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重彩畫藝術表現綜述
時間:2022-10-13 09:39:01
導語:現代重彩畫藝術表現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者:丁敏單位:廣西藝術學院
在丁紹光的現代重彩畫中,線條勾勒出的人物形象、背景圖案、動物、植物等都很生動。他借鑒和運用了很多傳統藝術的元素,如彩陶、青銅器、漆器、畫像石、壁畫等。他追求的是一種充滿著運動感和生命活力的線條。他作品中的線條非常復雜,卻有條不紊、優美、流暢。在他的作品中,線條是支撐著整個畫面的骨架,還隱隱透著音樂般的韻律感。細細看他的作品,似乎能從線條中看到顏色、體積的感覺,感受到抑揚頓挫的節奏。丁紹光說:“線條是中國藝術的靈魂。
中國藝術有關線條的理論要比西方深奧得多。線條有形狀、紋理和感覺,它是國畫美感的基本原理?!盵1(]p81)丁紹光的線條藝術源于中國古代白描人物畫和書法,他的畫打破人們傳統的欣賞觀念,大膽采用線條造型的方法,增強了畫面的完美感和裝飾感,也增添了人物的神韻。其畫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造型相重疊,混為一體,形成一種裝飾與寫實、浪漫與唯美、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藝術特色。
吳冠中在《丁紹光西雙版納白描寫生集》的前言中寫到:“丁紹光只用一條線,長纓在手,縛住了版納的美感?!盵1(]p57)可見他線條的功底。他的線條走勢靈活多變,又結合畫面,而且在每一幅作品中的運用也不一樣。如用短線條來表現細微部分,特別是手上佩戴的裝飾物;長線條則在人體、衣服、大背景上的勾勒中用得比較多。而發型的用線更為典型。高高聳起的發髻,用流暢的線條一條一條地勾畫出人物的端莊高貴之感;橫向飄逸的濃密的長發,用波浪線按著順勢的方向勾畫出人物的活潑浪漫之感;豎向飄落的長發,用彎曲而富有彈性的線條勾畫出人物的沉思之感。而對人物服飾如披帛的表現,用線有如行云流水,有“吳帶當風”的韻味,如《鶴與陽光》(1990年)。靜靜地欣賞其作品,仿佛走進世外桃源,心靈也得到凈化。
二、丁紹光現代重彩畫在色彩上的表現
丁紹光說:“一般來說,掌握色彩有兩種方法。對藝術家來說,一種方法是直接向大自然學習,另外就是主觀的,向自己學習。色彩可以從大自然的客觀色彩變為你自己選定的主觀色彩。你應該掌握大自然的色彩,然后加以變化,迎合自己所需。學院派只遵循大自然。我沒有把樹畫成綠色,因為我不喜歡綠色。我把它們畫成藍色,但它們仍有綠色?!盵1(]p81)無論是客觀色彩,還是主觀色彩,丁紹光都是根據情感表現需要加以運用。他喜歡用藍色,特別是植物用色是不同程度的藍色,如《待嫁的新娘》(1999年)、《樂園》(1999年)和《重返樂園》(1990年)等。
丁紹光從傳統裝飾藝術中吸收養分,如:彩陶的赭色、褐色、黑色和紅色,青銅器的色彩,漆器的紅、黑、黃和金勾邊,建筑彩繪裝飾的金銀色及大紅、黃、藍等亮麗色彩,景泰藍金線或銅絲的色彩效果;金銀錯及絲織品中的色彩,佛窟壁畫色彩中的石綠色、赭色和褐色等。他喜歡用金色的線條來塑造形象。這些形象映襯在豐富多樣的色彩上,給人一種華麗的感覺,并從深色的背景上凸顯出來。這種金線和不同程度的藍色一起構成了豐富的視覺效果,也使畫面有了層次感。
