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的農民畫創新與變革
時間:2022-12-24 10:13:33
導語:藝術市場的農民畫創新與變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今中國的藝術市場領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藝術的界限已經被打破,不僅學院派的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藝術品種在藝術市場中得到了青睞和發展,就是來自鄉土的農民畫藝術也在當代藝術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當代農民畫藝術的變革與創新,為中國的藝術市場提供了一塊新天地。
一、中國農民畫歷史背景
如果從新中國成立后算起,中國農民畫藝術的發展已經有了6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得到了國家有關方面的積極扶持和大力推介,在全國各地涌現出一大批較為著名的農民畫鄉,如陜西省戶縣、安塞縣,吉林省東豐縣,上海金山縣,浙江省嵊縣等。也涌現出一大批從事農民畫藝術創作的著名農民畫家,如李鳳蘭、劉知貴、劉志德、王蘭畔、曹佃香、高金愛、庫淑蘭、馮山云等。舉辦過多次全國性展覽活動和地區性聯展,以及農民畫藝術節,積累了一大批優秀的代表性作品,成為國家級豐厚的藝術珍存,成為國際間文化藝術交流的載體和使者。這些都是中國農民畫家偉大創造的成果,其精神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其經濟價值也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二、遼源農民畫發展概述
作為全國知名的農民畫鄉,我們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農民畫鄉有其豐厚的藝術積累和杰出的創作成果。同全國其他著名農民畫鄉一樣,真正意義上的農民畫創作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東豐縣農民畫的創作活動愈發活躍,致力于農民畫創作的人越來越多,精品力作層出不窮。1983年,在全國首屆農民畫大展中,東豐縣農民畫家張玉艷的《幸福的晚年》榮獲一等獎,李生華的《農忙時節》獲得二等獎。從此,東豐縣農民畫名震全國,并開始在農民畫的創作和發展方面走在前列。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東豐縣農民畫已有270余件作品獲國家級獎勵。120余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450余件作品被聯合國和世界著名博物館及世界級收藏機構收藏。1200余件作品先后被選送到聯合國和德國、法國、阿根廷、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展出,6000余件作品被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相關人士研究收藏。
三、中國農民畫的藝術價值
可以毫無疑問地說,中國的農民畫藝術,是來自鄉間沃土的藝術,是來自農民內心世界的藝術,是中國當代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明追求和審美追求的智慧結晶,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魂的集中體現。也正因為如此,面對如今市場情境中的農民畫藝術,應該有其重要的作為,應該與其他畫種的藝術平起平坐。據筆者的觀察和了解,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農民畫藝術也逐漸開始進入藝術市場,并為消費者所接受。早在1990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延安地區民間美術展》上,農民畫家的作品就有明碼標價:高金愛的《拴馬樁》80元,白鳳蘭的《打野豬》90元,曹佃香的《十二生肖》曾獲全國農民書畫大獎賽三等獎,標價150元。由此看來,農民畫藝術品在藝術市場的起步價格是比較低的,與其藝術價值不成正比。多年來,中國農民畫藝術作品的主要市場渠道是作為旅游產品和商品畫出現的。我們常??梢栽谙癖本⑽靼?、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桂林等城市的賓館飯店和著名的旅游景點看到可以直接銷售的農民畫,也可以在北京的潘家園和西安的書院門這樣的古玩文物市場上見到農民畫家的作品。普遍的價格很低,質量很差,批量生產,貨源堆積,給人的印象很不好。從另一方面看,作為藝術品進入藝術市場的農民畫則可受到相對公允的對待。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國際藝術市場上,一件農民畫的收藏價可達10000元人民幣以上,如果是知名的農民畫家的優秀作品,被國際級的藝術機構收藏,其價格會更高一些。但是最大的問題是,無論是走旅游市場的商品畫,還是走國際高端的藝術品市場,中國目前的農民畫畫價,都還沒有體現出它本身應有的價值。更無法與其他畫種的市場價格相提并論。根據筆者多年的觀察和研究,除了市場運行的外部原因之外,其主要內在原因在于,面對藝術市場的現實挑戰,中國的農民畫藝術亟需進行自身的創新與變革,以期適應當今藝術市場發展的需要,以推動中國農民畫藝術在時代變革和社會發展中尋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四、中國農民畫的變革與創新
(一)農民畫材料的選擇
筆者認為,農民畫的重中之重是在繪畫材料上要進行新的變革。以往農民畫的繪畫材料過于簡單和粗陋。由于農民畫家的經濟條件所限,農民畫的繪畫材料多選用極為普通和廉價的圖畫紙和水粉畫顏料。這樣的畫材極不利于長期收藏和保護,時間一久,紙張容易脆化,顏色容易脫落,而且難以修復。這樣一來,其價格是難以提高的。因此,農民畫要發展,要上新的檔次,就必須在畫材上進行變革。完全可以像油畫家那樣在油畫布上作畫,像國畫家那樣在宣紙上作畫,也可以在畫布和宣紙上畫些丙烯畫,還可以在比較好的水彩紙上畫水彩畫。另外也可以刻成版畫,做成雕塑,總之,盡量采用通行的繪畫材料,開發多種媒材的優勢。這樣一來,既不影響農民畫家繪畫形式與內容的表達,還可以適應藝術收藏者長期收藏的需要。
(二)農民畫內容的選擇
其次,要想開拓藝術市場,充分彰顯農民畫藝術的真正價值,農民畫家一定要減少一幅作品的大量復制和批量化的低端生產。注重原創和獨件作品的藝術價值。積極開展農民畫家的個人展覽和群體性展覽活動。組織力量積極進行理論評介、畫作評析和農民畫家的個案研究。以提高農民畫家的社會知名度和藝術創作的藝術含量以及在藝術市場的感召力。
(三)農民畫商業的推廣
農民畫家完全可以借助農民畫鄉的優勢,像北京宋莊藝術家那樣,建立自己的藝術工作室,建立自己的網絡平臺,實行工作室對外開放制度和打造自己的藝術品牌。還可以像北京798那樣,利用一個區域的集群優勢,建立農民畫創作園區,建立農民畫產供銷一體的集散地,方便藝術經紀人溝通信息,活躍市場。既方便農民畫家的展示活動,又方便溝通市場渠道,并在國內外形成集群影響力。兩年前,遼源市東豐縣的中國農民畫館竣工,這是中國農民畫藝術發展的重要事件。筆者相信,中國農民畫館的建立與運行,定會在中國農民畫藝術的收藏、整理與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也定會在農民畫的市場開拓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東豐縣農民畫鄉在市場開拓方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當地縣委和縣政府積極響應黨和國家關于文化藝術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號召,堅持以農民畫為載體,以弘揚鹿鄉文化為核心,采取各項有力措施,積極扶植農民畫家個人創業,大力推動農民畫產業化發展,不但滿足了廣大農民群眾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他們有些具體做法值得被總結和借鑒。筆者在此相信,通過農民畫自身的不斷變革和創新,中國的農民畫藝術定會在國內外藝術市場中贏得它應有的地位,為中國當代藝術領域增加一個璀璨的明珠。
作者:婁躍武 單位:遼源市群眾藝術館
- 上一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調整的解析
- 下一篇:企業醫療保險機制思考