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鋼琴伴奏與演唱者關聯
時間:2022-05-07 11:32:00
導語:透析鋼琴伴奏與演唱者關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聲樂作品的表演幾乎離不開伴奏的襯托。伴奏能強化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即便是無伴奏合唱的聲樂曲,都會加以人聲的和聲配器。在塑造完美的音樂形象時,伴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聲樂表演的質量。在現今多種的伴奏形式中,鋼琴仍然占據著最主要的地位。而聲樂演唱中,鋼琴伴奏作為演唱的主要伴奏形式,在營造引人人勝的藝術氛圍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筆者通過鋼琴伴奏對聲樂演唱藝術的意義與作用,以及對《楓橋夜泊》和《你們可知道》等中外藝術歌曲的伴奏分析,來說明鋼琴伴奏與演唱者間的密切聯系。
一、伴奏在聲樂作品中的意義
歌唱是最直接抒發人們情感的藝術方式。富有歌唱性的伴奏與歌唱的關系如同兩種聲音的重唱和交融,為演唱者營造了良好的音樂氣氛與環境,對歌者起到支持和烘托的作用,攜手完成對歌曲的二度創作。我們知道,大多數的聲樂作品開頭都有前奏,它的作用在于為歌者的演唱做鋪墊,為作品的風格定性,決定節拍、速度、音高等使歌者能夠更好,更快地進入歌曲的意境,從而更好地吸引聽眾,使聽眾很快地與歌者達到共鳴,與歌者一起融入歌曲的情感氛圍與藝術環境中去。這就是筆者常提到的“要想感動別人,得先感動自己”的道理。由此可見,伴奏在歌者的表演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樣,在一段旋律結束后出現的間奏部分,它如同十字路口,讓整個表演進入一個調整區域,即轉調或是變換節奏或是推動情緒抑或是變換,同時,演唱者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調整氣息,醞釀情緒,準備開始變奏或是華彩部分。最后,尾聲部分的表現相當于終點。各個段落完成后,作品往往要在這里達到高潮,演唱者盡情發揮,伴奏者推波助瀾。但是,伴奏的“推波助瀾”并非只在這幾個地方,它在歌者的演唱中也尤為重要,根據歌曲的需要,準確的和聲配置及伴奏肢體的合理運用是歌曲伴奏中不可缺少的。很好地將這些元素運用,才能真正地為歌曲,為歌者的完美演唱起到“推波助瀾”甚至“畫龍點睛”。兩種表演方式交相呼應,使得表演更加豐滿。簡單地說:定性、定拍、定速、定調是伴奏對聲樂作品最具意義的作用?!耙怀缓汀钡哪踔挟a生出來的藝術美感和震撼力才能給觀眾留下莫大的享受及美的共鳴。
二、鋼琴伴奏與歌唱者相輔相成
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和伴奏者是兩個最基本的、缺一不可的組成部分。要完成一首聲樂作品,達到作品中的藝術意境,對伴奏者的要求比演唱者更加嚴格。我國著名藝術指導、鋼琴教育家李斐嵐老師在她的《鋼琴伴奏藝術縱橫》中點明了伴奏的任務:聽——用聽覺牢牢“抓”住自己的合作者;托——描繪意境,烘托背景;帶——引發合作者的情緒;推——促進及推動音樂向前發展;掩——為合作者揚長避短、彌補不足;調——對節拍過趕過拖加以調整?!奥?、托、帶、推、掩、調”這六個任務表明:要創造聲樂作品的完美境界,伴奏者起著關鍵作用。因此,鋼琴伴奏要與演唱者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俺焙汀鞍椤钡幕ハ嗯浜鲜亲非笏囆g完美的根本要求。要將一首聲樂作品雕琢成完美的精品,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境界,要靠演唱者與伴奏者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然而,綠葉要很好的襯托這朵紅花是有前提的。作為一個好的鋼琴伴奏,不僅要對自己有一個很好的定位,還要具備一個良好的伴奏基力;很好的聽辨能力和反應能力伴奏者只有在熟練樂譜的前提下,才有精力去考慮歌曲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情緒、力度、音色和藝術效果等,只有在熟悉和了解合作者的情況下,才能把握控制全局,在伴奏中做出恰當的處理。