丁紹光主張色彩應隨形狀變化而變化,以黑、白、灰對比,冷與暖的對比以及純色與灰白的對比來處理色彩。在《中秋》(1989年)中,可很明顯地看到冷與暖兩種色調的對比,燈籠、樂器和人物都有色彩對比,并從暖色調緩緩轉變成冷色調。而對飾品色彩處理則根據畫面的整體需要。如整幅色調是橙色調,他就會選擇其補色———藍色來表現飾品及眼影,如《神秘的傳說》(1999年)。其作品中,補色的運用無處不在,紫色的背景上會有黃色的裝飾物,如《漢王朝》(1988年);藍色的背景上會有橙色的長發,如《春雨》(1987年);紅色的背景上會有綠色的手鐲,如《童性》(1996年)。根據場景主題處理冷色調或暖色調。他畫面中的色彩會給人眾多感覺:溫暖或涼爽,豐富或單純,活躍或平穩,強烈或清亮,輕快或厚重。在《人與自然》(2000年)中藍色的純度與灰白的對比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丁紹光現代重彩畫在圖形上的表現
丁紹光作畫講究形神兼備,虛實結合,形象求真,中西融合。其現代重彩畫背景中所運用的一些圖形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了養料,如青銅器紋樣、畫像石和畫像磚紋樣、敦煌壁畫、彩陶、漆器、燈籠上的龍鳳紋、古樂器、民間皮影人物,也有從現實生活中直接取材的動植物,如成蔭的大榕樹、高聳云天的椰子林、瓣闊莖肥的芭蕉枝、婆娑碧綠的菩提樹、密密層層的灌木叢、攀援的藤蔓枝、還有佛塔、古井、泉水、珍異的植物等。此外,他還借鑒世界其他民族藝術的圖形處理方法,如古埃及、古波斯、古印度、日本、泰國等?!端{鉆石》(1988年)就是取材18世紀印度的畫作。他對作品中的每個圖形的要求都很高,如畫幾朵白玉蘭,他會仔細觀察花瓣結構,實地去拍素材,收集有關白玉蘭的作品,直到自己滿意。
丁紹光推崇佛教藝術。其表現佛教主題的作品很多,如《佛光普照》《圣潔之花》《藝術女神》《宗教與和平》等。背景的飾物圖形,既有規則的圖形,如《童性》(1996年)中背景是民間剪紙圖形,也有不規則的圖形,如《母與子》(1986年)中背景和服飾上隨意的幾何紋樣;既有具象圖形,如《草船》(1989年)中的水果、竹籃、紙傘和船;也有抽象圖形,如《鳳凰女》(1997年)中的鳳凰圖紋。但這些圖形在某方面是相通的,都起到了裝飾畫面的作用。
四、丁紹光現代重彩畫在裝飾上的表現
在丁紹光的作品中,裝飾無處不在,服飾、花籃、青銅器、陶罐、樂器等,都是他精心裝飾的對象。他善于運用各少數民族尤其是傣族服飾的裝飾元素。如其作品中的人物佩戴鐲子,一只甚至五六只?!栋滓埂罚?991年)中的人物手和腳上就戴了很多的鐲子。這些鐲子的裝飾性很強。丁紹光在作品中還會用不同物體的形象,如彩陶、青銅器、燈籠、帆船、樂器、干枯樹干等來裝飾畫面。這些東西在畫面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與作品主題相關?!朵毓由稀罚?999年)中有龍頭裝飾的船,龍的樣子和中國龍的樣子有所區別,少了一份威嚴,更覺和藹可親。他將規則的幾何圖案排列在船上,用重復、漸變的手法編排圖形,使其看起來富有濃郁的地方裝飾趣味?!对鹿狻罚?988年)描繪了鳥、河、女孩和兩個月亮。月亮一個是圓形,一個是月牙形,分別在女孩的左右。此畫沒有前景和中景,人物在一個沒有景深、裝飾性強的平面上。流淌的河流形成了作品中裝飾性的地面,并掩蓋了月亮、小鳥和女孩的身體部分,以此來象征女孩與河永恒的關系。小鳥嘴里銜著一根樹枝,象征女孩想做只小鳥,用泥土、石塊和樹枝把河流填平,停止洪水。這些在畫面中都富有裝飾性。
- 上一篇:行政壟斷的改革探索
- 下一篇:拓展在色粉寫生領域的探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