樂感,在此基礎上能夠創編各種舞種新穎、花哨的套路動作。

3、把握情感性,營造課堂和諧的心理環境研究表明:課堂存在著一種文化沖突現象,具體表現為隱性沖突和顯性沖突兩種形式。課堂上的隱性文化沖突表現為一種想阻止對方但又未采取行動的心理態勢;顯性文化沖突表現為不僅有心理不相容的活動,而且還外化為情緒和言語行為,呈現出摩擦、失衡、對抗等程度不同的水平狀況。課堂文化沖突會使師生之間、優秀學生與“差生”之間產生嚴重對立,影響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更為嚴重的后果是導致學生對教師所代表的規范文化的否定。因此,要針對課堂文化沖突的類型和層次,選擇化解沖突的策略,營造課堂和諧的心理環境。對于課堂的摩擦性沖突,教師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尊重學生并認真回答學生的提問,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將“摩擦”轉化為整合。對于失衡性沖突,教師一方面要持以包容態度,另一方面要通過說服、磋商、討論等方式與學生溝通,對于對抗性沖突,師生都要采取冷靜、反思、自省和換位思考等方式,實現彼此的認同。21世紀的教育,是培養具有社會競爭力的賦有開拓精神的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教育,對于現代化教學來說,不考慮審美性的一面,它就不可能達到人類實踐和精神活動的自由境界。通過體育舞蹈藝術化教學,使體育與美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使學生在感受美、創造美的活動中取得各項心理能力的較平衡的發展,從而為個體身心的和諧成長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