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看到許多經驗尚淺的鋼琴伴奏者,遺忘了伴奏的真正目的,從而忽視了演唱者的存在,像彈獨奏一樣把鋼琴伴奏放在主導地位,以為自己彈得越響越好,卻沒有想到這樣會導致“喧賓奪主”,并且還會以自己的主觀理解來改變情緒、變換速度與力度,使自己的合作者受到了制約,導致不能正常的發揮應有的水平,甚至變成你唱你的,我奏我的,兩者直接在臺上“打架”,無法演唱下去。與此同時,有的鋼琴伴奏又低估了自己的伴奏地位,只把自己當做一個附屬的陪襯,盲目地認為“跟”得好就是好的伴奏,你趕拍子我也趕,你拖拍子我也拖,甚至索性你唱你的,我彈我的,不主動去調整。這樣的合作使得音樂的感染力大大地削弱,讓聽眾很難感受到美的藝術表現。但是,如果鋼琴伴奏能夠把自己的定位調整好,對自己伴奏的質量也像獨奏一樣精益求精的話,那么呈現的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演出效果。在伴奏時掌握好力度的分寸感是相當不易的。伴奏的音量首先要根據歌唱者本身的條件做出調整,適當的根據不同的演唱者做出相對應的音色調控。例如戲劇女高音的伴奏音量可大一些,男高音的伴奏音量可以更大一些,而對于聲線比較細的演唱者,伴奏音量則要做出相對的控制處理,起到襯托的作用。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林耀基先生說:“鋼琴伴奏好比是水,合作者好比是舟。水可載舟,亦能覆舟?!边@就說明了伴奏音量過大會導致喧賓奪主;伴奏音量過小,則不能恰如其分地起到烘托作用。因此,鋼琴伴奏要有一個很好的音色掌控力,以更好地為歌者作鋪墊。在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可能會因為場地、環境、燈光等外界條件的影響,以及身體狀況、情緒緊張等內在因素的影響,使得演唱中出現突發性的變化。例如在考試的時候,演唱者可能因為過度地緊張而導致忘記反復,或是少唱一段的事情發生。這①新華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演唱者的發揮,以彌補演唱時的過失,使聽眾絲毫不能察覺,乃為上佳表現。所以鋼琴伴奏與演唱者必須密切配合,保持平衡一致,二者相互補充,共同創作和詮釋聲樂藝術的真諦,以及再現聲樂作品的藝術價值。
三、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演唱中的作用
現今多種伴奏形式中,鋼琴仍然占據著最為主要的地位。這與它本身所具有的無法替代的優勢有關,它是迄今為止表現力最豐富的伴奏樂器,它的音域寬廣,可以較完整的模仿一個樂隊,所以,在我們的學習中會大量的使用到鋼琴伴奏。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這對天生的伙伴,一經結合便密不可分。在新華字典中,“伴”的解釋是“陪著、跟隨”①。顧名思義,“伴奏”就是跟隨著演唱,為演唱作陪襯。不得不提的是,也許就是這個解釋,使得很多人對鋼琴伴奏的認識只是膚淺的認為伴奏就是歌者的隨從。但是,一首歌曲要雕琢成完美的精品,單是靠歌者有個良好的聲音條件在演唱是不夠的,必須是演唱者和伴奏者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從而達到旋律與伴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完美境界。在聲樂演唱中,鋼琴擔負著輔助聲樂表演的重要使命,但是,要強調的是,伴奏不是一味的跟從,而是要機靈的隨機應變,在獨立的旋律時,如前奏、間奏,伴奏應該大膽的“走到臺前”亮相,將歌曲風格明朗化,在帶動歌者演唱情緒的同時更推進聽眾“身臨其境”;在歌者的演唱部分時,伴奏得很好地扮演“隨從”的角色,首先在聲音上肯定得適當的控制,千萬不能“喧賓奪主”,真正做到“綠葉襯紅花”。由此可見,一個好的鋼琴伴奏在聲樂教學中不僅能輔助襯托演唱者的聲音,還能補充完善作品,起到預示音樂意境,渲染音樂主題,營造音樂氛圍的重要作用。鋼琴伴奏藝術與演唱藝術相互之間有機結合,才能使兩者默契合作,相得益彰,更加完美地表達作品內涵。下面,筆者將結合不同風格的聲樂伴奏,來闡述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演唱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準確指正作品的音樂基本要求,把握好作品風格,引導演唱者感受音樂形象的意境,以便更完美地創造藝術形象一個優秀的鋼琴伴奏者,除了要了解歌曲創作背景,還要對其進行具體的音樂分析,加深對歌曲的情感體驗,并根據不同的體裁作品,在音樂風格和情感表達上進行合理的伴奏處理,從而與歌者默契配合,相映生輝。在為中外藝術歌曲伴奏中,優美的曲調可以描述細膩的情感及美麗的自然風光。通過對作品旋律、伴奏及和聲的處理,發揮豐富的想象力,來賦予作品詩畫般的意境,更好地引導演唱者準確地把握歌曲的浪漫情調和抒情風格,挖掘詩文譜曲的深刻內涵,從而共同塑造出雋永的藝術形象。恰當的聲音形象設計對作品內涵的準確表達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拿我國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為唐代詩人張繼的詩譜曲的藝術歌曲《楓橋夜泊》來說,詩詞是詩人在赴京科舉不第后,為排遣心緒,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蘇州楓橋鎮,于夜半,在船艙內突聞寒山寺鐘聲,不禁有感提筆之作。由此可見,這首歌曲的情感基調是惆悵的、憂郁的。曲作者在伴奏部分的每一小節都以純五度的和弦作為開頭,而純五度的和弦色彩空洞、虛緲,仿若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時遠時近地飄來,聲聲敲打在心頭。因此演奏的時候觸鍵要直接,手感要穩定,才能發出有共振、有立體感的鐘鳴聲。即便是空洞的五度和弦,也都要彈得有內容。特別是對音量的控制,前奏的和弦由pp到P進行力度的改進,音色需要鋼琴伴奏去很好的把握,這樣才能更加形象地描繪出寒山寺的鐘聲時遠時近地飄來。整首曲子都是由豐富的和聲轉換貫穿其中,中聲部運用了裝飾音,而高音聲部是旋律音型的吟唱,使用了大量的半音進行。特別是從第十-d,節起,大量地運用了裝飾音來模仿古弦琴的聲音,準確地表達了歌詞中“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的情緒和意味。后面那一串級進上行的半音階留給聽眾的是一個波光粼粼的畫面,因此手指的跑動要快,給人一種虛無縹渺的感覺。第十A.dx節音樂的情緒達到高潮,而演唱者停留在高音上,此時的伴奏要把情緒推上去,和弦音色的處理要到位,感覺把每個音都拽在手心,但是不能砸,敢于強。氣氛烘托得越好,就越能幫助演唱者調動熱情,使音高展現得更有魅力。音樂將要結束時,還出現一個不和諧的琶音,就像微風吹起的水波,把歌者的情緒一直保留在這樣的畫面,起助演唱者進入演唱中所需要的情緒當中。歌曲的伴奏與旋律之間關系密切,準確地表達了歌詞的情緒和意味。鋼琴與人聲的模仿、對比交織在一起,展示了詩中人物不平靜的心情,并巧妙地把歌者引入這樣的畫面,引導歌者感受音樂形象的意境。在這里,鋼琴伴奏可以說是營造出一種特定的意境,不僅對演唱者,更對于聽眾來說,是對音樂形象的一種鋪墊。
(二)穩定節奏、規范速度、確定調性并促進演唱者的情緒鋼琴伴奏對于歌者能否以準確的節奏、調性及合理的速度演唱一部作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節奏是音樂的骨干、要素和脈搏,是音樂的核心。要唱好一首歌曲或是要彈好一首伴奏,首先要把握好節奏的基本律動,分析其節奏特點和規律。在了解作品風格的基礎上,恰當的鋼琴伴奏可以確立音樂色彩、音調、節奏、速度,營造作品所需要的氣氛和環境,幫助演唱者醞釀情緒,也為主題的出現作一個鋪墊。如《你們可知道》,這是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一個選段。這首詠嘆調的旋律優美、典雅、悅耳動聽,采用了童謠的形式,來表現劇中的情景。此時的鋼琴伴奏織體主要以流暢跳躍的分解和弦加以襯托,使整個唱段輕盈、活潑。因此演奏的時候要抓住曲子的結構特點,以貼鍵點擊的方式來演奏,聲音輕巧地體現出主人公活躍、調皮的感覺。整首曲子的速度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為廣板,以流暢、平穩的速度進行。右手先是伴奏,左手是旋律音,后面是兩邊旋律的輪唱,伴奏要穩住節奏就必須把旋律音拉住,抓住主干音,這樣才能使歌者穩定節奏,把握好速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然而,鋼琴的獨奏部分就能夠很好的促進演唱者的情緒。獨奏部分通常包括前奏、間奏和尾奏。前奏就像一個小序,掌握著全曲的速度、氣氛,為演唱者創造一個進入情緒的音樂環境?!赌銈兛芍馈愤@首歌曲的前奏是選用唱段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旋律,而左手為跳躍式的和弦分解,以貼鍵點擊的演奏技巧來展現了主人公那種情竇初開的心緒,給演唱者情緒上的提示,也烘托了氣氛。由此可見,鋼琴伴奏不只是陪襯,更應該是特定意境、豐富音樂形象、渲染色彩、烘托氣氛、完美詮釋音樂作品的重要手段。才能準確地把握風格,表現歌詞的內涵和思想情感。優美動聽的歌曲一般都是以語言為依據而產生的,其中的意境、人物、思想感情也要通過語言去描繪和表現。而鋼琴伴奏卻是一種多聲的樂器,它有多種多樣的音響色彩,音響效果突出、有層次,而且對比鮮明。在歌曲的演唱過程中,鋼琴伴奏追隨著作品的旋律,為歌者把握音準節奏,激發歌者全身心的浸浴在樂曲中,表達作品的“言外之意”,使人獲得細致入微的情感體驗,引起聽眾感情上的共鳴。升華和延伸詩意,在《楓橋夜泊》這首作品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運用豐富的鋼琴伴奏織體來提示出歌詞的心理內容。歌曲開頭深沉而淡遠的幾個前奏低音營造出蒼涼意境:“月落烏啼霜滿天”,用落月、烏啼、霜露勾勒出一幅秋寒凄冷的景色。歌詞只有短短的四行,但是詩人運思縝密,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旅客臥聞靜夜鐘聲。然而,在歌曲的伴奏中,鋼琴的低音部都是以一個空洞的五度和弦來持續,中聲部加以“琵琶和弦”的交替出現,高音聲部則是旋律音型的吟唱,大量運用了九連音的級進上行方式,從P形成一個突強突弱的對比,形象地描繪了一幅流水般的意境,從而產生了“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而且“音中有詩,音中有畫”的藝術效果,故而使聽眾拓展更多想象空間。讓聽者不難想象出“鐘聲”、“水聲”以及“愁思”,描繪了主人公寄悲情于大自然的苦悶心緒,形象地表現了唐詩中余意未盡的隱痛。在十六小節處,采用了離調手法,達到了中國音樂傳統中運思習慣與西洋作曲技法的巧妙融合,顯示出嫻熟的調性運用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使得音樂詩意盎然,也使得詩詞插上了音樂的翅膀,喚起歌者與聽者的共鳴。
四、結語
綜上所述,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鋼琴伴奏是音樂世界中一門獨特的表演藝術,擁有實在的藝術價值。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和文化素質。①在“聽”好、“托”好、“帶”好、“推”好、“掩”好、“調”好的基礎上,以自己對音樂及生活的熱愛喚起合作者,努力塑造音樂形象,最終達到相互交輝的藝術境界。鋼琴伴奏與演唱者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只有兩兩合作才能體現自身價值。完成對音樂作品的詮釋,要靠鋼琴伴奏和聲樂演唱者共同來演繹。因此,鋼琴伴奏在這時更需具有開闊的藝術視野和廣泛合作的大局觀,處處把“合作”二字放在首位。鋼琴伴奏與演唱就如綠葉與紅花,“紅花雖好,卻需綠葉扶持”。鋼琴伴奏是長在紅花身旁的綠葉,默默地襯托著,讓歌聲這朵紅花更加嬌艷欲滴。綠葉的作用并不是單純的陪伴和映襯,它是紅花嬌艷的源泉和支撐者。失去了綠葉的花朵會干枯凋謝,同樣,沒有花的綠葉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為鋼琴伴奏與演唱是并存的,它們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聲樂作品,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境界。
- 上一篇:縣區愛護公共設施教育活動意見
- 下一篇:市長在藥品安全現場推進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